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宋夏云
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是政府為了順利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工作而專門設立的資金。如果監控不嚴,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在管理與使用中就容易出現被擠占、挪用、截留等問題,而生態環境治理的效果如何,它取決于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與使用的效益。為了更好地發揮國家審計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功能,現階段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的審計監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筆者主要采用理論分析和問卷調查等方法,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影響因素進行嘗試研究,并得出初步結論以供理論和實務界討論與交流。
審計監控目標是指審計監控實踐活動的預期效果和最終境地。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是指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目標的實現程度。筆者認為,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
國家審計獨立性是指國家審計機關及其人員在執行審計測試、評價審計結果和發表審計意見時,保持無偏見的決策能力。筆者認為,審計獨立性越強,審計監控效果越好。我國國家審計獨立性的損害因素包括行政干預、審計資源短缺、被審計單位的阻力、利益誘惑及社會關系的壓力等(宋夏云,2007)。因此,為了提高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各級審計機關應該努力采取措施增強審計監控的獨立性,包括審計體制創新、加強法律監管及持續的職業道德教育等。
在行政模式的審計管理體制下,國家審計權限主要包括檢查權、調查權、建議權及處理處罰權。關于審計權限與審計監控效果的內在聯系,饒翠華(2012)認為:①在審計實施過程中,調查權越深入,發現的問題就越多,審計效果就越好;審計結果報告越詳細,審計的透明度就越高,審計的監管效果就越好;②審計機關的審計建議權越大,審計人員在審計活動中的執行力就越大,審計控制效果就越好;③審計機關擁有的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權,可以提升審計機關的權威性,提高審計效率,增強審計監控效果。因此,筆者認為,審計權限越大,審計監控效果越好。
審計力量的影響因素包括審計人員的數量和專業勝任能力。審計人員是審計監控的主體,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越強,審計監控的效果越好。因此,我們必須對審計人員的任職資格和從業素質提出嚴格的要求,包括較強的執行力、綜合的專業知識結構、扎實的法律和管理理論功底、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及細致的分析判斷能力等。另外,筆者認為,審計人員的數量越多,審計人員就會有更多的精力對被監控單位進行審計,審計監控的效果也就越好。
根據中國國家審計署的《績效報告》,2015 年,審計署當年的財政撥款預算收入為14.61 億元,全年財政撥款支出為15.53 億元(含使用上年結轉資金)。2014 年,審計署當年的財政撥款預算收入為13.29 億元(含預算調整),全年財政撥款支出為12.07 億元(含使用上年結轉資金)。2015 年審計署財政撥款比2014 年增加了9.9%。通過細致比較,我們發現:2015年審計署的經費預算中新增了“節能環?!? 236 萬元的預算,這是以前沒有的預算,這說明,國家對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加大。筆者認為,審計經費越充裕,審計監控效果越好。
為了提高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國家應該加大對審計人員的監控不力的處罰力度,其措施包括:①加強審計人員遵紀守法紀律的職業教育;②優化審計監控質量的控制機制,加強對審計人員執行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動態監控,并建立記錄制度;③對于審計人員由于過失,甚至欺詐行為而導致出具錯誤審計意見的行為,審計機關應該對其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并作為相應的處罰。筆者認為,對審計人員監控不力的處罰制度越健全,審計監控效果越好。
在審計監控中,被審計單位的違法違規行為有時會屢禁不止。為了提高審計監控效果,審計機關應該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對被審計單位的違規違法行為做出相應的處理處罰決定。在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的審計監控過程中,審計處理處罰決定的落實程度越高,審計監控的效果越好。
在審計人員行使審計監控職權的過程中,加強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它可以使審計人員更好地履行法定職責,更加高效地行使審計監控權。筆者認為,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水平與審計監控效果存在正相關關系。即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水平越高,審計監控的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調查目的在于驗證筆者提出的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監控效果影響因素的相關假設。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調查對象包括全國高校等科研機構的審計、會計和財務領域的專家學者。調查時間為2016 年9 月1 日至9月30 日。筆者累計發送問卷400 份,回收有效問卷121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30.25%。
被調查者中,具有博士學位比例為62.81%,專業技術職務為教授的比例為52.89%,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比例為71.07%,這說明被調查者具有較高的教育背景、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以及較為豐富的實務經驗。
調查問卷的克朗巴哈系數(Cronbach's Alpha)為0.895,處于信度非常好的區間。調查問卷的KMO 值為0.843,處于效度較好的區間,且Sig.值為0.000,明顯小于0.05,說明每個問卷選項之間相互不交叉,這足以保證問卷的有效性,從而依據本問卷得出的結論是穩定的。

表1 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影響因素的調查結果
如表1 所示,筆者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核心影響因素調查結果的分析如下:
1.審計獨立性。
被調查者中,70.25%和28.1%的人分別認為審計獨立性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影響,兩者合計為98.35%,這說明審計獨立性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很大。
2.審計權限。
被調查者中,42.98%和47.11%的人分別認為審計權限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影響,兩者合計為90.09%,這說明審計權限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很大。
3.審計人員的數量。
被調查者中,10.74%和28.1%的人分別認為審計人員的數量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影響,兩者合計為38.84%,比例較小。這說明審計人員的數量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較小。
4.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被調查者中,60.33%和34.71%的人分別認為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影響,兩者合計為95.04%,這說明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很大。
5.審計經費。
被調查者中,31.4%和46.28%的人分別認為審計經費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影響,兩者合計為77.68%,這說明審計經費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較大。
6.對審計人員監控不力的處罰程度。
被調查者中,58.68%和33.88%的人分別認為對審計人員監控不力的處罰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影響,兩者合計為92.56%,這說明對審計人員監控不力的處罰程度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很大。
7.審計處理處罰決定的落實。
被調查者中,66.12%和26.45%的人分別認為審計處罰落實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影響,兩者合計為92.57%,這說明審計處罰落實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很大。
8.審計人員的道德教育水平。
被調查者中,49.59%和41.32%的人分別認為審計人員的道德教育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影響,兩者合計為90.91%,這說明審計人員的道德教育水平對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影響很大。
總的來說,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審計監控效果的核心影響因素包括審計獨立性、審計權限、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對審計人員監控不力的處罰程度、審計處理處罰決定的落實,以及審計人員的道德教育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