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數據平臺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對高職空中乘務專業的英語教學要求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職信息化教學現狀及特點,針對高職《民航服務英語》信息化教學,提出了自己思考和反饋意見,以達到高職空中乘務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信息化教學;民航服務英語;應用
【作者簡介】甘素云(1983-),女,漢族,江西南昌人,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
【基金項目】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創新背景下高職<民航服務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應用研究》(項目編號:JXJG-17-64-2)。
《國家教育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首當其沖的就是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信息化、智能化教學由此孕育而生。
一、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
1.高職院校的教學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生源學習基礎差、部分教師教學手法單一、創新不足的情況,但是隨著技術的日益革新,許多高職院校已經非常重視信息化教學,購買智能穿戴軟件,支持手機學習應用軟件,建立信息資源庫(教材、微課、電子課件、討論區等),開展各類信息化專項教師培訓,參加各類信息化教學大賽,可以說,近幾年來,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蔚然成風。
2.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及不足。
(1)高職學生的特點與信息化教學優勢。 作者通過調查發現,學生的智能手機持有率是100%,手機上經常使用的軟件有QQ、微信、微博、抖音,大多數都是社交軟件,學生對精神需求有著強烈的渴望,喜歡獲得別人的關注,每天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均達7小時以上。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們不難發現,信息化教學可以完全滿足學生的這些要求,快捷、便利、私密、高效、涉獵廣泛都是信息化教學的最大特色。
(2)信息化教學的不足。由于信息化教學是基于網絡的前提開展的,設備的實時更新也成為教學的一大難題。信息化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但并非能夠完全取代傳統授課,傳統課堂上學生面對教師、面對學生的交流能力是信息化教學無法比擬的。
二、高職《民航服務英語》信息化教學
1.信息化教學設計。(1)課前準備。教師需要提前通過網絡充分整合教學資料,包括:視頻、圖片、動畫、課件、案例、習題等。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民航乘務的相關專業知識,弄懂弄透,借助英語為工具,正確表達空乘崗位的職業需求,了解國家乘務員職業標準,以此設計各種教學資料。課前適當向學生手機端發放預習要求及測試,讓學生了解課程學習目標。(2)課堂實施。教師運用在課前準備的各類資料在課堂上開展線上活動,要懂得觀察學生的數據趨勢,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教學知識點,對學生進行專項考核及測試,以便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課堂上建議只運用一款手機軟件,且做好平臺數據,方便教學。(3)課后反饋。 學生提交課程任務后,教師需要仔細分析收集的數據,按照數據類型,找出學生的共性和差異性問題,針對所有的問題,教師可以留在下一次授課時統一講解,也可以通過學習平臺統一答疑。教師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課后反思,適時修正自己的授課進度、難度及深度,對下一次課程具備一定的指導意義。教師需要實時更新行業動態,及時補充學習資料和信息,以完善專業版塊。
2.信息化教學的思考及建議。
(1)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學生們對《民航服務英語》課程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對本課程及本專業有一定的認識,對崗位技能的培養意識非常強烈,但是對涉及的乘務員崗位英語用語服務規范模糊不清。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一定要牢記,不是只教英語,而是要把崗位要求融合進教學。信息化設計不能一股腦地把電子題庫全丟給學生去做,而要充分考慮選題的充分性、必要性和代表性,不是刷題庫,而是學要點。
(2)因地制宜地改變考核模式。筆者通過長時間的摸索和實踐發現,只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和改革現有的考核模式,注重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效果進行考核,側重考核學生每一情境每一任務的掌握情況,探索如何將日常考核與期終考核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扎實度。
(3)持之以恒地提升教師水平。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但在參與知識構建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課程質量。新時代下,對空乘專業的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教師保有一顆學習之心,實時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秉守職業道德,潛心鉆研,爭做“四有”好老師,建議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培養和建立高水平的信息化師資團隊,以應對“互聯網+時代下”空中乘務復合型人才的挑戰。
三、總結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信息化教學常態化。《民航服務英語》的教學就是從這一目的出發,雖然信息化教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如何巧妙地開展智慧型教學,如何有效整合信息化資源,利用大數據,實現“一平三端”以推動教師與學生的雙向成長,仍舊是擺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基于工作崗位的需求,如何在課堂運用信息化手段,以探索和參與式教學方法激勵學生改變單一的學習模式,以提高對職業崗位的認知能力,是教師培養優秀的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馬箐.高職院校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過程研究[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