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 冰 曹禹卿 姜美玲
1.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藥劑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神經內二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種革蘭陰性微需氧桿菌,Hp 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它定植在多數人的胃黏膜,引起慢性炎癥,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發證均存在密切的關系,根除HP 可以有效的降低胃癌發生率[1-2]。目前,對于HP 根除的方法臨床上仍采用國內推薦的標準三聯療法,而且也有一定的療效,仍有大約20%左右的HP 感染患者不能根除[3]。有效根除HP 已經逐漸成為臨床工作關注的一個問題[4]。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膠囊可以有效的抑制腸道中某些致病菌,維持腸道正常蠕動,調整腸道菌群平衡,具有改善消化道的作用[5]。本研究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應用于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中,為臨床根除HP 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
選取2016 年6 月~2018 年6 月在本院的消化科確診HP 感染的患者178 例,其中男95 例,女83 例,平均年齡(45.7±9.4)歲,胃炎患者97 例,胃潰瘍患者47 例,十二指腸潰瘍34 例,HP 感染患者的確診采用13C 呼氣試驗以及胃黏膜快速尿素酶兩種方法。本研究通過本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
行胃鏡檢查的患者;具有HP 感染的臨床指標;首次確診為HP 感染陽性;首次接受HP 根除治療;治療前4 周未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神志清醒,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不合并腫瘤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對本研究具有知情同意權。
排除重大器官損傷的患者;排除對使用藥物過敏的患者;排除既往治療過的HP 患者;排除腫瘤患者;排除4 周內服用其他益生菌的患者;排除既往腹部手術史的患者;排除不愿參加本研究的患者。
1.4.1 分組方法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9 例,其中,對照組給予標準三聯療法,觀察組給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聯合三聯療法,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1.4.2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標準三聯療法,具體包括阿莫西林膠囊4 粒/次(哈藥集團三精明水藥業有限公司,H23023294,0.25g/粒)+雷貝拉挫鈉腸溶片1 粒/次(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H20061220,20mg/粒)+克拉霉素分散片3 粒/次(四川省旺林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127,0.125g/片),所有藥物均為2 次/d,均為飯后30min口服,治療的周期的15d。
1.4.3 觀察組治療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膠囊3 粒/次(杭州遠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S20060010,0.5g/粒),該藥物3 次/d,飯后150min 口服,治療周期為15d。
治療1 月后,比較兩組患者HP 根除率,臨床癥狀,不良反應。HP 根除的標準參照第四次全國HP感染若干問題共識報告中對HP 感染和根除的評定標準[6]。臨床癥狀評分采用腹痛、腹脹、反酸、噯氣、早飽、燒心以及惡心嘔吐的變化情況,每種癥狀均有四種等級,分別為無癥狀為1 分,癥狀輕微為2分,癥狀中等,但可忍受為3 分,癥狀嚴重,難以忍受為4 分,總分為28 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臨床癥狀越明顯,并評定患者的恢復效果,癥狀改善率≥75%為顯效,25%≤改善率<75%為有效,改善率<25%為無效,癥狀改善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不良反應包括,上腹部不適、腹瀉、惡心嘔吐、便秘、失眠、味覺紊亂以及轉氨酶升高。Hp 清除率計算公式=[(治療前HP 的陽性例數-治療后HP 陽性例數)/治療前HP 的陽性例數] ×100%。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9.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定量數據均采用()進行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均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分布、病情分布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HP 根除率顯著的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P根除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臨床癥狀的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與同組治療前相比,臨床癥狀的評分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的評分顯著的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 4。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的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比較
有研究指出,HP 屬于消化性潰瘍以及胃炎發生的致病原因之一,而且與胃癌的發生存在密切的聯系。HP 感染的臨床標準療法屬于三聯法,但是隨著臨床上對于抗生素的濫用,使得HP 對克拉霉素、阿司匹林、雷貝拉挫等藥物的耐藥性上升,而且標準三聯法會誘發患者產生諸多腸道不良反應[7-8]。因此,根除HP 感染在臨床上亟待尋求合理的新方案或者輔助方案。本研究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應用于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HP 根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與同組治療前相比,臨床癥狀的評分均顯著降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果提示,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應用于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中,可以有效的提升HP 根除率和改善臨床癥狀。分析原因可能是雙歧桿菌屬于腸道內的益生菌,可以有效的提升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對腸道內的致病菌具有抑制和清除作用。這與何晨熙[9]課題組的報道結果一致,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可以有效的提升HP 的根除率。主要的機制包括(1)益生菌可以有效的抑制HP 在腸道內的定植,雙歧桿菌可以分泌導致HP 無法定植的某種抗HP 黏附的活性物質,干擾HP 等致病菌在腸道內的定植,從而可以在腸胃蠕動的時隨食物一起排出體外[10-11]。(2)雙歧桿菌可以產生抑制HP 生長和繁殖的某種活性物質,主要是細胞素以及短鏈脂肪酸[12-13]。(3)雙歧桿菌可能抑制HP 感染所導致的炎癥。(4)雙歧桿菌可以有效的調節機體的免疫反應[14]。本研究采用的雙歧桿菌與國內許多研究的益生菌聯合抗HP 的效果相似,因此,在臨床上為了有效提升根除率以及改善臨床癥狀可以采用加入益生菌的方案。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果提示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應用于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可能的原因是三聯療法治療HP 感染所導致腹瀉是抗生素治療過程常見的并發癥,而且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的產生可能與體內的致病菌有關,益生菌可以有效的防治次類菌株的定植以及抑制該類菌株的生長[15],使得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
綜上所述,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應用于HP 的根除治療中,可以有效的提升HP 根除率,提升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