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舷歌
似乎所有人都不敢咬死自己到底是看空拼多多,還是看好拼多多。
一邊是各種電商巨頭試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地上線拼購業務,大有圍剿之勢;另一邊是拼多多三季報營收33.72 億元,同比增長679%。
拼多多如何成名的故事已耳熟能詳,一路走來也伴隨爭議。
“所有人都在等待拼多多的失敗”、“所有人都在期待拼多多能突出重圍”……各種輿論的聲音把這家年輕的公司推上臺前。
它到底活的怎么樣?過了悶聲成長的階段,聚光燈下,又有哪些焦點?
用財報回應做空
拼多多這種讓人“又愛又恨”的氣質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前段時間的多空對決。
之前因為做空新秀麗而成名的空頭機構Blue Orca 發布了做空報告,認為拼多多每股只值7.1 美元,(這相比拼多多上一個交易日低了59%)而這個估值還算保守,在認清其真面目后,拼多多根本就不值得投資。
Blue Orca 給出的主要做空理由是拼多多虛報營收和GMV。
此前,Blue Orca 做空萬國數據,稱其夸大了營收和EBITDA 數據,導致萬國數據股價一度大跌40%,市值在一個交易日內蒸發16.2 億美元(約111 億元)。
但這一次Blue Orca 確遭遇了尷尬。因為最直接被“打臉”的就是一個常識——作為上市公司,拼多多提交的文件都需要符合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并經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而安永作為獨立的審計機構,是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會為某家公司做假的。
果然,做空報告發布之后,拼多多的股價反而大漲11.66%,盤中一度攀升至19.4 美元/股,日內漲幅超過13%。次日,拼多多再漲6.42%,連續兩日的漲幅合計達18.83%。
而在高瓴資本在2018 年8 月遞交給SEC 的文件中明確顯示,三季度高瓴資本買入拼多多,清倉百度減持阿里。美國基金Oppenherimer 則在三季度減持唯品會、京東、Ebay,清倉攜程的同時,建倉做多拼多多。
更多對做空的回應體現在本周發布的財報中:
財務數據上,在第三季度中,拼多多的總營收達33.72 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4%。細分而言,營收增長主要由線上服務收入帶動,傭金收入也小幅增加。
作為電商行業的重要指標,拼多多的GMV 增速遠超預期。雖然沒有公布單個季度的GMV,但是在截至2018 年9 月30 日的12 個月期間,拼多多GMV 交易額達3448 億元,同比增長386%,是電商行業平均增速的15 倍。
這個GMV 增速非常驚人。黃崢也在電話會中表示:“我們感覺中國的內需和用戶的購買需求還是非常強,公司盡力滿足?!?/p>
換句話說,拼多多還遠沒有到觸及天花板的時刻,用戶基數和用戶的購物潛力還很大。而拼多多的銷售額增速遠高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線上零售額增速,表明拼多多的市場份額還在增加。
除GMV 增長外,拼多多在第三季度財報的另一看點是225 億現金及投資儲備。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拼多多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25 億元,上一季度這個數字為103 億。
用戶數據上,拼多多三季度月活用戶增至2.31 億,同比大增225%,環比增加18%。而拼多多三季度為止的12 個月活躍買家為3.86 億,同比增加144%,環比增加12%。
只看新增用戶的情況可能更加直觀,拼多多在第三季度新增4200 萬的活躍買家數,平均月活用戶新增3700萬,這表明平臺在維持用戶高速增長的同時,實現了較高的用戶留存率。
相比京東用戶數環比下跌,拼多多無論是月活還是活躍買家來看,都是增速迅猛。而據國內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 發布的《2018年Q3 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在綜合電商領域,拼多多的日均啟動次數最高,淘寶與拼多多持平,京東趨于平緩。
另外一組數據則更能說明拼多多的勢能——拼多多三季度活躍買家的人均消費為894 元,比去年同期的449 元同比增長99%,比上一季度的763 元環比增加17%。
如果說真有什么需要拼多多憂心的,那可能就是費用的增長。三季度拼多多營業總費用38.67 億元,同比增加722%。主要是由于品牌推廣活動和線上線下廣告和促銷活動導致的銷售費用的增加。
同時,研發費用也增長很多。在2018 年第三季,拼多多將研發費用的投入增加至3.32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28%,較Q2 環比增長80%,平臺研發投入占比攀升至9.8%。
黃崢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拼多多會持續大幅增加技術投入,運用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架構的深度學習模型,持續提升產品及推廣推薦的精準度。
畢竟在他的設想中,拼多多的理想形態是一個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網絡(而非時下流行的集中式大腦型AI 系統)驅動的Costco+Disneyland 的結合體。開進五環內
拼多多最終能不能結合Costco 和Disneyland,現在說還為時過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拼多多正在結合“五環內”和“五環外”。
“五環”一說來自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經的一段話,“只有在北京五環內的人才會說這是下沉人群,我們關注的是中國最廣大的老百姓?!彼€進一步強調說,拼多多吸引的是追求高性價比的人群,拼多多滿足的是一個人的很多面,“只不過我們還沒有能力百分百滿足五環內人群?!?/p>
而現在至少有四個典型數據說明拼多多開進了“五環”:
QuestMobile 和獵豹大數據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 年9 月,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的占比接近50%。拼多多與手機淘寶、京東的重合用戶數分別達到了9580 萬和6351 萬。
8 月31 日,拼多多App 改版,在首頁正中央的位置出現“品牌館”,與普通小C 店鋪區分開來,網易嚴選、阿瑪尼、Bose 等494 個品牌正式入駐拼多多;近期,國美、當當網和小米又先后加入拼多多。
平臺10 月進口商品總數較半年前增長超過7 倍。拼多多副總裁李源還在參加進博會相關論壇時透露:“拼多多將啟動‘國際直通車’計劃,3年招募50 萬家海外中小商家入駐?!?/p>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拼多多銷售了超過20 萬部最新版本的iPhone, 包 括iPhone XS,XR,XS Max。
細思恐極,因為“五環內”的生意正是很多其他綜合電商的大本營。
拼多多創始人CEO 黃崢
而另一個角度,拼多多卻進一步“下沉”到了泥土里。
黃崢在今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重點講的就是最低線——“過去三年,拼多多平臺已累計幫扶139,600 戶建檔立卡扶貧家庭,產生超過21 億筆扶貧助農訂單,累計銷售109 億斤農產品,相關交易總額達510 億元。”
“作為一家社會性企業,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是拼多多的本分?!秉S崢表示,未來,拼多多將繼續扎根中西部、瞄準三區三州地區,幫助貧困戶脫貧摘帽。
而他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拼模式”——通過拼團模式聚集消費者需求,并傳遞給上游農民生產端。依賴這些市場信息,農民可與全國同行比較價格,以合適價格和包裝向拼多多用戶銷售產品。消費者最終可以用更優惠的價格,獲得更新鮮、更安全的產品,農民也可以獲得更高收入,這達成了一種雙贏,也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產銷結構,對改變農業和扶貧都有很大意義。
今年5 月,拼多多上線了一款名為“多多果園”的應用,用戶可以通過社交、互動的游戲方式種植虛擬果樹,果樹一旦成熟,多多果園就會免費給用戶送出來自中國的貧困地區,尤其是四川大涼山、新疆南疆等國家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的真實的水果。
自從互聯網在2016 年進入到所謂的“下半場”,無數論壇峰會都總結著人口紅利的終結,流量紅利的終結,超常規高速增長的終結,每個足夠大的領域都入座完畢,巨頭環伺的創業生態中新公司很難拿到入場券。
但拼多多確實做到了。有人粗略算了一下,拼多多和京東之間只差了一個搜狗的市值。
或許就像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經常談到喬布斯在蘋果復出時拍過的一個廣告,廣告中說,“你可以贊揚他,你可以侮辱他,你說他什么都行,但有一點你不能做到,就是你不能忽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