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里的蘿卜是白蘿卜還是胡蘿卜?它們雖然都叫蘿卜,但功效差異很大,如果搞不清很容易將它們混淆。

實際上,諺語“冬吃蘿卜夏吃姜”中的蘿卜指的是白蘿卜。白蘿卜具有清熱化痰,理氣消食的作用,對于冬天常見的感冒、咳嗽、食積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故而還有“蘿卜上市,醫生沒事”的贊譽。白蘿卜還有寒涼抑制的作用,與冬天人體氣血內斂的狀態相適應,故而冬天吃蘿卜好處多。白蘿卜生食甘脆多汁,能潤喉清嗓,清熱生津,和梨子的效果差不多,故有“蘿卜賽梨”的美譽。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濬在《植物名實圖考》中,極其生動地描繪了一段冬夜吃蘿卜的情景:冬飚撼壁,圍爐永夜,煤焰燭窗,口鼻炱黑。忽聞門外有賣蘿卜賽如梨者,無論貧富髦稚,奔走購之,惟恐其越街過巷也。瓊瑤一片,嚼如冰雪,齒鳴未已,眾熱俱平,當此時醍醐灌頂?白蘿卜熟食偏重于化痰消食理氣,煮蘿卜的水也有同樣的效果。
另外,“上床蘿卜下床姜”中的蘿卜也是指白蘿卜,這里也是取生姜興奮、蘿卜抑制的作用。早晨起來,自然界陽氣開始生發,人體也開始逐漸興奮起來,吃生姜有助于興奮精神,開胃進食。晚上人體需要休息,吃蘿卜可以清熱消食,有助于和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