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躍 陳 智
(江蘇大學,江蘇鎮江 212013)
在2017年中國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已經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新的歷史發展方位。新時代就要有新要求,就要有新作為,同時新時代需要新人才,需要更多全方位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中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速度較快,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處于人才培養的關鍵期,而中學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主力軍對于人才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其地位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同時對于教師隊伍的建設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中學教師即是處于初中、高中階段教學的教師,當代中學教師必須對時代有一個清晰地把握和認知,對于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向有明確的定位。在中學階段,教師除了教導學生掌握基礎的課程知識以外,還要幫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較好地承擔起“領路人”“引導者”的角色。社會地位意即在社會上所處的位置,其中包含經濟地位,政治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和對教師的評價。對于中學教師而言,其工資待遇,享有的法律權利以及社會人的評價均是教師社會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古至今,尊師重教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古代,教師便是備受推崇的職業。在當今社會,教師的社會地位呈現出區域不平衡的特點,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區域,教師的社會地位有一定差異,有待進一步完善與提高。雖然法律規定要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但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政策落實不到位,實際提升水平不高;對于職業本身而言,很多人甚至是師范專業畢業的學生不愿意從事教師職業,出現培養目標與實際脫軌的現象;家長及社會媒體對于教師評價參差不齊,容易誤導大眾輿論走向,將錯誤簡單粗暴地歸結為教師的原因,以偏概全的現象常有發生;學生對于教師的態度未能達到期望的標準,甚至會發生沖突與爭執,對于教學活動的展開與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阻礙作用等都是教師社會地位所面臨的問題。
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教師社會地位的根本原因,教師的社會地位呈現出區域不平衡的特點,總體上呈現出經濟發達地區教師社會地位高,反之則相對較低的趨勢。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區域,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有一定差異。在經濟收入相對落后的區域,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對于教育的投資力度不足,從而導致教師的工資待遇相對薄弱,經濟地位較低。
社會輿論借助于各路社會媒體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進行廣泛傳播,但是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這也給網絡輿論的管理帶來巨大的困難,因此亂象頻生。錯誤輿論的廣泛傳播容易對大眾的價值觀念產生錯誤的引導,很有可能將一位教師的錯誤上升為對整個教師隊伍的抨擊。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職業更加趨于多元化,教師職業的神圣性有所降低,人們對于教師的尊重程度有待提高,尊師重教的觀念也有待進一步強化。對于教師的尊重程度不足,嚴重影響教師的社會地位。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其社會地位的水平及其受尊重的程度。教師的素質包含專業素養與師德兩方面。專業素養即教師對于學科知識的宏觀把握與細節的理解,及其成為一名教師所必備的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儲備;師德即教師的自身修養與思想道德素質。一些教師缺乏為人師表的道德風范,專業的基礎知識儲備與師范技能不扎實,其專業性得不到大眾認可,從而導致教師社會地位難以提升。
4.1.1 國家可以適當增加對于欠發達地區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改善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加強對于不同地區、學校的監督力度,確保各方面的教育政策以及法律規定落到實處,并且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提升教師經濟地位。
4.1.2 適當提高教師職業準入門檻,實行嚴格的教師考核制度,對于未經受過專業的師范教育的學生,可以進行入職培訓,使其成為更加合格的教師。
4.1.3 國家加強對于互聯網絡的管理,著力治理互聯網的亂象,降低錯傳、誤傳現象的頻率,減輕錯誤的社會輿論對于大眾的誤導。
4.2.1 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一方面,社會成員要對教師職位認可,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尤其是學生家長,更應該積極主動地進行配合,家校一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拓寬社會、學校與家庭等各方的溝通渠道,加強互相的溝通與了解,深入了解各方需求,暢通教師與社會各界交流的渠道。
4.2.2 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在新時代背景之下,這項優良的傳統美德更是需要我們繼續發揚光大。可以通過組織召開講座,座談會,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宣傳尊師重教,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社會的價值觀。
4.3.1 教師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與教師技能,自身能力的提高是獲得尊重的基礎與關鍵。每位教師不僅要掌握課程的專業知識,還要著力探討授課技巧,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職,盡力教好每一位學生。最大程度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課堂的投入度,同時將教師通識知識,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融會貫通,讓同學們真正喜歡課堂,喜歡教師;
4.3.2 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提升現代信息技術水平。在新時代的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師的信息化水平也即將成為評價教師專業水平的重要指標,現代教師應能夠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方法,使得形式更好為所教內容服務,極大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4.3.3 教師注重自身師德的培養,為人師表,就應該以身作則,要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和高尚的品德,以實際行動展現自身的道德風范。
在新時代背景之下,教師承擔著培養新時代人才的主要任務,是他們的“領路人”,教師的社會地位,關乎教育事業的發展,關乎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