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貴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代文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164—01
語文學科是傳播我國文化的主要載體,且長期備受矚目。閱讀是語文學科的重要部分,所占的比例較大,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積極思考,做好閱讀教學工作。那么,如何強化語文學科中的現代文閱讀教學呢?
一、明確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1.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根據相關的教學實踐表明,現代文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心智發展還不成熟,且生活經驗較少,學校教育是他們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同時,現代文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也有利于學生了解社會,陶冶情操。
2.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現如今我國實行的是素質教育,在此背景下對學生進行教育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與個人情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意識與個人情感表達能力,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應認識到現代文閱讀是重要載體,它與傳統的教育相比更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二、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策略
1.激發學生對現代文閱讀的興趣。與其他內容的教學一樣,現代文的閱讀也需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講解新課時要重視給學生設計一些有趣的導入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要設計有趣的課堂導入,要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以親切、溫和的態度與風趣、幽默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學習環境,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對現代文閱讀的興趣。以教學《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篇文章為例,這首詩主要告訴我們在人生遇到曲折時要如何面對。教師在講課時可以以問答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生活、學習或成長上的煩惱。在學生積極主動說出自己遇到的挫折后,教師可以進行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學習作者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時如何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從而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仔細研讀文本挖掘學生的情感。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挖掘現代文中的情感與文化內涵,提高現代文閱讀的教學效果。以教學《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章,并且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情感。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微視頻給學生展示作者的作品,從而讓學生在頭腦中描畫出嚴格、慈愛的母親形象。此外,還要結合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如“責罰”“寬恕”“質問”等詞語,深入分析胡母的形象以及作者當前的情感,從而完成本節課的學習。最后,筆者以一首歌《燭光里的媽媽》結尾,再次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母親進行描述,如此有效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與組織能力,達到德育的效果。
3.引導學生將情感投入到閱讀中。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豐富的情感投入到現代文閱讀中。比如,我們在讀文言文時,主要是體會作者在情境中寄托了什么樣的情感,同樣的,在閱讀現代文時,我們也應該投入情感,體驗文章呈現的畫面,感受文字魅力給我們帶來的審美愉悅。現代文中不乏精彩的語段,在閱讀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帶著情感朗讀文章,從而切身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同樣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為例,短短的幾句詩蘊含著無限的藝術感染力,同時,作者也巧妙地將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傳達給每一個人。為了能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朗讀,從而讀出情感,體會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同時,在此過程中,讀出自己的情感以及對生活的憧憬。
綜上,語文學科是比較基礎的學科,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還需要重視優化現代文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能適應現代文閱讀的需要,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與寫作能力。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現代文閱讀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讓學生學會觀察、理解世界。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