項正伯
我認得龔國鈞先生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他當時正擔任滄浪區①商業局副局長、滄浪商業采供站總經理,在蘇州商界頗有名望。
龔國鈞和評彈結緣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當時他想給區里商業系統職工搞一個評彈專場,就聯系到我,希望我能請到評話藝術家金聲伯先生和彈詞藝術家邢晏春、邢晏芝先生。我欣然應允并圓滿完成任務。那次演出很成功,他對評彈產生了興趣,也與不少評彈從業者交上了朋友。那之后,龔國鈞對蘇州市文化系統組織舉辦的評彈青年演員培訓班學員匯報演出、教師示范演出等活動,都給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
2005年,龔國鈞擔任董事的江蘇亞細亞商貿集團成立了蘇州亞細亞傳媒娛樂有限公司,開始投資電視連續劇,其中不少的作品中都有評彈的“戲份”。

比如在2006年8月開機拍攝的《諜戰古山塘》中,就多次出現兩個青年專業評彈演員演唱開篇的鏡頭。
在2008年8月拍攝的《風雨雕花樓》中,龔國鈞還特別邀請到彈詞藝術家盛小云飾演重要角色“常筱盈”。而劇中的顧家三少爺顧叔華更是一個評彈愛好者,沒事就喜歡拿著自己心愛的三弦唱上一段。
在2010年10月拍攝的《激戰江南》中,主角之一的紫薔薇就是一個以評彈演員身份為掩護的“中統”特工。為讓飾演者葉青青能拿捏住角色的精髓,劇組還請到了評彈演員倪雅靜為葉青青做針對性輔導。
而2012年在拍攝《決戰江南》期間,龔國鈞和我通電話,要我準備一段評話節目。他說:“現在一般觀眾只知道,評彈就是一個女演員手托弦子或者懷抱琵琶,坐著演唱就是評彈。可大家還不大了解,評彈是評話和彈詞兩個曲種,合起來才稱為評彈;也不知道除了彈詞還有評話。現在有些名氣的,尤其是在普通大眾心中有一點名氣的評話演員有些少。所以我就想通過電視劇來介紹宣傳一下評話,讓更多的觀眾對評彈有個立體的認識。”
龔國鈞還明確提出,要說就說經典的傳統書目,最好是《水滸》當中的某一段書,還要突出評話的藝術特點和技巧。正好我有閑,又蒙老師金聲伯先生指導,剛與滑稽名家張克勤合作了一個以武松故事為藍本的作品。有作品底子更不怯登臺表演,就這樣演了一個評話藝人,給《決戰江南》加了一段“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戲。
2013年4月16日,《決戰江南》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又陸續在中央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江蘇電視臺第47頻道,蘇州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綜合頻道、文化生活頻道等渠道上播出和重播。2014年1月,經中央電視臺評選,《決戰江南》榮獲2013年度電視劇頻道收視率總排名第五名。該劇在2014年2月和5月,又分別得到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充分肯定,獲得2013年度江蘇優秀文化成果獎和第26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

不能貿然地說評彈元素是《決戰江南》大獲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評彈豐富了該劇的表演元素,增進了觀眾對評彈的了解,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上縱觀亞細亞傳媒娛樂有限公司參與投資拍攝的電視劇,其中或多或少都有評彈元素——或是評彈演員直接參演,或是巧妙體現評話、彈詞的表演方式和表現內容——都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評彈融入電視劇,借助姊妹藝術更廣泛地宣傳自身,這對于引導觀眾關注了解評彈,宣傳和普及評彈藝術,擴大評彈藝術影響力,都起到極為可觀的作用。
龔國鈞生前曾經和我說,要創作拍攝一部以評彈演員為主要人物,反映評彈人、評彈事的電視連續劇,也讓我陪著他走訪了蘇州市評彈團和蘇州評彈學校等單位,和孫惕、周沛然、邢晏芝、盛小云等領導和藝術家一起交流討論過這件事情。
不幸的是,龔國鈞先生于2017年5月30日永遠離開了我們。他這個愿望也成了我們心中永遠的一個遺憾。
在龔國鈞先生逝世兩周年之時,我寫下這些文字,愿天國里也有動人的評彈與您相伴!
注釋:
①滄浪區為原蘇州市轄區,因滄浪亭而得名。2012年撤區,目前該地區為姑蘇區的一部分。——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