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友華 馬瀟 馬鈺
摘 要 山東省設立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是省委、省政府鼓勵支持服務業跨越發展、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從近幾年對山東省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績效評價與相關調研來看,依然在扶持對象的選擇、資金分配管理、績效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為此,應通過統籌扶持政策、優化資金分配方式、落實績效管理等途徑,不斷強化資金的預算績效管理,提高服務業項目管理水平。
關鍵詞:預算績效管理 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這為我國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山東省設立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是省委、省政府鼓勵支持服務業跨越發展、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政策落實、強化績效管理,山東省財政廳每年組織專業人員,針對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進行了績效評價及調研工作。從近幾年對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績效評價與相關調研來看,財政資金在培育扶持重點項目、培養服務業人才、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等領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我們也發現在項目管理、資金分配使用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并且亟待解決。
一、主要問題
(一)扶持對象尚需優化
為了規避風險,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業務主管部門在選擇扶持項目時,通過層層審核、專家評審等方式,篩選出已具有一定規模,前期投入較大的項目。較高的入圍門檻,使扶持對象集中于成熟項目,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2019年重新制定的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建立項目庫,對入庫項目進行篩選確定扶持對象,未入庫的項目不得進行扶持,進一步提高了入圍的門檻。這些措施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性,但也減弱了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不利于服務業行業中新模式、新業態的產生和發展。
(二)財政資金分配不夠科學
一是資金分配過于分散,“撒芝麻鹽”現象突出。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規模有限,扶持領域廣、投入項目多,每個項目獲得的財政資金較少,相對于項目的總投資顯得杯水車薪。企業為爭取財政支持,從前期申報到項目中期的調度再到項目結束后的驗收付出了較高人力物力成本,這也導致了很多企業申請資金的意愿不高。二是資金分配過于平均,造成吃“大鍋飯”現象。2018年省級資金切塊下達到地市,部分地市主管部門直接將資金平均分配給項目單位,沒有考慮個體項目的差異,競爭性分配機制應用不足。三是資金分配方式過于單一。管理辦法規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可以采取多種扶持方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只采用直接投入的方式,分配方式不夠靈活。
(三)項目資金管理水平不高
近幾年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績效評價中發現,大多數項目單位資金管理制度較為健全,能夠按照規定使用財政資金,但也發現了個別項目單位會計核算不規范、財務監控機制未能有效運行等問題。部分企業將財政資金與本單位自籌資金混在一起核算,部分企業改變財政資金用途,部分企業的項目停滯導致資金閑置。
(四)績效管理力度不夠
評價發現,主管部門對財政資金績效管理不到位,未能實現全面的績效管理。主管部門在日常監管時更多注重項目的進度,忽視了項目建設的質量、項目運行情況、財政資金的支出合規性、自籌資金到位率、項目后續運行規劃等重要環節,導致項目出現各種問題。
二、解決措施
(一)合理選擇項目,落實扶持政策
在控制財政資金風險的前提下,扶持資金適當向中小企業傾斜。挑選具備發展潛力、擁有新模式、新技術的企業和項目進行扶持。保持扶持政策的穩定性,不斷完善配套政策,對扶持項目進行長期跟蹤,積極解決項目建設及后續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二)優化資金分配,突出引導作用
一是采用靈活的資金分配方式。除直接撥付外,還可以采用以獎代補、財政貼息、購買服務等各種方式。針對不同的項目,制定相對應的資金分配方法,找到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控制風險的平衡點。二是強調重點,形成合力,避免資金分配的分散化和平均化。加強競爭性分配機制,充分考慮市場前景、經營模式、技術研發、項目預算規模等多方因素,體現項目差異性。
(三)健全管理機制,落實績效管理
加強對主管部門及項目單位進行績效管理方面的培訓,提升績效意識,牢固樹立花錢必問效的理念,鼓勵主管部門及項目單位積極開展績效自評。企業要建立分項目的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臺賬,從立項、審批、資金撥付,到資金使用管理、項目組織實施、工程完工驗收、績效運行監控、工作考核評價等實行全方位管理,做好過程性資料的收集歸檔工作,倒逼企業加強項目管理,合規使用項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作者單位為山東省預算績效評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