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旭 戴端



摘要:總結出高速列車餐車中的餐椅設計要素以及意象表達一般規律,為今后高速列車餐椅的創新設計和制造提供有價值的方法參考與實踐依據。從意象表達的視角,運用感性意向相關測量和轉譯方法對于餐椅設計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通過對設計要素及特征屬性和感性詞匯進行研究后總結歸納出高速列車餐椅重點設計要素及獲得可靠的設計規律該方法可為實現更加符合乘客感性需求的高速列車餐飲設計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感性意象 高速列車 餐椅 意象表達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11-0125-03
引言
隨著近幾年來國家鐵路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不僅加快了各地區經濟貿易的交流,同時也極大惠及了人民群眾,方便了百姓們的出行,但在軌道交通的運輸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的同時,也給列車服務系統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高速列車餐飲服務是高速列車客運服務中重要的一環,而為乘客提供坐憩和就餐的餐椅作為列車餐飲設施服務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成為設計中最為關注的公共物品之一。然而,目前國內高速列車餐飲設施中關于餐車設計在感性意象方面的理論研究還比較少,尤其缺乏以乘客為主體去考慮餐椅的意象表達。因此,如何使餐車的意象表達符合乘客的感性訴求,對當前高速列車餐飲設施發展尤為重要。所以本文將綜合分析餐椅的設計要素、特征屬性和意象詞匯,探索性地提出意象表達在高速列車餐椅開發設計中“形、色、質、情”設計流程中所起的作用。通過問卷調查與用戶訪談等方式對于上述三個部分進行收集與篩選,通過定性定量研究后總結歸納出高速列車餐椅重點設計要素及獲得可靠的設計規律,為實現更加符合乘客感性需求的高速列車餐椅設計提供有效的參考。
一、高速列車餐椅的意象表達特征
意象表達是指經過人們獨有的心理感知活動并在腦海中所建立起來的物體形象,這是一種大腦對所受到刺激的信息(如視覺信息、聽覺信息等)進行自主加工處理的本能活動。通常當乘客看到高速列車餐椅時,乘客心理先會對其進行直觀的感性認知。然后,再進一步結合自身對高速列車餐椅的認知以及列車餐椅本身所反映的基本信息(如餐椅的造型樣式、顏色、材質等)進行思考,從而使得高速列車的意象在腦海中深刻的顯現,這是乘客對高速列車餐椅的主觀情感因素(自身對高速列車餐椅的感性認知)和外在物象因素(高速列車餐椅的本身的基本信息)相互整合的心理活動,即高速列車餐椅意象表達出的結果。由于乘客的自身偏好和經歷不同,所以自身的感性認知的能力也不同,導致同一高速列車餐椅的意象表達特征也不相同,但乘客會結合現有的感知,從而在腦海中形成對列車餐椅整體的綜合意象表達的感受。
此外,高速列車餐椅是旅客用餐區中提供就餐和坐憩的主要區域,因此餐椅的色彩、造型、材質等尤為重要,而餐椅的舒適度也直接會影響到旅客在使用中的食欲和感受。但是受到高速列車中餐車車廂自身空間的限制,影響著高速列車餐椅的造型樣式的設計和空間結構的布局。如在造型樣式方面,有的高速列車餐椅采用舒適而復雜的沙發式的造型設計而有的則采用較為直觀而簡潔的皮藝椅、塑料椅的造型設計。而在空間布局結構上,有的高速列車餐椅的空間是可以依據乘客的舒服度進行活動調節。而有的則是直接固定。經過調研發現,大部分的高速列車餐椅,一般都是以簡單的坐面與背面垂直的方式布置,這給旅客僅僅是提供一個簡單的“坐”的功能,未能考慮到高速列車餐椅本身的意象表達和乘客的感性訴求,給乘客帶來的體驗感較為單一。
二、乘客對高速列車餐椅的意向訴求
乘客對高速列車餐椅的意向訴求分為本能層面、行為層面、反思層面”。本能層面是乘客與高速列車餐椅空間交互過程中親身感受后所激發的本能情感。比如餐椅空間布置中如采用鮮明艷麗的色彩、流暢圓潤的線條和溫馨可愛的格調給乘客帶來強烈的視覺感官刺激,讓乘客產生喜悅、高興的心理感,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和消除乘客在旅途中的產生緊張、局促等不良情緒。
行為層面是乘客對高速列車餐椅的使用、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情感體會。行為層面主要表現在餐車特定的空間中乘客在餐椅上的就餐活動,因為在特定的高速列車餐椅空間下受到內外部刺激所引起的感覺被乘客感知,從而在乘客心中形成情感感受。即乘客對列車餐椅的行為層面體現在實用性(實現就餐功能)和舒適性(讓乘客的心理上得到滿足)。
乘客的情感通過意象和感知傳達到反思層面,使得乘客情感的潛在影響會得到體現。通常反思層面乘客的情感與高速列車餐椅的設計和相應的服務有關,本文僅從高速列車餐椅的設計上進行分析。由于乘客的本能和反思層面會激發乘客不斷反思。并結合自身的認知、體會和經歷從而對乘客的情感造成影響。即乘客對列車餐椅的反思層面體現在認同感(對文化、品牌價值的認同)和滿足感(先進的科技和智能空間所帶來的安全感)。
三、高速列車餐椅設計的意象研究表達方法
(一)高速列車餐椅的樣本選取
為了選擇合適的高速列車餐椅作研究對象,通過對現有的高速列餐椅進行調研,并通過宣傳片、網絡信息、產品介紹手冊等方式對高速列車餐椅進行統計。并對統計結果進行聚類分析和多元尺度分析,選擇具有典型代表陸的高速列車餐椅的樣本(共計10個),其中包括國內外設計相對而言比較突出的高速列車餐椅,如德國ICE、日本新干線及中國的京滬高鐵等,并對高速列車餐椅樣本都進行了剔色處理,如表1所示。
(二)意象語意空間的建立
1.典型的感性語意收集、篩選
通過對出行旅游乘客、普通工作職員、經常性外出出差的白領及某大學設計專業學生等消費者進行調研,廣泛的收集感性意象形容詞并進行匯總整理,得到100個左右消費者需求信息的感性意象形容詞,然后通過對于方向定義進行整合、篩選后明確地定位到六對不同定義方向的感性意象詞匯對及建立了有關高速列車餐椅方面的意象語意空間,如表2所示。
2.建立語意差分量表
將整理的關于高速列車餐椅的意象空間的感性詞匯對與選取的高速列車餐椅樣本建立7級語意差分量表(即SD法),組成調查問卷,以探究乘客對于10種高速列車餐椅樣本的態度和偏好度,如表3所示(以高速列車餐椅的樣本4為例)。
3.意向樣本感性語意評價
按照上述的方式對10種高速列車餐椅樣本分別建立相應的語意差分量表,采用發放網絡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意向高速列車餐椅樣本的感性語意進行評價調查。這次調查以某高校40名設計專業的研究生作為測試者,其中男女比例1:1.共計發放和回收40份有效調查問卷。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整理,如表4所示。
(三)高速列車餐椅設計意向表達要素
1.高速列車餐椅造型特征要素的分析
從高速列車餐椅的組成結構進行分析,高速列車餐椅可設計成各式各樣的造型特征。因此,運用形態分析法對高速列車餐椅的造型要素進行統計分析。通過對于表1中10個樣本的造型特征分析,可得出高速列車餐椅的結構可由座背、座面、椅腿、扶手共4個設計特征組合,即項目。而每個項目可由若干個設計要素組合,即類目。如座背項目,可分為圓角正方形、長方形、倒梯形、其他。座面項目,可分為圓角正方形、長方形、其他等。扶手項目,可分為無扶手式、半包裹式、斜切式等。椅腿項目,可分為側立式、中立式、其他等。通過對于造型特征的集中分析和圖形簡化,得出高速列車餐椅造型特征要素空間,如表5所示。
2.高速列車餐椅造型特征要素調查問卷設計
對已確定的高速列車餐椅造型特征要素空間,采用s階里克量表法建立高速列車餐椅造型特征要素調查問卷,如表6所示(以座背為例)。高速列車餐椅造型特征要素調查,采用發放網絡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本次研究選取某校40名設計藝術學的研究生作為受試者進行調查。
(四)高速列車餐椅意向表達模型及評價體系的建立
1.糢型建立
高速列車餐椅意向表達模型及評價體系的建立,實際上是將從抽象的感性語意評價尺度向定量的工學尺度轉變的過程。這個轉變過程中,一般采用因子分析法、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正交分析分析、神經網絡算法、數量化理論類等方法進行轉換,其中應用較為普遍的方法是數量化理論Ⅰ類。數量化理論Ⅰ類是通過多元線性回歸的方式,建立基準變量與定性變量之間的數學模型。定量的估計自變量對因變量量的影響。
本論文采用較為成熟的數量化理論Ⅰ類分析樣本感性語意與設計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即當且僅當樣本中有第I個項目第類目的特性時:dw(i.k)=1;反dw(i.k)=0,則稱dw(i.k)表示第I項目的第k類目在樣本w中的影響。通過該方式將10個高速列車餐椅樣本的造型特征要素定量化的表示為0和1.即各樣本造型設計要素的反應值。以高速列車餐椅的感性語意的評價平均值為因變量,高速列車餐椅的造型特征要素的影響值為自變量,可建立如下多元線性回歸數學模型:
其中:y-感性語意評價評價值;Uij-權重系數;Cij-造型設計要素反應值(i-項目,j-類目);m-常數項。
2.模型求解分析
對模型進行相應的求解,將10個高速列車餐椅樣本的感性語意評價的平均值作為應變量,造型設計要素作為自變量,帶入公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擬合求解,如表7所示(以“親和的”為例)。
3.結果分析
(1)類目得分的結果有“已排除、正值、負值”三種表達,其中已排除指類目與感性詞匯之間不相關或者相關性不明顯,而正值或負值代表類目偏向正向或負向感性語意,正負值越大表示影響力越大。由表7中可知,扶手項目中。無扶手類目得分為-0,2500(負值),代表偏向于冷漠,其他類型的扶手類目得分為0,2875(正值),則偏向與親和。其中座背項目中,以倒梯形得分最高,代表座背的形態設計成倒梯形,越偏向“親和的”意象,若在設計中需要整體感覺偏向親和的意向,在座背的設計中可以優先考慮倒梯形的造型設計,將會更加符合乘客的感性需求;而座面中,長方形得分為-0,8800,代表座面的形態設計成長方形,越偏向“冷漠的”意象,若在設計中需要整體感覺偏向冷漠的意向,那么可以優先考慮將座面往偏向于長方形的圖形來進行設計,相反,若需要整體感覺偏向親和的意向,可以在座面中較少地考慮長方的設計。由此分析,將扶手設計成無扶手式會更偏向冷漠的意向,其他型扶手偏向于親和的意向。將椅腿設計成側立式將更符合親和的意向,這與現有的高速列車餐椅設計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說明結果具有一定可行性。同理,其余9組感性詞匯對的分析結果也可以相應得出其設計規律。
(2)由表6可以得出感性詞匯對“親和的-冷漠的”與造型設計要素之間的預測函數:(決定系數為0,8602)。其中決定系數為0,8602.表明函數擬合性較好,同理,其余9組感性詞匯對與餐椅的造型設計要素之間的預測函數也可以建立,從而來指導今后對于高速列車餐椅的設計實踐。通過該模型的建立可以將乘客對高速列車餐椅的感性訴求進行定量化評價,有利于針對性地對設計方案前期過程提供指導性設計規律和后期設計過程優化升級。因此,基于感性意象的研究方法對于產品意象表達的分析能夠幫助設計師設計出符合消費者感性需求的產品。
結論
本文基于感性意象的原理,探究了人們對高速列車餐椅的感性需求,并運用并結合數量化理論Ⅰ類,嘗試建立了旅客感性語意詞匯與餐椅造型設計要素之間的函數關系,將抽象的感性認識從抽象轉化為具體,從而建立起高速列車餐椅的意象表達模型,這為以后設計要符合人們感性需求的高速列車餐椅提供了理論指導。因此,在今后以人為本的思想浪潮中,隨著感性意象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在今后的產品研發設計中對于產品的意象表達研究將發揮著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