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欽國偉 田遠
浙江省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平安護航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相關要求,積極推進“迎大慶、保安全”安全防范工作,加強安全生產風險研判和管控,統籌、協調、部署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迎大慶、保安全”安全防范工作總體部署和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關于平安護航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有關批示指示要求,國慶前期,浙江省各級安委會及相關部門加強安全生產風險研判和管控,積極推進“迎大慶、保安全”安全生產防范各項工作。
7 月30 日,浙江省安委會制訂《“平安護航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大會戰”公共安全治理攻堅戰任務分工及工作進度計劃圖》,明確125 項任務分工。9 月2 日,馮飛常務副省長在全省“迎大慶、保安全”電視電話會議上,傳達了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要求,具體部署了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全省上下要以最高站位、最佳狀態、最高標準、最實舉措、最大擔當、最優作風,為新中國成立70 周年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9 月23 日下午,浙江省安委會專題召開全省進入維穩安保一級響應后的第一個安全生產視頻調度會,具體梳理、研究推進浙江省安全生產的風險點和管控措施。馮飛、王雙全、高興夫等省領導赴各地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全省各地各相關部門積極推動,杭州、寧波、紹興、衢州等市主要領導深入一線檢查安全工作。

浙江省安委辦會商研判安全風險,精準施策防控
同時,浙江省安委會為切實推動全省安全生產工作,9 月11 日印發《關于開展安全生產暗訪檢查切實推動當前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組成11 個由省安委會相關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帶隊的暗訪檢查組,從9月16 日至30 日對各地開展檢查;要求檢查組現場檢查時間必須不少于7 天;檢查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方式,減少對基層工作的干擾;對暗訪情況,當日交辦、即收即改;每組安排安全專家和媒體記者全程參與,同步錄像。
截至9 月29 日,暗訪組共檢查企業(場所)686 家,覆蓋道路交通、工礦商貿、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海上交通、特種設備等7 個重點領域,共發現問題或隱患2 106 項,其中重大隱患138 項;發現問題或隱患中917 項已完成整改,剩余1 189 項問題隱患已全部交辦屬地相關部門跟進督辦,并落實管控措施。收集問題隱患視頻1 564 條,核查省級掛牌督辦隱患107 處,檢查年內發生過亡人事故隱患企業(場所)13 家。
2019 年上半年,浙江省事故總量快速下降,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降幅達45.6%和41.3%,但進入9月后事故出現反彈,特別是較大事故上升明顯。同時,通過對暗訪檢查發現的諸多問題和事故隱患分析,浙江省相關行業領域本質安全還比較薄弱,也折射出當前行業安全監管工作針對性、有效性還有不少欠缺。對此,浙江省安委辦主任、省應急管理廳廳長凌志峰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會商會,具體部署指導相關工作落實。省安委辦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安全生產重大風險研判。
目前,重點車輛、重點路段及交通違法行為依舊是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高發的主要風險因素。2019年發生的磐安“7·23”橫坑隧道危化品槽罐車泄漏事故和“8·27”貓貍嶺隧道車輛著火事故,都是比較典型的多要素疊加產生的,必須對人、車、路形成各部門安全監管的合力,才能有效防范風險。近年來,浙江省公安、交通等部門對“兩客一危”、重型貨車、“營轉非”大客車等重點車輛實施動態監控,對隧道、橋梁及臨水臨崖等特殊路段實施隱患治理,對“三超一疲勞”等違法行為實施嚴厲打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綜合風險防控體系尚未形成。假日期間,人流、物流、車流劇增,風險壓力進一步加大。
經過2019 年3 月的海上安全鐵拳行動,2019 年涉海涉船事故明顯下降。但是由于浙江省海域的特殊性,商漁船碰撞事故仍然多發,今年發生的舟山“9·22”遼寧籍漁船觸礁沉沒事故和舟山“9·23”朝鮮籍雜貨船沉沒事故,說明涉海涉船領域的高風險依然突出。此外,浙江省是船舶修造大省,該行業涉及危險作業較多,極易引發事故。
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雖取得積極成效,但從此次暗訪發現的消防通道堵塞、電線私拉亂接等93 項隱患來看,火災風險壓力仍然很大。特別要高度關注的是安全意識依舊明顯不足,如暗訪檢查嘉興學院時,據反映院辦公會議決定關閉學生宿舍消防逃生通道;現場發現樓道處堆放危化品,極易引發群死群傷事故。進入秋季,群眾用火、用電、用氣、用油大量增加,文物建筑、傳統旅游村落以及古建筑群也存在較大火災風險。

浙江省安委會暗訪組深入企業開展檢查
2019 年以來,浙江省花大力氣整治危化生產企業隱患,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暗訪發現大量非許可的危化品使用單位安全管理還不到位,危化品儲存亂堆亂放、安全間距不足等問題較為突出。燃氣經營環節的安全管理也存在明顯漏洞,如仙居縣煤氣有限公司為應付檢查,竟然提供不同版本的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名單,防雷防靜電檢測報告不合格,但遲遲未作整改等問題。
浙江省在建工地眾多,塔吊、盾構機、深基坑、高大支模等重大風險密集。特別是杭州地鐵建設里程全國居首,據9 月23 日監測數據顯示,全市共有施工點數達234 個、基坑數165 個、盾構數89 臺、施工人數約3.8 萬。
浙江省旅游進入旺季,景區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專用車輛及人員密集場所電梯等特種設備安全風險日益增大。
此外,教育、旅游、電力、鐵路、城市運行等其他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也不容忽視。
9 月以來,圍繞“迎大慶、保安全”,浙江省各地各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風險防范與管控,逐項梳理風險點,逐條落實管控對策。
浙江省安委辦積極加強牽頭與統籌督查,暗訪督促推動;公安部門于9 月16 日啟動一級勤務響應,省級執法站實行24 小時勤務;交通運輸部門于9 月2 日起,組織33 個專業督查組對全省在建工程、橋梁隧道等進行專項檢查;建設部門排摸全省2 萬余個在建工地塔吊、盾構機、深基坑、高大支模等重大風險,并督促各地開展軌道交通、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臨山臨水工地等各類重大風險自查;農業農村部門結合防臺風及時組織海上漁船入港、人員上岸;應急管理部門實施線上監測預警與線下靶向執法相結合,嚴格管控危險化學品特殊作業,9 月23 日日志系統顯示,全省危化企業特殊作業總量比上月均數減少24.7%,高風險企業數量減少67.8%;文化和旅游部門自8 月25 日至 9 月 15 日,派出 25 批暗訪組,對全省27 個重點縣開展暗訪檢查,9 月16 日起開展集中攻堅整治;市場監管部門于9 月20 日成功上線試運行全省特種設備風險預警系統,截至9 月23 日,提示高風險使用單位2 706 家、高風險設備5 518 臺(輛);消防救援隊伍9 月以來,嚴格落實每日一查、每周集中夜查,截至9 月20 日,共排查重點單位、區域1 703 處,已整改528 處,其余均落實管控措施。總體上,浙江省安委會各成員單位的安全生產防控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杭州市督促地鐵集團建立地鐵施工風險日志制,動態監測全域地鐵施工報警情況,及時落實管控措施,自9 月20 日起每日向省市安委辦報送風險管控信息;寧波市對近期問題突出的6 個鄉鎮(街道)、4個縣級部門主要領導進行集中警示約談;溫州市集中整治消防安全3人以上10 人以下居住出租房超17萬家;紹興市自9 月20 日起,全面暫停危化生產企業動火作業,高危企業實行高管24 小時帶班;金華市落實文旅、建設、交通、消防、特種設備等五大重點領域風險點排摸和管控情況每日一報;其他各市針對區域性風險特點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加強安全防范工作。
總體來看,各級各部門對安全生產風險情況掌握比較清晰,管控也有舉措,但有不少地方和部門沒有動態、量化研究風險,特別是對安全風險的識別研判針對性不強;同時,管控落實的舉措有效性不足,一些舉措“大而化之”“落地打滑”的現象還比較突出。
對此,浙江省安委會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立足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切實提高防控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繼續深入開展暗訪檢查,以點帶面有效推動防控工作。按照暗訪工作安排,各檢查組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確保時間、精力、質量到位。繼續落實暗訪過程、成果、閉環整改日報制,特別是繼續盯緊管牢薄弱環節和重點區域風險,確保暗訪成效。同時,進一步加大媒體對典型問題的監督曝光力度,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安全生產的良好輿論氛圍。
嚴格落實高風險管控措施。針對道路交通風險,浙江省公安廳牽頭督促各地加快對尚未完成整改的57 處省級掛牌重大隱患的閉環整改;同時按照一級勤務響應,最大限度將警力、裝備投向一線路面,繼續強化路面秩序巡邏管控;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盯緊近期發生事故、列入超載超限失信名單的重點貨運企業等,有針對性地強化監督檢查,務必注重管控實效;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加快推進全省變型拖拉機報廢退出,嚴厲打擊拖拉機違法載人、私自改裝行為等。
針對海上風險,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繼續聚焦商漁船碰撞、漁船沉沒、漁船火災、涉氨漁船、休閑漁船及10 人以上高危漁船風險,認真、扎實地開展漁業安全執法檢查行動,確保取得階段性成效;浙江海事局盡快開展商漁船防碰撞安全警示教育“雙進”活動,力爭提前完成浙江省安委會掛牌督辦的4 項海上交通安全隱患整改。
針對火災風險,浙江省消防救援總隊繼續強化執法打擊力度,嚴格實施每日一查、每周夜查行動;同時督促教育、衛生、民政、文旅、民宗等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學校、醫院、養老院、文物單位、旅游村落、宗教活動場所等的消防安全檢查。
針對危化品風險,浙江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繼續推動“十項工作”(一是開展涉及硝化工藝企業檢查整治;二是開展固體危險廢物儲存處置企業檢查整治;三是開展危險化學品重大事故隱患檢查整治;四是開展油氣輸送管道高后果區檢查整治;五是開展港口和道路運輸危險化學品檢查整治;六是開展爆炸物品檢查整治;七是開展城鎮燃氣安全檢查整治;八是開展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檢查整治;九是開展化工園區檢查整治;十是提升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監管能力落地見效,充分發揮危化品安全綜合工作優勢,利用大數據平臺,一方面及時督促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落實危化品使用單位安全監管職責,同時立即組織對危化使用企業開展深度排查和整改。
針對建筑施工風險,浙江省建設廳繼續重點加強起重機械、支模架等高風險作業和軌道交通建設、地下管廊等重大工程的安全監管,落實坍塌、墜落等多發性事故預防措施,對重大風險點落實專人專管,確保風險隱患及時閉環整改。
針對特種設備風險,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重點加強國慶期間全省公共區域游樂設施、電梯等的安全監管。
同時,加強應急值守和應急準備。各級、各部門嚴格落實維穩安保一級響應值班值守,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取消休假確保在崗在位,重點部門單位24 小時值班值守,對轄區內發生的事故,特別是對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較大社會面影響的事故及時掌握情況和報送信息,做到及時、準確、全面。浙江全省安全生產專業救援力量、消防救援隊伍、社會救援力量等在國慶期間全面實行一級應急響應,全力做好應急救援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