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蓮 黃麗嬋 王柳飛
廣東省陽春市人民醫院,廣東陽春 529600
PICC 即為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可反復使用、患者可耐受、留置時間長等均為其特征,通常在腫瘤化療患者當中使用。患者接受化療期間可帶管離院養病,但需要對導管開展的定期維護[1]。若腫瘤化療患者離院后無法對導管進行妥善維護,則極可能導致導管堵塞、感染、靜脈炎等相關并發癥出現,極大程度上影響化療工作順利開展及臨床治療效果,且可提升患者的身心痛苦感[2]。為此將延續護理實施于PICC 腫瘤化療患者中有重要意義[3]。本研究抽選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患者進行比對分析,旨在研究PICC 延續護理手冊應用于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效果,具體研究內容整理如下。
本研究對象均選自于本院接受治療的腫瘤化療患者,共選取60 例(2016 年8 月~2017 年8 月)。患者中男40 例,女20 例;平均年齡(58.8±6.4)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納入標準:PICC 帶管離院腫瘤化療患者;具有正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具有清晰意識及正常文字理解和閱讀能力的患者;長期居住于本地并且自愿接受微信隨訪及電話隨訪的患者;首次留置PICC 導管的患者。
排除標準:存在認知障礙或者意識障礙的患者;文化水平低或者存在溝通障礙的患者;存在PICC 置管相關禁忌證的患者;有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合并存在的患者;無法配合護理、隨訪或主動退出研究的患者。
兩組腫瘤化療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為患者成功置管以后,護理人員整理患者相關資料將檔案建立,與此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展導管常規維護工作、出院宣教工作以及疾病、導管維護宣教工作。
觀察組患者則在開展上述護理干預的同時給予PICC 延續護理手冊,其詳細內容見下:(1)與患者開展深度訪談,處理確定手冊構成藥物;借助Delphi 法向PICC 護理專家進行函詢,以此最終建立PICC 延續護理手冊。PICC 簡介、腫瘤化療患者留置導管期間須知、患者的詳細信息、導管維護指導等均為PICC 延續護理手冊內容,且采用圖文形式與表格形式呈現手冊內容。(2)護理人員于患者成功置管后,在手冊當中將患者的置管情況、基本信息以及留置管院內維護情況等進行詳細的記錄,同時針對帶管管理要求、手冊使用要求為患者與家屬展開健康教育,提升其認識度,糾正錯誤的認識,PICC延續護理手冊由患者保管。(3)在患者出院之前完善手冊中的PICC 維護點信息,詳細記錄患者的導管情況;患者在接受間歇期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定期提醒并叮囑患者根據手冊完成每日自我觀察任務和機體功能鍛煉任務,定期于手冊當中指定的時間和維護點對導管展開專業維護。維護點中的導管維護者需要結合患者手冊當中的內容(患者信息、自我
管理記錄等),開展專業的導管維護,并且為其安排好下次維護的時間。
(1)觀察并統計兩組腫瘤化療患者的PICC 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腫瘤患者PICC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該量表共涉及七個維度(35 個項目),滿分為175 分,得分越高即越占據優勢。(2)記錄并分析兩組患者的導管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和非計劃拔管率。
本研究中相關數據應用SPSS22.0 進行處理,用率表示導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采用χ2檢驗;s)表示患者的PICC 自我管理能力,采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CPPSM 各維度評分相比較于對照組,均明顯較高,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導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比較,明顯較低,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導管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未有非計劃拔管出現,其非計劃拔管率為0;對照組患者中5 例非計劃拔管,其非計劃拔管率為16.67%。觀察組患者的非計劃拔管率同對照組相比較,明顯較低,經檢驗,χ2=5.455,P=0.020。
PICC 有諸多優點存在,如PICC 可以將藥物外滲的情況避免,可減輕血管損傷,將反復穿刺對患者產生的刺激減少,同時可以將長期靜脈通路建立,對搶救與治療工作順利進行有保障。與此同時,PICC置管具備操作簡便的優勢,可以將護理人員反復開展穿刺操作所致的無效工作減少,對護理人員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利。因PICC 具備諸多優勢,因此廣泛應用于抗感染治療、腸道外和腫瘤治療中。腫瘤化療患者留置PICC 導管開展間歇期治療時,需要帶管離院回家休養,期間如何將置管相關并發癥所致的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降低成為目前臨床中關注的重點,因其對化療治療順利進行有重要意義[4-6]。
PICC 延續護理手冊可以將腫瘤化療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帶管離院開始長時間的居家休養過程中,其需要自行完成導管管理操作,因此將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為保證其院外療養期間帶管安全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7-9]。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CPPSM 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由于PICC 延續護理手冊可以幫助患者系統學習PICC 相關知識以及日常帶管生活相關注意事項、自我管理及觀察的方法等[10-12],手冊在患者居家療養的過程中可以將各種問題有效的解決方法以及PICC 置管相關注意事項等提供給患者,且可通過自我觀察記錄以及導管維護時間具體安排表等,保證其導管可獲得定期專業的維護[13-14],進而提升患者導管管理的積極性與信心,充分激發其主觀能動性[15]。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導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非計劃拔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說明為腫瘤化療患者在其帶管期間使用PICC 延續護理手冊,不僅有利于將患者的導管自我護理能力提升,而且可以控制并發癥的發生率,在確保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幫助其將治療工作順利完成。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患者出院以后,無論于哪所醫院接受專業的導管維護管理,維護人員均可通過其隨身攜帶的手冊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置管情況、自我管理情況以及之前維護情況等信息,將導管維護的個性化與針對性提升,在預防導管相關并發癥的同時,可以確保患者的生活質量,保證患者可以順利完成疾病治療,與此同時,使用手冊的過程當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需求進行主動評估,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相應護理,將帶管問題解決,增進護患之間的交流,切實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升導管維護的效果。
總而言之,PICC 延續護理手冊應用于腫瘤化療患者中的價值較高,其可發揮記錄與傳遞患者帶管信息的作用,值得廣泛應用于今后臨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