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人:撫順市新撫區東公園街道三合社區第十黨支部書記 崔尚瑞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上,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奉獻終生
初心和使命,是我們黨不忘來路、開辟未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共產黨人堅守的初心,就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就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永遠忠誠。
忠于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戰爭年代,正是這種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激勵無數共產黨人不怕犧牲,浴血奮斗,前仆后繼,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頂天立地“站起來”;建設時期,也正是這種理想和信念鼓舞我們歷經新中國成立70年發憤圖強、艱苦奮斗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的砥礪前行、創新發展,讓我們的國家日新月異、人民日益富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一天天“富起來”;在我們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依舊有無數共產黨人為了實現理想信念,至誠報國,像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保國等,他們都是忠于理想信念、服務人民群眾的典范。
忠于黨的事業,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是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也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老英雄張富清就是一位畢生忠誠于黨的共產黨人的楷模。戰爭年代,他忠誠于黨、沖鋒在前,出生入死、屢建戰功,但他沒有居功自傲,手捧軍功章說了句很樸實的話:這都是黨給我的。和平時期,他沒有把這些軍功章拿出來作為炫耀的資本,而是深藏不露,默默奉獻,主動請求到貧困山區默默耕耘,以淡然和奉獻踐行一名老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和入黨誓言。從老英雄張富清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信念和忠誠矢志不移,共產黨員所具有的信念和修養已經注入他的靈魂,成為他終生奮斗不息的自覺行動,所以他才能居功不自傲,始終如一地忠誠于黨的事業,忠誠于人民。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上,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要在新時代“新長征”的路上,立足本職、無私奉獻。
忠于人民群眾,心系百姓,為民謀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民造福的堅定信念,更是貫穿于國家前進和改革發展的每一個瞬間。幾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深入太行山區、湘西武陵山區、東北老工業基地、江西贛南老區,千里跋涉,考察調研,了解貧困山區、資源枯竭地區和老區人民群眾的疾苦,傾聽他們的心聲。在江西革命老根據地,他飽含深情地對黨員干部說:“一定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蘇區的老百姓們。”“金寨縣什么時候能脫貧摘帽?”“岢嵐縣趙家洼村整村搬遷后,老百姓就業有沒有著落?”總書記情系人民,體貼入微,給老區人民帶來了黨中央的關懷和溫暖。他一遍遍囑咐各級黨組織、政府以及廣大黨員干部把改善民生工作做實、做細,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漠視群眾的疾苦。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要時時刻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凝聚黨心民心。
本欄編輯/鄒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