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笑村
(甘肅省草原技術推廣總站,甘肅 蘭州 730010)
經長期自然選擇與馴化,形成了牦牛、藏羊等高原畜種,二者均具有抗逆性強、耐粗飼等特點,不僅能適應高海拔、低氣壓、空氣含氧量低的高寒多變氣候條件,且具有良好的攀爬高山陡坡的能力[1-3],對高寒草甸、草原區矮草和灌叢草地等的采食利用能力較好,但其個體相對較小,成熟晚,生長緩慢,飼養周期長,均為單胎單羔(犢),生產性能低[4],適合以放牧為主的粗放經營,不適應以集約化規模生產為特征的現代畜牧業生產方式。因此要提升牧區草地畜牧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和效益,需突破牧區草食家畜品種改良這一瓶頸,在保留其抗逆性強,耐粗飼等優良特性基礎上,顯著提高牦牛和藏羊的個體重、生長速度、舍飼性能,尤其藏羊的多胎性,適應當前草地畜牧業向舍飼、半舍飼集約化規模生產發展的需要,顯著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益,促進草地畜牧業生產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高寒牧區由于受高海拔(3000m以上)、寒冷、缺氧、多變的氣候條件限制,引入育成優良品種大都不適應當地的生態氣候條件和傳統的放牧生產方式,發病、死亡率高,繁殖力下降[5]。因此高寒地區綿羊品種改良只能以藏羊為基礎進行雜交改良,利用小尾寒羊、湖羊和陶賽特等地方良種和引進品種凍精,通過人工受精生產雜種羊,或引進高寒牧區周邊F1或F2 代小尾寒羊和湖羊的雜種母羊,與當地藏公羊生產三元雜種羊,在提高雜種后代多胎性、生長速度和個體重的同時,充分利用藏羊抗逆性強,耐粗飼的優良特性。
在天祝縣抓喜秀龍鄉南泥溝村連續進行了3年(2013~2015年)的跟蹤測定,測定了從周邊農區引進的寒×蒙(小尾寒羊♂×蒙古羊♀)雜種母羊,及其與當地藏公羊生產的三元雜種羔羊對高寒氣候條件的適應性、生長性能、體尺指標和多胎性等,歸納總結了高寒區雜種肉羊繁育生產的飼養管理措施。
2012年南泥溝村一牧戶先后從周邊半農半牧區引進10只寒×蒙(小尾寒羊♂×蒙古羊♀)雜種育成母羊,采用放牧加補飼方式進行飼養,因重視日常飼養管理和補飼,母羊生長發育和放牧、生產情況都很正常,引進母羊與藏公羊雜交,母羊繁殖率和雙羔率均達到100%。
引進母羊與藏公羊雜交,生產的藏寒蒙雜種羔羊生長速度快,雖然公、母羔羊平均個體初生重較當地藏羊低13.96%,但3月齡斷奶重、6月齡體重、周歲體重分別較當地藏羊提高4.46%、14.54%和19.55%,其中1月齡、2月齡和6月齡體高、體長和胸圍等指標也明顯高于群內同齡藏羔羊(體重、體尺比較見表1和表2)。

表1 藏×寒×蒙F1代羔羊體重測定

表2 藏×寒×蒙F1代羔羊體尺測定
當地藏公羊與引進寒蒙雜種母羊生產的12只藏×寒×蒙F1代母羊,頭胎共產羔21只,其中有1只產3羔,7只產雙羔,4只單羔,多胎率達66.67%,繁殖率達175%。因此用藏羊與引進品種的二元或三元雜種羊組建基礎群,從中選育具多胎性,生長快且抗逆性強,適宜在高寒區放牧生產的肉羊品種,是高寒區肉羊品種改良的選項之一。
本次調查測定對象為引進的寒蒙雜種母羊,因重視日常飼養管理和補飼,不僅引進母羊的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得以正常發揮,其與藏公羊雜交F1代母羊的多胎性也得以很好的遺傳和表現,多胎率達66.67%,繁殖率達175%,因多胎羔羊個體平均初生重較低、但其2月齡斷奶重、6月齡體重、周歲體重均較當地藏羊高,具有明顯的生長優勢。同村兩戶2015年引進純種小尾寒羊飼養,因飼養管理粗放,尤其冬春季補飼條件和管理措施不配套,小尾寒羊發病率較高,生長緩慢,最終全部出欄淘汰。牧民改變傳統粗放的藏羊生產管理模式,完善棚圈等冬春季保暖設施,加強和規范改良母羊補飼措施,通過精細化、規范化飼養管理,在高寒地區繁育生產多胎羊,尤其雜種母羊是可行的,可顯著提高養羊業的經濟效益。
總結牧戶在高寒區成功養殖雜種肉羊經驗,生產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配套棚圈等冷季保暖設施,做好冷季暖棚的通風換氣工作。二是采用放牧與補飼相結合的飼養管理方式,尤其冷季、母羊妊娠期和哺乳期應加強補飼,提供營養全面、精粗飼料搭配合理的補飼料及補飼方案,定時定量,做到四季營養均衡供應。三是做好獸醫衛生防疫和養殖環境清潔工作,有效預防羊疫病和疾病的發生。四是加強母羊產羔期的接羔、保暖和羔羊培育工作,提高羔羊成活率。五是建設必要的飼草料基地,儲備充足的優質青干草,精料補充料(或儲備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食鹽、鈣和磷等礦物添加劑)。六是做好精、粗飼料的加工調制,做到粗飼料粉碎,精飼料配方利用,提高精粗飼料利用率和補飼效果。
湖羊作為我國優良的綿羊品種,在多胎性和哺乳能力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表現,且肉質細嫩,適應性廣[6],目前已成功引進并在甘肅進行大面積推廣。在高寒區也可嘗試引進湖羊及其雜種母羊,與藏公羊雜交,從中選育具多胎性,生長快且抗逆性強,適宜放牧生產的肉羊品種。
采用放牧加補飼方式,寒×蒙雜種母羊在高寒區能正常生長、繁殖和放牧,能保持多胎性;引進母羊與藏公羊雜交,藏×寒×蒙雜種羔羊平均個體初生重較當地藏羊低13.96%,但3月齡斷奶重、6月齡體重、周歲體重分別較當地藏羊提高4.46%、14.54%和19.55%,生長速度快,其1月齡、2月齡和6月齡體高、體長和胸圍等指標也明顯高于同齡藏羔羊;藏×寒×蒙F1代雜種母羊多胎率達66.67%,繁殖率達175%;用藏羊與引進品種的二元或三元雜種羊組建基礎群,從中選育具多胎性,生長快且抗逆性強,適宜在高寒區放牧生產的肉羊品種,是高寒區肉羊品種改良的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