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汝奇
【摘 要】健康是每一個現代人都十分關注和向往的,因為健康不僅是個人成長發展的前提,而且也是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根本條件。大學生健康問題日漸突出,在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投入少、產出高、效益大的有益身心的保健預防措施。本文就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問題調查展開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
為了了解當前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狀況及產生的原因,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做了深入的探析。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
一、影響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因素
現階段大學生普遍受一種甚至多種身心健康問題的困擾,其主要原因包括四方面,一是社會系因,二是學校原因,三是家庭原因,四是個人原因。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肩負責任較重,承載著父輩的殷切期盼,寄托著國家的美好希望,而該階段的大學生尚處于生理發育期,心理還并沒有完全成熟,對社會的認知相對片面。期望過高和真正能力之間的不協調導致大學生更容易出現各種身心問題。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更多的學生開始認識到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才能在社會上立足,這在某種程度上促使該群體二重性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另外,社會競爭也有其殘酷的一面,有些人為了在競爭中勝出而不擇手段,大量假、惡、丑的元素充斥其間,導致大學生在汲取書本知識的同時,還要承受這一重壓力,有可能造成大學生出現巨大的心理落差,再加上社會閱歷幾乎為零,導致該群體難以對此類反差進行有效調和,最終導致這一群體存在嚴重的人格二重性問題。
二、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對策與途徑
2.1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首先,家長要具有素質教育的觀念。家長的教育理念,主宰著家庭教育的各個方面,是決定家庭教育質量的關鍵。在強調智育的同時要兼顧德育,注重孩子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和中和能力的培養,把孩子從片面的追求學習成績的枷鎖中解救出來,使孩子在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充分發展。其次,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把握一定的度,在具體來說需要把握的度有以下五個方面:目標上大而不急;環境上寬而不隨;生活上愛而不溺;要求上嚴而不厲;配合上勤而不諱。孩子的教育要有一定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到,孩子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成長。最后,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家庭教育中,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全方位的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各方位的優缺點。看孩子需要什么,喜歡什么。而不是我們一味的強加灌輸。
2.2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高校的心理教師屬于腦力勞動者,從其工作職能分析,他們要用專業知識、智慧和人生閱歷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心理教育教師的職業壓力是非常大的,他們付出的不僅是個人的學識、時間和精力,還有個人真摯的情感。由于長時間面對各種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心理教育教師的個人精神狀態極易受到影響而產生心理困擾。
2.3學校方面
首先要做到兩個明確:一是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積極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介紹增進心理健康的途徑,自覺地開發智力潛能;傳授心理調適的方法,使學生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解析心理異常現象,使學生了解常見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現,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各種心理問題。二是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對象是全體在校學生,而不僅僅局限于少數有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第二,著力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優化個性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第三,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徑和方法既要有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更要有課堂教學、課外教育指導等渠道和環節,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和體系,用多種途徑去落實教育內容,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第四,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和探索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為同學增進交往、接觸社會、鍛煉能力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舞臺,以有利于他們個性心理的發展需要;第五,要為心理健康咨詢創造軟硬件條件,諸如設立心理咨詢中心,配備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品德高尚的專、兼職教育人員,完善各種服務設施等。建立和完善各種信息服務網絡,從各個渠道收集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并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治療。
2.4優化社會環境
優化社會環境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要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原理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第二就是為步入社會的青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就業環境,環節青年人的生活壓力。但是要做到這些需要政府部門的等多方面努力,在這只做簡要論述。
2.5制定完備的身心課程方案,引導學生進行身心訓練
在制定課程方案時,要考慮到不同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和接受程度,課程設計應配合其他教學任務,而且要對學生學習身心健康教育的課程成績進行量化考核。
三、結語
學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環境,也是培養大學生成才的學習基地,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塑造和思想的發展肩負重要的責任。預防和治療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方面已經上升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各方各面通力配合,常抓不懈,加大監管力度,形成聯動機制,營造出有利于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氛圍和環境,努力敦促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黃希庭,鄭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2-13.
[2]邱遠.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關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27(12):1637-1641.
[3]樊富民,王建中.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33-34.
[4]胡小軍.體育鍛煉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體育學刊,2017,15(4):73-75.
[5]王德才.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56-57.
[6]樊富珉.大學生心理素質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