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秀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顯著提升了外語教學的實用性、趣味性,同時給外語教師帶來新的挑戰。本文旨在分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英語語音教學現狀,從多元化教學內容、多元化教學方式和多元化教學手段三個維度,提出改進英語語音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多元化;高職;英語語音;教學研究
一、概述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A. C. Gimson 認為“To speak any language a person must know nearly 100% of its phonetics, while only 50-90% of its grammar and 1% of the vocabulary may be sufficient.”(學習任何語言我們都必須掌握該語言的全部語音知識,而只需掌握50-90%的語法知識及1%的詞匯量就足夠了。)可見,語音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要想學好英語,語音必須過關。
二、英語語音教學現狀
以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英語語音》課程是針對英語教育和應用英語專業學生在大一上期和下期開設的一門專業技能必修課,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語音知識、英語語音發音規則,熟悉英語語音中的弱讀、連讀等發音技巧。可以說,英語語音課程在高職專業人才培養和求職就業中占重要地位。標準的語音語調是英語專業學生成功地進行語言交際的基礎,更是其應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1)調研
為真實地了解學生的語音基本情況,在大一第一節課,通過問卷和口試兩種方式,采用“一對一”形式,5分鐘/人,進行英語語音現狀調查。問卷主要集中在語音學習背景調查、語音基礎知識能力測試和擬提高部分設計。口試是通過口頭自我介紹和認讀,客觀真實地反應出學生的英語語音問題和現狀。
(2)現狀
85%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沒有經過系統專業語音學習,部分學生連元音、輔音都分不清,更不要說認讀音標;語音基礎知識薄弱,對常見的-ed和-s尾音的發音困難較大,對語音規則不熟悉;錯誤性習慣發音和地方音明顯,缺乏發音技巧,特別是在尾音和濁化等問題上錯誤明顯;未分辨重讀和弱讀,導致整體重讀現象,使發音整體生硬、不地道。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英語語音的學習。
三、多元化在語音教學中的應用
多元化是指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包括教學內容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1)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準確把握語音語調教學的整體脈絡,統籌教學過程是創新策略的前提條件。授課前反復思考,制定出學期教學計劃,避免教學的隨意性。教師作為課堂設計者,要積極發揮能動作用,一方面堅持不斷學習,優化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不斷查閱最新文獻資料,了解最新課程改革建設動向,為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提供可靠依據。
著名語言學家劉潤清早在2014年提出,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達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英語教學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占有者和提供者,而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從God變成Guide,從Sage on the stage變成Guide on the side,從teacher變成helper、councilor、facilitator等。教師要熟悉學習內容,了解學習者的特征(性格、認知方式、學習方法、學習目的),在特定階段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視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的個性化。大數據背景下,教師的備課量不會減少,反而會在思維范圍上加寬,內容也會多種多樣、千差萬別。
針對高職高專學生實際情況和未來就業方向,本著“實用、夠用”原則,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節選《英語語音學》部分內容進行學習,突出重點和難點,注重發音規則的積累和單詞連讀、吞音、失去爆破等導致單詞標準發音變化的音調現象的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起英語語音語調學習的整體框架。此外,結合學生就業方向,以小學三年級至小學六年級英語教材為主,輔以大學英語四級常用詞匯作為實訓教材。淡化理論知識講解,注重學生實操訓練。
(2)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顯著提升了英語學習的實用性、趣味性和針對性,特別是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為英語語音教學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新路徑。
“Internet+與英語語音教學”能很好地為學生英語語音學習創設多元化環境。Internet+是以互聯網為平臺,與手機應用相結合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通過互聯網手機客戶端下載Apps應用軟件進行英語在線學習、評估,從而提高學習者學習效果。與傳統英語學習不同,這些應用軟件如英語流利說、百詞斬、大耳朵英語、BBC等,能很好地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有機結合,并且各有側重,里面內容豐富,難度有劃分,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進行學習,而且每天都會有提醒和學習記錄,可以更好地督促學習者堅持學習,完成后還會有及時評價,學習者可以根據分數進行下一關或重新挑戰。與傳統死記硬背相比,這些Apps因其趣味性而深受學習者歡迎,也成為外語教師的助手督促學生進行課外學習。
例如,語音教學初級階段強化“影子跟讀”訓練學生發音,學生需要進行大量地訓練,從而掌握發音的技巧和規律。英語趣配音和英語流利說等能給1-2分鐘的短視頻配音,訓練學生英語語音語調辨別能力,并加以模仿訓練。這類APP里有著海量的不同難度、不同類別、不同時代的配音資源,隨意模仿,學生興趣盎然,配音完畢后把作品共享給教師,教師可以從中選擇優秀的和典型錯誤的進行課堂展示和糾錯。這種新型的自學方式有效地開辟了第二課堂,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一對一的答疑方式,優化反饋,提升教學效果。另外,配音活動同時也可以作為課程考核的內容之一,這也是高校課程改革“1+N”的考核模式中“N”的一個有力又有效的方式。
(3)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興趣,才有繼續堅持學習的動力。英語語音課如果只是一味的跟讀,肯定會大大削弱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教師要利用多元化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發音的節奏、重音、弱讀、連讀,幫助他們聽音、辨音,在學習過程中,自覺運用多種感官的參與,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積極利用多媒體、語音實驗室、藍墨云等智慧教學手段,根據教學需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境的多方面橫向聯系,及他們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四、結語
語音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也是衡量英語語言學習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之一。作為教師,應充分利用Internet+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打好語音基礎,培養自信心和積累愉快的成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自我實現。
【參考文獻】
[1] 倪錦君.慕課背景下的英語語音教學實踐研究[J].英語教師, 2019,19(07):21-24.
[2] Brophy, J.& Good, T. (1974).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