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子慷
近年來,國內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嚴峻,基于此本文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金融管理學院為例,對畢業生就業滿意度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旨在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工作,開拓校企合作平臺,增強創新創業指導,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
當前市場變化很快,用人單位與各就業指導組織缺乏完善的互相連接的機制,為就業信息傳播與獲取帶來了不利影響,導致高職院校畢業生對就業信息掌握不全面,發生了“用人單位找不到人,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還存在問題,若將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關系處理好,方能有效提升畢業生就業率。
因為我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體系起步較晚,至今仍處于發展階段,缺乏較為完善的指導體系,很大程度上也忽視了就業指導工作,為就業指導工作正常進行帶來了不利影響。具體來說存在的問題包括以下幾點:就業機制不完善、專業人員不足、教育質量偏低等。
在傳統就業觀念影響下,高職院校畢業生集中于大中型城市,這極大增加了大中型城市就業競爭與壓力,崗位和就業人數存在巨大的差別,這要求高職院校轉變就業觀念。
近年來國家也相繼出臺了很多大學生創業時可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等有關優惠政策,激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有創業意識、成功走上創業之路的人很少。
1.金融管理學院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調查情況
我校畢業一年的2017屆畢業生答題率為92.42%,全省排名23;用人單位答題率為62.50%,全省排名39;畢業生對母校滿意度為91.22%,全省排名7;用人單位滿意度為92.64%,全省排名11。
2.用人單滿意度的考核指標及計算方法
各高校滿意度和滿意率的計算方式分別為(見表1):
滿意度=(a*5+b*4+c*3+d**+e*1)/(畢業生人數*5)*100分。
其中a、b、c、d、e分別表示選擇“非常滿意”、“滿意”、“比較滿意”、“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的畢業生人數。
表2為用人單位對我校2017屆畢業生的評價情況,從中可以看出,我校金融管理學院畢業生在實踐動手能力、專業水平、創新能力、合作與協調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全省高職平均水平。
2018年,我校委托麥可思公司對2018屆畢業生進行了半年度就業質量調查。整體而言,我校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有所提升。近三屆(2016屆、2017屆、2018屆)畢業生的月收入水平(分別為3804元、3949元、4249元)呈逐屆上升趨勢;近三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滿意度(分別為73%、76%、77%)整體呈上升趨勢;近三屆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分別為67%、68%、64%)整體保持在較高水平。同時,我校近三屆畢業生對母校的總體滿意度持續較高(分別為97%,97%,98%)。金融管理學院的各項數據水平均高于本校平均水平,良好成效的取得主要基于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以下五個方面工作的開展。
(1)加強校企合作平臺建設。金融管理學院自2016年以來先后建立三個校企合作基地,為學生實習、實踐搭建平臺;(2)凝聚校友力量,加強對學生就業創業需求的個性化指導工作。金融管理學院在就業創業指導過程中注重發揮校友作用,邀請杰出校友代表定期返校開展講座與交流活動,從切身體會與社會就業創業局勢角度開展有效的指導工作;(3)鼓勵教師參加就業指導師培訓與走進企業交流學習,從企業需求的角度出發,科學有效地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4)借助互聯網平臺實時更新就業信息,讓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接受到各類就業信息;(5)注重學生中間特殊人群的就業指導工作。金融管理學院對省外生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對他們的學習情況、就業需求進行跟蹤,并根據用人單位招人意向進行針對性推薦,收到良好的效果。

表1

表2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調研數據可知,在經濟環境與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實現高校畢業生滿意度的提升工作,需要學校加大就業指導工作力度,多渠道多維度構建與完善就業平臺設計與實施工作,讓畢業生獲得更多就業創業信息。為了解決就業難問題,高校需要從學生職業需求與發展層面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實踐技能,把學生打造成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幫助學生實現畢業與就業的零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