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是現代高科技時代的產物,特別是在云計算技術的高速發展背景下,大數據對國內金融領域的影響日趨加深。在大數據時代,國內商業銀行的金融營銷工作日趨舉步維艱,積極推動轉型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從營銷的角度而言,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推出、銷售、服務等環節都要具有大數據思維,進而才能跟上國際金融的發展步伐。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的金融營銷工作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網絡技術、云計算技術在商業銀行的逐漸普及,在技術支持、風險管理、產品創新、信用管理等方面都為商業銀行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商業銀行網站、APP的推出,為金融營銷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利于商業銀行進一步發揮自身在傳統金融領域的地位。
大數據時代帶動了網絡金融的快速發展,國內金融市場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與網絡金融機構相比,傳統商業銀行在體制建設、產品服務、人員配置、營銷模式、網點建設等方面固有的優勢將逐漸減弱。特別是在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中,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的市場占有率逐漸降低,競爭壓力與金融風險明顯增大,商業銀行的金融營銷模式較為陳舊,缺乏新營銷思維的運用,從而客觀阻礙了整體發展戰略的實現。
大數據時代直接影響了國內金融市場的固有格局,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的壟斷地位明顯削弱,客戶信任度和市場占有率都出現了嚴重的危機。針對當前的金融市場環境,商業銀行必須以客戶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與使用力度,建設完善的服務網絡系統,為金融營銷轉型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商業銀行業務類型的創新也要積極開展,特別是金融業務的創新要有大數據思維,敢于打破傳統業務模式,金融業務類型創新要強調小微企業融資市場的實際需求,推出創新的金融業務,以實現預期的經濟目標。
商業銀行的傳統金融業務缺乏差異化服務的觀念,未認真考慮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是難以適應大數據時代背景的。金融業務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創收來源,積極推行金融差異化服務要從國內金融市場實際出發,深入調查與分析不同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進而推出相應的金融產品。
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的優勢主要表現在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客戶資源,尤其是高端客戶數量較大。商業銀行在金融差異化服務中,要推出個性化的金融產品組合,對于不同層次客戶采取有針對性的服務,這樣才能在大數據金融市場中站穩位置。
在競爭激烈的國內金融市場環境下,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的營銷策略方面仍堅持傳統的策略,這樣很難吸引客戶的購買欲望,久而久之,客戶對于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整體購買力將持續下降。與互聯網金融機構相比,由于網絡化經營的模式,在營銷過程中整體投入的成本較低,所以金融產品的價格優勢較為明顯,從而吸引了大量商業銀行的傳統客戶。針對大數據時代的現實狀況,商業銀行在金融營銷中,必須將促銷策略作為重要的手段,突出性價比和優質服務,進而贏得客戶的支持。商業銀行應積極利用自身網站、APP、微信公眾號的優勢,提升客戶的真實體驗感。在客戶在網絡平臺進行金融產品的接觸、熟悉、體驗后,開展科學的金融產品促銷策略,必將有效提升整體銷售業績。

在商業銀行傳統的金融營銷工作中,用戶畫像主要運用于線下業務中,一般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會員管理表分析等途徑,獲取相應的用戶信息,但是這種模式的效率與實際利用率均相對較低,不適合金融營銷工作的實際需求。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金融營銷運用用戶畫像則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比如:從傳統的商業銀行信息審核角度而言,某人沒有賬戶活動,且沒有信貸業務,則多數被判定為低價值客戶。
但是從大數據的分析標準而言,在金融營銷進行用戶畫像后,同一個人可能被貼上運行良好、成長很快、注重產品研發等“標簽”,進而屬于高價值客戶的范疇。由此可見,在大數據時代用戶畫像的運用更加科學、客觀,商業銀行在金融營銷轉型中應建立完善的客戶畫像系統,并且逐漸豐富相關的數據信息及指標體系,最終形成用戶全景視圖,從而制定個性化和差異化金融產品營銷方案。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可抗拒,商業銀行受到的沖擊也難以避免。在現實的金融市場環境中,商業銀行要高度重視金融營銷轉型工作,積極利用創新的技術與理念,在金融營銷轉型中積極發揮大數據思維,有效借鑒互聯網金融的營銷成功經驗,進而實現商業銀行整體發展的可持續性與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