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果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教學質量,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9年6月23日發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簡稱《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第一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義務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億萬少年兒童的親切關懷,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
一、發布背景
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意見》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豐富的時代內涵,意義十分重大。一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新思想新論述,特別是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二是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求正在由“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因此亟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義務教育。三是深化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義務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正處于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的新階段。同時,義務教育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因此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二、改革目標
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義務教育具有奠基性作用,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石,學段跨度長達9年,是在讀規模最大、學齡最長的教育階段。《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意見》明確提出四個堅持:一是堅持德育為先,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二是堅持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三是堅持面向全體,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四是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三、改革措施
《意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提出6大重點任務和26項具體改革措施。
任務一: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主要明確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
任務二: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主要包括5項改革措施: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
任務三: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主要包括4項改革措施:優化教學方式,加強教學管理,完善作業考試輔導,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
任務四: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主要包括4項改革措施: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和待遇,提升校長實施素質教育能力。
任務五: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創造條件。
主要包括6項改革措施: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完善招生考試制度,健全質量評價監測體系,發揮教研支撐作用,激發學校生機活力,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
任務六:加強組織領導,開創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
主要包括5項改革措施: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部門職責,重視家庭教育,強化考核督導,營造良好生態。
四、八大亮點
亮點一:堅持黨的領導
《意見》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辦好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切實履行省級和市級政府統籌實施、縣級政府為主管理責任。提出黨政有關負責人要牢固樹立科學教育觀、正確政績觀,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明確要求縣級黨委和政府每年要至少聽取1次義務教育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同時要求加強學校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強化黨建帶團建、隊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對于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亮點二:堅持立德樹人
《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教師隊伍基礎作用,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意見》要求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大力營造義務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更好發揮義務教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奠基作用。
亮點三:堅持“五育”并舉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是長身體、長知識,初步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意見》堅持“五育”并舉:一是突出德育實效。完善德育工作體系,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突出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育人作用。二是提升智育水平。著力培養學生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三是強化體育鍛煉。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合格標準,將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廣泛開展校園普及性體育運動,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體育服務。四是增強美育熏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五是加強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納入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制定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統籌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體驗教育,統籌家務勞動、校內勞動和社會勞動。
亮點四:提高教師待遇
“國將興,必貴師。”《意見》提出首先全社會要形成尊師重教、師道尊嚴的良好風尚,公共服務領域要給教師創造優待條件,保障教師享有健康體檢、旅游、住房、落戶等優待政策。二是堅持教育投入優先保障,建立教師工資聯動增長機制,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三是完善績效工資的分配辦法,績效工資新的增量主要用于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并向教學一線和業績突出的教師傾斜。四是有條件的地區要給在鄉村任教教師給予交通補貼,并加強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
亮點五:明確懲戒權利
《意見》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賦予教師必要的教育懲戒權。一是明確教育懲戒權的實施原則,教育懲戒重在教育,應建立在對學生關心愛護、促進健康成長的基礎上。二是研究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實施教育懲戒權的范圍、程度和形式,規范行使教育懲戒權,促進廣大教師既熱情關愛學生,又嚴格管理、悉心教導,提升育人效果。三是做好教師法修訂工作,在法律修訂中進一步明確教師在教書育人、管理學生等方面的權利,保障教師有效行使懲戒權,促進教師能管、敢管、善管,保障教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真正維護師道尊嚴。
亮點六:發揮教研職能
教學研究工作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專業智庫的作用,是義務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意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提出要充分發揮教研支撐作用,一要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教研工作,理順教研管理體制,完善國家、省、市、縣、校五級教研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應獨立設置教研機構。二要明確教研員工作職責和專業標準,健全教研員準入、退出、考核激勵和專業發展機制。三要建立專職、兼職相結合的教研隊伍,省、市、縣三級教研機構應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四要創新教研工作模式,完善區域教研、校本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制度,并建立教研員鄉村學校聯系點制度。五要鼓勵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參與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工作。
亮點七: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關系到孩子的終身發展,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意見》明確提出,一要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強化監護主體責任。二要加強社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等機構建設,為家長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三要充分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密切家校聯系,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四要指導家長要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理性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實現得好,在提高教育質量中才能達成“1+1+1>3”的倍增效應。
亮點八:完善評價制度
在義務教育領域,一是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二是健全聯控聯保機制,精準做好控輟保學工作。三是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等名義選拔學生。
在民辦義務教育領域,一是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二是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在高中教育領域,一是強調高中階段學校實行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落實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政策,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統一批準的招生計劃、范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二是穩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省級統一命題,堅持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不得制定考試大綱,不斷提高命題水平。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