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凱
今年5月,深圳市某民辦學校組織了11104名小學畢業生到學校開展體驗活動,活動內容含有大量選拔性質的學科試題、考題材料,屬于變相考試和“掐尖”招生行為。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對該校違規招生行為予以全市通報批評,并取消該校跨區招生和2019、2020、2021年評優評先資格。
“掐尖”招生由于投入少、見效快、利益大,對升學率等看得見的指標影響立竿見影,成為許多民辦學校“崛起”的不二法門。然而,這種“掐尖”招生并不能帶來區域教育質量的真正提升和教育事業的內涵發展,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加劇了社會教育焦慮。“公民同招”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基本原則,利用各種方式進行“掐尖”的做法,違反了教育部的相關規定,與“公民同招”的要求相悖,應當受到相應處罰。希望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處罰,民辦學校能夠回歸教育本質,摒棄以“掐尖”提高升學率的不正之風,真正在學校的內涵發展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