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煜?/p>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競爭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72—01
競爭不僅促進社會的發(fā)展,也是競爭者成才的驅(qū)動力。現(xiàn)代社會,誰優(yōu)誰劣由競爭決定。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它的工具功能和運用功能永遠都是語文教學的方向。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一、創(chuàng)設競爭氛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推銷自我的意識
課堂是教師服務的平臺,是學生展示才華的陣地,也是師生共同管理的小社會。在這個環(huán)境中,教師是服務員,應根據(jù)具體需要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服務,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鍛煉學生,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要,給學生富足而且最有價值的營養(yǎng)。初中階段要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是一篇想象豐富,意興盎然,符合學生生活情趣和思維方式的文章。這樣的文章,學生在閱讀時不會感到太乏味。基礎好、程度高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解決問題;基礎一般的學生則可以由教師提出問題,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共同解決問題,共同概括出答案,并且比賽哪個組最先完成。淺顯的課文、強烈的好勝心,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當他們獲得成功后,自豪感又會激勵他們主動去預習下一課,以便下一次獲勝。
由于中學生思想非常活躍,需求也特別廣泛,再加之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個性特征、志趣愛好等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據(jù)班級、年級學生的情況,營造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氛圍。 但是,部分學生還存在羞澀、怯懦的心理,教師要把他們看成不斷完善的人, 用發(fā)展的眼光來評價他們。
為了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發(fā)展的位置,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多種形式開展語文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在各種形式的語文賽事中,學生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能在競賽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從而獲得成功后的快感。 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清晰意識到自己對成功的渴望,久而久之 ,自尊心 、自信心和強者意識得到了強化,就會敢于競爭,善于競爭,直面現(xiàn)實。而且參與意識增強后, 恰如其分的表現(xiàn)心理也會萌生,這樣,學生便會為走向成功邁出艱難而寶貴的一步。
二、開辟第二課堂,開闊學生視野,走大語文發(fā)展之路
第二課堂是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和發(fā)展空間,促使學生自主選擇愛好的有效陣地,也是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的一種方式。
通過語文教學的影響,學生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才藝展示活動,參加文學藝術(shù)培訓、講座等。學校應組織寫作競賽,組織雕刻、繪畫、書法興趣小組,組織學生辦好班刊、隊刊、團刊等,這些都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志趣愛好,使學生多才多藝,找到發(fā)展的方向。
另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積極探索大語文之路,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與社會接軌,在萬花筒般的社會環(huán)境中獲取營養(yǎng),在社會中吸收群眾的智慧和文化。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風景名勝的參觀,并撰寫參觀心得;與兄弟學校對應班級進行心連心、手拉手活動,寫交流日記;組織個別學生進行名人訪談,感受名人的力量,制作訪談影視劇作;假期安排全體學生參加社會調(diào)查和實踐活動,充分接觸社會,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在社會中生存的不易,增強學生的上進心;撰寫家庭日記,感受家庭中的悲歡離合,體驗生活的艱難和父母的操勞,從而發(fā)奮圖強,立志學習。
這些措施都是讓學生逐漸接觸社會,豐富閱歷,增加知識積淀,強化洞察力的方法,目的也是讓學生在感知社會、留意生活中養(yǎng)成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
通過形式多樣的辦法和措施,可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堂陣地和社會資源學習語文,能夠真正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zhuǎn)變,增加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形成大語文學習觀念。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