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會民 馮冬梅 梁頌游 代 娟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心理科,廣東中山 528400
焦慮癥是以持續長期對無固定內容的焦慮緊張及對某些現實問題的過分擔憂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系統疾病[1]。臨床表現為運動性不安、過分警覺、煩躁焦慮以及自主神經功能興奮等[2]。目前,以苯二氮類為主的抗焦慮藥仍是治療焦慮癥的主要手段,然而常規藥物易使機體產生耐藥性,長期使用更會造成精神及軀體依賴,同時,在突然停藥時還會導致戒斷反應,因此,患者的遠期治療依從性明顯下降[3-5]。據相關研究表明[6],生物反饋可以降低焦慮程度,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奧沙西泮聯合生物反饋治療焦慮癥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 取 本 院2017 年3 月~2018 年9 月 收 治的焦慮癥患者88 例,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n=44)和聯合組(n=44),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9 例,平均年齡(37.6±8.2)歲,平均病程(4.87±2.11)年;聯合組男21 例,女23 例,平均年齡(38.8±8.5)歲,平均病程(4.09±2.49)年,以上所有焦慮癥患者的平均病程、性別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納入標準[7]:(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4 版中關于焦慮癥的診斷;(2)患者均為中重度焦慮,即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均超過21分;(3)腦電圖、肌電圖檢查正常者。排除標準[8]:(1)存在自殺等過激行為者;(2)本身患有嚴重器質性
1.2.1 對照組 應用奧沙西泮(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H11020894)治療,劑量為一次15mg,一日3 次,根據病情的不同程度可適當增減藥量。療程為8 周。
1.2.2 聯合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生物反饋(上海惠誠咨詢有限公司)治療。治療前囑患者取半臥位,測其前額的肌電值,然后采用特定功能軟件對其進行30min 的放松訓練,在肌電生物反饋后,將電極放在Fp1、Fp2 位點,Fpz 位點接地,同時將參考電極連接患者兩側耳垂,對其進行30min 的α波腦電訓練。
首次治療應確定患者反應敏感的方式,明確目標,在每次訓練結束后應與患者總結經驗,同時鼓勵并幫助患者自行訓練,每周一次,療程為8 周。
(1)臨床療效:兩組焦慮癥患者均在8 周末進行HAMA 評分。HAMA 下降率超過50% 表示有效。有效率= 有效例數/ 總例數×100%。(2)HAMA 評分[9]:包括14 條項目,共計56 分,超過29 分為重度焦慮,21 ~28 分表示中度焦慮,14 ~20 分表示輕度焦慮,7 ~13 分表示可能存在焦慮,不超過7 分表示無焦慮。分數越高代表已與情況越嚴重。(3)不良反應:觀察兩組焦慮癥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的類別及其相應例數。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 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的有效例數為36 例,有效率為81.8%;對照組的有效例數為24 例,有效率為54.5%;可見實驗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42,P=0.006)。
治療前,兩組焦慮癥患者的HAM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在治療的第4 周和第8 周,聯合組的HAMA 評分均較對照組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焦慮癥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焦慮癥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 <0.05;與治療前比較,bP <0.05
聯合組的不良反應總例數為2 例,不良反應率為4.54%,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總例數為5 例,不良反應率為11.36%,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表2 兩組焦慮癥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焦慮癥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精神障礙,以運動性不安、過分警覺以及煩躁焦慮為主要表現,對個體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極大負面影響[9]。據相關研究報道[10],焦慮可能與GABA 不足有關,而苯二氮類具有增強GABA 功能的作用。奧沙西泮屬于苯二氮類藥物,它是一種外源性抑制劑,通過與丘腦及中樞邊緣系統中的苯二氮類受體結合,進而促進GABA 與其相應受體結合,使突觸后膜發生超級化,最終抑制中樞并松弛骨骼肌,發揮鎮靜及抗焦慮的作用[11]。生物反饋實際是一種條件反射。人在接受訓練后形成自身反饋,當反饋的生理信號(即條件刺激)達到特定數值后,受訓者在心里層面可以獲得強化及獎勵,在反復訓練后將這種條件刺激加強并鞏固,最終取得持久療效[12]。臨床主要的生物反饋訓練分為腦電生物反饋和肌電生物反饋,其中肌電生物反饋是在評估額部的肌電信號后進行針對訓練,而腦部生物反饋是通過對5 種基礎腦電波(α、β 及δ 等)分析后進行組合或單一訓練。
心理學強調焦慮是經過后天學習后,在面對威脅情境時所做出的條件反射。各種社會因素及心理因素(應激事件)均會誘導機體形成應激反射,進而導致焦慮。既往研究表明[13],生物反饋可以拮抗應激反應,從而治療相應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14],對廣泛性焦慮采用單一生物反饋療法時,其臨床的有效率與抗焦慮藥物治療的有效率效果相似。生物反饋不僅可以使患者形成特定的條件刺激,而且可以幫助患者自身去主動改變現存問題,對減少焦慮的復發及遠期療效具有良好效果[15]。
本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聯合組的有效例數為36例,有效率為81.8%;對照組的有效例數為24 例,有效率為54.5%,可見聯合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6);治療前,兩組焦慮癥患者的HAMA評分無明顯差異(P=0.924)。聯合組的HAMA評分在第4周及第8周時分別為(24.16±11.74、21.20±12.01)和對照組(30.70±11.04、28.43±11.82)相比均明顯降低(P <0.0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總例數為5 例,不良反應率為11.36%,聯合組不良反應總例數為2 例,不良反應率為4.54%,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37)。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物反饋本身對焦慮癥就具有較好的療效,與苯二氮類起到協同效應,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焦慮程度,提升了治療效果。同時,生物反饋間接的減少了抗焦慮藥的應用,使患者的戒斷反應減輕,如緩解心悸、胸悶、震顫及呼吸困難等,進而提高焦慮者的治療依從性。與之前報道相符。
綜上所述,生物反饋療法聯合奧沙西泮治療焦慮癥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癥狀,提高治療有效率,而且不良反應較少,為日后焦慮癥的治療后開辟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