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年級的孩子進入校園最需要的是什么?從基于知識立場、學科立場轉向基于兒童立場,南京市科睿小學基于“小飛象”啟學課程實現兒童的真實成長。啟學教材以課程盒的方式呈現,五大單元主題學習活動通過卡片這一教學載體,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學校,實現幼小銜接完美過渡。
【關鍵詞】課程盒;啟學;大主題單元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82-0049-02
【作者簡介】夏潔,南京市科睿小學(南京,210019)校長,高級教師。
如何實現幼小銜接的完美過渡?南京市科睿小學以培養具有“良好的習慣、求真的精神、豐富的想象、尚美的情趣、健康的生活”的科睿學子為目標,按照分階段、螺旋上升的進階思想,凝聚師生智慧,打造出具有科睿小學特色的“小飛象”啟學課程,并將“小飛象”啟學課程盒作為一年級新生的禮物,伴隨兒童課程學習的全過程。
一、設計構建:啟睿樂學
科睿小學的平面圖像是一只可愛的小象,借用兒童喜歡的動畫片《小飛象》的名字,學校確定了“小飛象”啟學課程。
學校設計了5個主題活動目標:一是“快樂校園行”,旨在引導兒童認識學校,熟悉新環境,學會日常規范。二是“認識我自己”,目的是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三是“牽手好伙伴”,其內容包括介紹自己,友好地與人交流,結交好朋友,學會與人相處等。四是“班級我的家”,包括讓學生認識集體與個人的關系,以小主人的姿態參與集體建設。五是“成長科睿娃”,通過回顧一周學習歷程,總結學習所得,讓學生學會反思。
“小飛象”啟學課程的學習過程,更多的是兒童的親身體驗,無論是畫畫、手工制作、兒歌,還是體育鍛煉,這些都契合了兒童的喜好,形式多樣、寓教于樂,讓兒童真正參與其中。
二、內容與實施:成長探索
(一)課程內容
1.以“課程盒”呈現。
我們打破課程和書本的必然聯系,用卡片的形式呈現一天的課程內容,目的是通過這一活潑的教學載體,讓兒童在成長的路上卸下包袱、輕裝上陣。我們有這樣的考量:禮物用盒子來裝,以顯示禮物的珍貴;學材以卡片呈現,便于學生的使用;兒童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完善課程盒的過程,課程盒是兒童自己努力的學習成果,是送給自己的禮物。
2.五大單元主題。
設置單元主題“快樂校園行、牽手好伙伴、養成好習慣、班級我的家、成長科睿娃”,按照大單元主題來編排,每個主題都有多個維度來支撐,目的就是通過拓展課程的豐富性滿足兒童整體發展的需要,為兒童提供相對自由、快樂的成長空間。課程激發興趣、開啟智慧,讓兒童愛上學習、愛上學校,實現幼小銜接完美過渡。
3.四個活動版塊。
“繪本與童謠”“快樂游戲”“巧手娃娃”“回憶筆記”四方面活動串聯起一天的學習活動。每一版塊的學習都從繪本開始,《小魔怪要上學》《我的名字克麗桑絲美美菊花》《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等,精心選擇的繪本,給兒童安全、自由,讓他們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二)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成長科睿娃階段:在這一階段,師生回顧一周的學習歷程,總結學習所得。二是成長印象階段:從讀、唱、說、做等各角度記錄新生成長印象。三是成長牽手階段:家長、學生、教師、課堂零距離。親子牽手,讓每一位家長親歷并見證孩子的成長變化。四是成長期待階段:家校理解,合作并進,共同展望學生成長新期待。
三、成效與評價:成就兒童
1.堅持兒童立場。
一年級是學生校園生活的開始,這是發展興趣、養成習慣、塑造品格的重要階段。“小飛象”課程盒遵循這個階段學生年齡、心理的特點,整合教育教學資源,設計出涵蓋五個不同主題學習內容的學程盒,力圖通過一周的系統學習,幫助新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得必要的學習方法,保持樂學、自信的學習狀態,從而順利適應小學生活。這是一次重要的轉向,從基于知識立場、學科立場轉向基于兒童立場,充分考慮兒童的情感需求、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
2.幫助兒童建立聯系。
一是“良好的習慣”,也就是能獨立自主地安排包括學習在內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著、盯著才去完成。二是“求真的精神”,即對學習內容充滿著好奇和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懂就問。三是“豐富的想象”,就是對小學生活充滿美好的期待,感受滋養,建構精神世界,促進心智發展。四是“尚美的情趣”,就是在日常學習活動中,能與家人、親友、老師、同學和睦相處。
3.培養兒童主動探究。
“小飛象”啟學課程強調兒童的親身體驗,無論是畫畫、手工制作、兒歌,還是體育鍛煉,都契合了兒童的喜好,形式多樣、寓教于樂,讓兒童真正參與其中實現主動探究。這是在兒童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以理論知識作為指導進行探究,從而自主獲得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一步步地把新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認知結構時,就能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實現從淺層學習到深度學習,提高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