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 李馨玉



摘要:為加強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與效率,以S化工企業為例,從常規作業活動、檢維修作業活動、設備設施、操作程序、工藝過程與場所環境六個方面進行HSE風險識別。基于HSE風險識別知識庫形成隱患排查標準知識庫,并運用LEC打分法對隱患進行等級評價。依據相關知識庫建立HSE風險管控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作業安全管理與隱患排查,在企業內部形成隱患的閉環管理。依靠系統各功能之間的信息同步,將廠區圖紙劃分區域,在系統內采用積分算法將各區域的實時風險標記顏色顯示在電子圖紙上,構成動態風險分布圖,加強企業人員之間的風險信息交流,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實現化工企業安全的動態管理。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taking S chemical enterprises as an example, HSE risk ident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from six aspects of routine work activities,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activities,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rocess and sit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HSE risk identification knowledge base, a hidden danger test standard knowledge base is formed, and LEC scoring method is used to grade the hidden dangers. HSE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relevant knowledge base,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nduct job safety management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form closed-loop management of hidden dangers within the enterprise. Relying on the in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the area drawing of the plant area is divided, and the integration algorithm is used in the system to display the real-time risks mark color in each region on the electronic drawings, which constitutes a dynamic risk distribution map, to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of risk inform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personnel,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risks, and realize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chemical enterprise safety.
關鍵詞:安全;HSE風險管控系統;隱患管理;動態風險分布圖
Key words: safety;HSE risk management system;hidden danger management;dynamic risk distribution map
中圖分類號:TD79?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5-0288-03
0? ?引言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化工行業的發展,化工生產已經隨著時代的變化變得越來越重要[1]。針對化工這一行業的高危險性,廠區內普遍存在的各種危化品及行業內對風險的不全面管理威脅著作業人員的安全,因此建立化工企業的風險管控系統十分有必要。譚毅[3]提出在企業的安全管理中建立隱患排查系統功能。章博、王磊等[4]提出在企業內建立在線培訓系統功能。針對HSE風險管控系統功能漸增以及需線上查看的不足之處,筆者開創性的建立動態風險分布圖,此功能可顯示在系統首頁或廠區人員密集的區域內,使得系統線上線下結合,為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何達到安全管理全面與高效最大化提供思路。
1? 風險管控對象及技術路線
1.1 S化工企業概況
S化工企業廠區占地面積廣,員工700余人,由五個大車間與兩個小車間及一罐區構成,廠區幾乎由半自動化裝置構成,設備復雜,工藝簡單,廠區屬重大危險源區域,需采取合適的HSE風險識別方法對生產作業過程的各個要素進行辨識分析以實現企業的安全管理可以覆蓋到整個化工廠。
1.2 研究思路及要點
企業的安全管理實則是風險管理,針對S化工企業的實際情況,首先對其進行HSE風險識別,找出生產作業過程中存在的HSE風險與可能產生HSE風險的危害因素并對其提出控制要求,形成HSE風險識別知識庫。依據HSE風險識別知識庫開發后續隱患排查知識庫、HSE風險管控培訓課件及試題,形成相關知識庫添加進HSE風險管控系統中。
基于相關知識庫,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企業的隱患排查與特殊作業管理[5]。將現場排查出的隱患、是否存在報警與是否存在特殊作業疊加標識在廠區圖紙內,在系統內形成動態風險分布圖以便對整個廠區進行有側重的管理,形成安全的動態管理模式。
2? HSE風險管控系統的開發
2.1 危害因素辨識方法
目前,安全領域內廣泛應用的HSE風險識別方法有故障樹分析(FTA)、安全檢查表法(SCL)、預先危險性分析(PHA)、作業危險分析(JHA)、危險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能量源分析(ESA)等[6]。在識別方法的選用上,應考慮到分析的目的、系統的特點、系統危險性與可獲得的資料,在識別的范圍上應涵蓋組織的各生產要素,故針對S化工企業,將選用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對設備設施進行HSE風險識別,能量源分析(ESA)對場所環境進行HSE風險識別,危險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對工藝進行HSE風險識別,作業危險分析(JHA)對作業活動進行HSE風險識別,作業活動通常分為常規與非常規作業活動,對于常規作業活動,由于JHA辨識方法只分析作業活動當下的風險,將對其操作規程使用危險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進行HSE風險識別,完善作業活動全過程的風險信息。
2.2 建立知識庫
通過以上四種HSE風險識別方法,根據事故因果聯鎖理論,從各生產要素中找出企業內存在的HSE風險與危害因素,并對其提出相應的控制要求,分別形成HSE風險識別表。在HSE風險識別表中,查找通過現場人員聽、看、觸、嗅等感官或使用檢測設備、儀器等手段可以發現的、可能導致事故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缺陷等形成具體量化的排查標準,制成隱患排查標準表。
HSE風險識別表涵蓋了從導致事故的起因開始到最終事故發生,一條完整的事故因果聯鎖鏈的所有信息,因此讓作業人員了解和掌握導致事故發生的危害因素,以及如何控制這些因素,即是提升員工安全素質最有效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訓的目的也就是于此。以HSE風險識別表為基礎,開發相應培訓課件與試題。培訓課件中加入動畫、電影或案例視頻、以及經驗分享等內容,增加課件易讀性,提高員工自主學習興趣,同時試題開發應以判斷、選擇題為主,可以直接并清晰的反應員工掌握安全知識的情況。針對企業的不同崗位需求形成崗位培訓需求矩陣,在系統中針對每位員工有對應的不同題庫,管理層可在系統內設置考核最后期限,人員考核后將成績提交系統,到期限后成績在系統內形成表格提交至企業管理層,企業可依此總結員工學習情況,加強企業安全管理。
2.3 隱患等級評價
常用的風險等級評估方法有專家打分法、LS評價法、LEC評價法等。LEC評價法較其他方法考慮到環境的影響,故適用于化工企業風險評估,L代表事故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代表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C代表發生事故事件偏差產生的后果嚴重性,依次打出分值后相乘計算D的風險值,根據D值的大小劃分五個等級[7]。筆者對每個危害因素進行等級評估對應到相應排查內容、標準、方法的隱患等級中,見表1。
3? 動態風險分布圖的建立
3.1 風險的實時管理
HSE系統平臺根據隱患排查標準知識庫形成隱患排查計劃表,包括隱患排查標準、參與人員、隱患等級、隱患排查類型、計劃排查時間、計劃負責人、檢查類型、檢查地點、檢查單位。廠區內配備多個防爆終端,防爆終端接連系統[8]。終端內根據隱患排查計劃顯示當前隱患排查任務,作業人員在隱患排查的過程中使用終端實時操作。HSE系統平臺根據計劃排查時間進行提前提醒,如出現隱患排查計劃不能如期進行,可以由計劃負責人進行調整。如在排查的過程中發現新的隱患,可在終端內填寫自定義表格,對現場隱患描述后進行隱患上報。
計劃排查隱患由排查組織者根據信息進行分配整改責任部門、整改責任人和整改負責人,分配后整改負責人會接到通知消息,非計劃上報隱患直接分配至所屬地部門,所屬地部門完善信息后加入系統知識庫內。如果整改負責人根據實際情況無法完成整改,可以對隱患進行升級操作,由整改負責人的領導進行確認后,根據升級的隱患等級由對應的領導進行處理,整改責任人同樣升級,并根據隱患等級通知相關人員。如果逾期未整改,隱患監管隨之升級,根據逾期天數進行升級,根據升級的隱患監管對應的領導進行處理,整改責任人同樣升級,并根據升級通知相關人員。企業內隱患管理流程見圖1。
3.2 作業安全管理信息化
針對以往企業開票證流程復雜,所需人員審核范圍廣的特點,在HSE風險管控系統中加入作業安全管理模塊,依據S化工企業具體作業審批流程建立以下幾項功能:作業許可證管理、JSA分析管理、安全作業方案管理、特殊作業票申請、特殊作業票審批、安全交底和風險告知確認卡、特種作業安全教育。平臺對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盲板抽堵作業、高處作業、吊裝作業、臨時用電作業、動土作業、斷路作業、管線打開作業等九類特殊作業進行分類管理。用戶在開具特殊作業票證時,可快速智能調取特殊作業HSE風險、危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等信息,票證內的作業類型、作業時間、作業地點、作業內容、作業單位、作業人員等基礎信息由作業申請人進行選擇,通常一個作業需要開具多個票證,作業申請時各票證相同信息自動關聯,簽批時簽批人員可在防爆終端進行確認和簽批。
3.3 動態風險分布圖
S化工企業原有MES系統一套、設備巡檢系統一套,均含報警功能,故在此基礎上建立積分制,以MES系統的一級報警、設備巡檢系統一級報警、九大特殊作業以及隱患的五個等級作為動態風險分布圖的基礎,其中根據廠區的實際情況將特殊作業繼續細化等級后設定分值,見表2。
將廠區圖紙劃分區域,每個區域根據所對應項累計積分,將積分公式輸入進系統,MES系統與設備巡檢系統的一級報警功能、作業安全管理信息化功能與風險實時管理功能內的信息關聯至動態風險分布圖積分公式,系統將根據實時積分值動態顯示顏色,分值與顏色對照表,見表3。
動態風險分布圖的建立可以鮮明體現廠區實時風險狀況,管理層在當日的工作開始依照動態風險分布圖有條理的分配各區域安全管理側重點與力度,控制高等級風險至可接受水平。作業人員同時可依照動態風險分布圖進行溝通調查,減少處理隱患前的等待時間,提高整廠人員安全素質。
4? 結論
①從系統安全的理論出發在企業生產的各個要素中辨識風險、控制風險,并依次形成HSE風險識別知識庫等一系列基礎數據庫,加入到系統中配合信息化手段開發出企業實際生產過程中便于人員操作的作業安全管理、人員培訓、隱患排查等功能,提升作業效率并加強作業人員安全知識水平,降低作業中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②對于大型化工企業,危害因素數不勝數,系統數據庫也龐大到人員難以處理,故如今的系統建立應是去繁就簡的過程,如何將風險信息直觀展示給員工并簡化人員管理流程需是人們考慮的重點。動態風險分布圖的建立實現了安全管理的可視化,為現代化企業安全管理提供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劉延超.化工生產中安全因素與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22):147-148.
[2]張繼洋.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與化工安全生產的關系研究[J].石化技術,2019,26(07):237,239.
[3]譚毅.馬鋼礦業公司隱患排查治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現代礦業,2019,35(05):91-94.
[4]章博,王磊,王志剛,等.企業安全法規在線培訓系統[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06):174-178.
[5]蔣軍成,涂善東.化工安全管理計算機輔助系統的研究[J].兵工安全技術,1999(05):20-24,34.
[6]張文祖.淺述化工風險辨識方法選擇[J].化工管理,2018(09):153.
[7]石玉鳳,吳杰,王馳宇.高危行業同類型同等級事件風險要素評價[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22(07):147-153.
[8]楊長城,王寧,徐磊.地鐵施工動態安全風險管控信息系統的構建[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7,24(05):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