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懿萱 唐欣悅
(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常熟 215500)
長期以來,人們對紅色文化的概念眾說紛紜,但近幾年來,學界對紅色文化的界定更為明確。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目前的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及其載體,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寶貴財富。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是紅色文化的核心,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其根本特征。
紅色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科學性,符合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規律。它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產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大力傳承與弘揚紅色文化所蘊含的革命精神,對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也促使各國各階層的思想與文化融會貫通,人們的價值觀的獨立性與差異性也越來越突出。而紅色文化根植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深厚沃土之中,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夠引導人們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尤其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
弘揚紅色文化對于當代青年克服困難,一路前行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將紅色文化在當代青年中普及發展,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他們思想態度的深刻性與文化道德素養,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與社會責任感。紅色文化同時也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的濃縮與精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它應當成為當今社會價值取向的主流。
在進行紅色文化傳播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大量問題。我國擁有極其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然而很多文化遺址和革命老區的保護和開發方式單一,缺乏各部門資金和技術上的保護;很多商家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把紅色文化作為商業促銷的噱頭;許多影視作品夸大事實,脫離紅色文化的本質,一味獵奇惡搞,將收視率作為首要標準,只能看出其作品里的庸俗。這些所謂弘揚紅色文化的行為并沒有真正深入挖掘它所蘊含的紅色精神,也并未真正起到傳播與發展紅色文化的作用。
而紅色文化藝術作品的創作也大多簡單相似,沒有獨特而創新的作品將紅色文化根深蒂固到人們心里,給人們的心靈帶來震撼。為了增強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我們需要駐足本土,放眼世界,吸取外來文化的精髓,祛除本土文化的糟粕,積極建立開放包容的文化圈,主動參與國際文化交流與競爭,讓紅色文化走向世界。
隨著全民娛樂的興起和通訊傳播技術的日益成熟,當前網絡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媒體傳播已經因為渠道單一、空間有限、內容形式乏味、與接受者缺乏互動性而逐漸被大眾淘汰,與此同時,新媒體以其實時、便捷、多元、高效等優勢,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局限,其中,微視頻已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是應用最為廣泛、最受歡迎的諸多傳播形式的一種,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趣味性,能夠成為紅色文化傳播強有力的工具和手段。當代青年思想前衛,能夠接受多種多樣的事物,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見解。而紅色文化的多元化發展需要注入新鮮血液與活力,將其與時代接軌,以現代人尤其是當代青年所喜愛的形式加以創造,呈現在更多人面前。
將紅色文化與微視頻二者相結合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可以通過再現歷史經典場面,全方位、多角度、立體性地展現紅色革命歷史,讓群眾感受到革命英雄的無私大愛和那段熱血歲月的激昂憤慨;可以將微視頻與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展覽館等地方有效結合,給大家回顧已經逐漸被淡忘的歷史,讓人們在緬懷先烈的同時,汲取力量,砥礪前行。我們項目的創新之處就在于以德語為媒介,以微視頻為傳播方式,用新型科技手段引導中國青年了解承載著革命精神的紅色文化的同時,也將紅色文化傳向世界;讓當代青年在感受德語奇妙的同時,更加對紅色文化肅然起敬。
紅色文化微傳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能夠見微知著,以飽滿的人物形象和內容設計將紅色文化的正能量傳遞給大眾,增強紅色形象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微視頻傳播范圍廣,影響力大,有利于提高受眾的紅色文化信息獲取程度。
同時紅色文化微傳播也有利于克服歷史虛無主義帶來的負面影響。國內外敵對勢力常常抹黑歷史英雄人物,戲說歷史,編造或歪曲歷史事實,對為中國大業英勇犧牲、無私奉獻的英烈挑刺、丑化。這些行為對當代青年接受正確的紅色文化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它否定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削弱民族認同感,質疑黨的領導的正確性。因此,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紅色文化要將微傳播進行到底。
紅色文化微傳播還有利于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使紅色文化更加容易被民眾接受,通過還原歷史經典場面將民族精神深深刻進群眾心中,喚醒民族使命感,解答群眾對于紅色文化存在的困惑與不解,將高層次的文化體驗變得接地氣,讓更多人受到紅色文化的啟發。
紅色文化微傳播能有效提高群眾的參與度,讓大家有機會積極抒發自己對于紅色文化的理解、認知與感悟,在歷史與現實的對比中感恩前輩們的付出,珍惜當下的生活,了解中國共產黨地位確立的合理性與必然性,讓更多人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正確面對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紅色文化微傳播還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紅色文化的創作者、發行者與消費者在參與紅色文化的過程中既接受著紅色文化的影響,也在不斷推動著社會經濟的活性發展;紅色革命基地的旅游行業也帶動了當地消費與經濟水平的發展。
紅色文化微傳播能夠推動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文化影響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認同感,吸引各國的人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現代文化的精粹。有助于中國國際地位和文化影響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