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楠 尹奉迪 馬羿崧 陳立華

摘 要: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上升,嵌入式養老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在彰顯優勢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運用波特鉆石模型對該養老模式進行分析,從生產要素、需求條件、政府、企業戰略及相關企業五方面尋找該模式中國化后存在問題的原因,最后從三方行為主體(政府、居委會、自身企業及相關企業)出發,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建議,為養老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嵌入式養老;波特鉆石模型;升級路徑
中圖分類號:F403.7;D669.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2-0122-02
一、研究背景
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重。2019年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人口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末,我國超過60周歲的老人共2.49億,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1.9%。通過合理有效的養老模式來保障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國家戰略中重要的一環。
中國目前的養老模式有三類:(1)居家養老,以家庭為中心,依靠子女親屬;(2)社會養老,城鎮和農村均由社會福利機構負責養老。(3)民間養老,一些民營企業投資開辦的養老院等。其中處于主流的是養老院,由集群式養老統一照顧老人。
新引入的嵌入式養老集合了養老院和傳統居家養老的優點,利用其小微的屬性幫助老人找到適合自己居住的區間。目前在我國上海、北京、石家莊等地區都已展開了社區試點。但“嵌入式養老”在我國未來市場前景如何,能否符合大眾的心意還需探究。
二、“波特鉆石模型”與“嵌入式養老”
(一)波特鉆石模型
波特鉆石模型由生產要素、相關及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四種核心要素,和機會、政府兩大附加變數因素構成。利用好六個方面的相互關系,就能形成產業的競爭優勢。
(二)嵌入式養老
1.“嵌入式”養老模式產生的理論基礎。嵌入式養老模式的理論基礎有“社會嵌入理論”和“馬斯洛需求理論”。社會嵌入理論中,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關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特點,強調社會資源的占有程度。社會嵌入理論的方法與成果為研究養老模式提供良好的基礎。馬斯洛需求理論使我們發現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而“嵌入式養老”可以最大程度符合老年人需求。
2.“嵌入式”養老模式運營流程。“嵌入式”養老,是以資源嵌入、功能嵌入和運作方式嵌入為理念,由養老機構在嵌入社區內市場化運營。在“嵌入式”養老模式中,小規模、人性化成為其最大的亮點。從“嵌入”層面,社區成為了社會與家庭之間的橋梁。從需求層面,“嵌入”能夠有效避免居家養老模式和機構養老模式的問題,滿足老年人群體的養老需求。
政府作為“嵌入式”養老機構的倡導籌建主體,選定機構位置。養老機構落地后,政府可公開招標,使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養老機構的經營。企業和社會組織是“嵌入式”養老機構的運營主體,承接政府的委托,提供資金、設施以及醫護人員。社區管委會作為支持方,主要職責是行使對養老機構的管理權,動員居民參與。居民是養老機構主要的服務對象,居民將服務需求反饋給養老機構,就能獲得養老機構針對性推出的多元化、個性化服務。
三、嵌入式養老當前困境
嵌入式養老有顯著的優勢,但該模式是否可以毫無顧慮引入?這里我們采用了“波特鉆石模型”分析。
(一)生產要素
1.人力資源。中國老齡協會2019年4月16日發布的《需求側視角下老年人消費及需求意愿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根據計算每年仍將有400萬新增的老年人口,當前養老行業人員的數量遠遠不夠。
2.土地要素。嵌入式養老要求落戶于一般的居民小區內,不同的小區居住的人群不同,居民對其看法不同。要在合適的地點設立嵌入式養老院。
3.資本投資。養老行業的特殊性,使得管理運行較困難。國家積極支持老齡事業的發展和養老體系構建,為養老行業注入新的力量。
(二)需求狀況
現有的養老機構存在缺失,新式的養老機構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使老年人信任并選擇新模式需要進一步思考。
(三)相似的產業不多
中國的服務業發展迅猛,但也存在問題,比如缺乏適用于中國本土的服務業經驗以及行業各項制度制定的不標準。
(四)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表現
嵌入式養老機構需要特定的生活環境,分散式的機構又難于管理,需要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目前市面上的養老機構普遍是傳統形式的養老院采用宿舍式養老機構。
(五)政府
政府對于行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2019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四、對嵌入式養老現階段問題的解決
嵌入式養老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現階段面臨多重困境。本文運用波特鉆石模型通過對嵌入式養老現階段問題的分析,我們把政府,企業和社區居委會定為行為主體,整合三方力量,合力改變局面。
(一)行為主體一:政府
1.推進老年人護理人才的專業化、職業化與標準化。首先,在人才資源短缺的階段,加大對該類型人才的培養,鼓勵高校課程中加入養老護理專業并加強職業化培訓。其次,政府應提高該行業從業資格標準,通過準入資格考試獲取資格證明,加強對人才的質量保證。最后,提高該人才的最低薪資待遇,保證人才隊伍的建設。
2.加大對嵌入式養老的政策支持,提高宣傳力度。建立科學的嵌入式養老機構發展評估和監管體系,通過對嵌入式養老發展未來的前景規劃以及第三方評估,在保證嵌入式養老平臺合規安全的情況下通過政策實現保駕護航,擴大該養老模式的影響力。
3.制定科學合理的政府補貼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于創辦嵌入式養老平臺的企業給予服務補貼。同時鼓勵公益慈善機構的扶持。
4.從地理位置上整合嵌入式養老平臺以及相關企業,使其形成規模效應。政府可通過整合社區街道資源,實現整體發力,低成本地為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服務。
(二)行為主體二:嵌入式養老企業及相關企業
1.嵌入式養老企業。(1)積極與各方主體合作,實現自身發展。要加強與政府和街道辦的溝通與交流。其次,與相關企業達成穩定合作關系,注重資本流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2)制定合理的營銷推廣策略。打造具有文化價值的嵌入式養老組織,體現孝文化的價值意義,讓更多人了解這一新型養老模式,提高社會認知度。(3)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一,在科技化發展的今天,企業應不斷加強科技化設備的投入,通過入駐社區O2O電商平臺實現智能養老的線上線下組合。第二,不斷吸納社會力量,引入健康咨詢師,營養師等專業化人才。第三,提供多元化服務。企業應該努力提供健康監測,智慧家居等服務,以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相關企業。嵌入式養老有效解決我國老齡化問題的同時能帶動銀發產業的發展,因此與相關嵌入式養老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嵌入式養老的合作將自身產品投入社區,能實現產品的社區化營銷。在推動中國養老事業發展的同時促進自身發展。
(三)行為主體三:社區居委會
1.推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和社區適老化改造。在合作的同時,注重良好空間環境的建設,解決嵌入式養老中心落地難的問題。
2.加強監督力度,保障社區老人生活。作為社區的大家長,應注重對嵌入式社區養老平臺的監督,對養老機構設備的安全性等問題進行及時排查。
3.發揮資源整合角色優勢。社區街道的資源有限,在嵌入式機構進入后,雙方合作多方位整合資源,重視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系統性的頂層設計。
4.對社區居民進行民意調查,訪問不愿意接受嵌入式養老的居民,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并及時與機構服務人員溝通,協力解決居民難題。
綜上,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嵌入式養老的飛躍發展還需巨大努力,這需要政府、企業自身、相關企業和居委會等多方主體共同付出,在各方發揮作用的前提下努力實現共贏,為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提供物質與精神保障,在帶動銀發產業發展的同時助力解決中國“未富先老”難題。
參考文獻:
[1] ?王瓂.基于PEST—SWOT模型對嵌入式養老服務模式的分析——以上海市“長者照護之家”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9,(9):40-41.
[2] ?邱路,王亞杰.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6):170-172.
[3] ?康越.日本社區嵌入式養老發展歷程及其經驗[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5(4):110-117.
[4] ?胡宏偉,汪鈺,王曉俊,張瀾.“嵌入式”養老模式現狀、評估與改進路徑[J].社會保障研究,2015,(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