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發布,助推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新時代呼喚新作為,出版機構要在提供教育服務的同時,做好對產品的規劃、內容資源的研發以及盈利模式的重構,深耕教育信息化領域,打造數字教育出版的主陣地。
【關 ?鍵 ?詞】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數字教育出版;發展;對策
【作者單位】張丹,齊齊哈爾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究蒲袠I務費科研項目(135309333)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23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23.011
“十二五”以來,國家開始將更多著力點集中在信息化建設上,“三通兩平臺”正是該時期所取得的成就,為教育信息化提供支持。進入到“十三五”的攻堅階段,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涨?,目前已達千億元級別,市場參與者眾多、跨界主體多,以教育出版為核心的各大出版機構也投身其中。2018年4月,教育部結合教育信息化的實際情況,印發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即《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該計劃的推出,標志著教育信息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焦點,各大出版機構肩負使命,數字教育出版的探索成為根本方向。
一、數字出版的概念與時代背景
21世紀,移動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逐漸成為人們生活和學習的必需品,各類數字終端不斷涌現。數字終端不再以通信為主,集成了更多功能,包括音頻播放、視頻播放、文字呈現、圖片展示等,也成為傳播數字出版內容的主要載體,催生了新媒體出版形式,即數字出版。數字出版建立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流媒體技術等高新技術基礎之上,綜合運用數字化技術給出版業帶來更多選擇,有利于其打造新型出版產品。
數字出版的形式有別于傳統出版,出版全過程所有信息都是以統一二進制代碼的數字化形式存儲于磁盤等媒介當中,信息的處理和接受的過程都借助計算機和數字終端設備來實現,出版內容的直觀符號也都需要數字化的形式來完成存儲、呈現和傳播。我國的數字出版起步較晚,發展時間短,但發展較快,開始全面向數字出版領域進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開發了電子音像、平臺服務和移動學習等教育類產品。對于傳統出版機構而言,在新時代面對新媒體的沖擊,數字出版是必由之路。特別是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之后,以教育為出版核心的出版機構,要準確定位自身的發展路徑,依據現實需求,尋求出版方向,以數字教育出版模式的打造步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
二、數字教育出版的發展現狀
教育信息化2.0時代,出版機構正積極嘗試和探索數字教育出版,并開發出諸多優質數字教育產品。但出版機構要真正邁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還要克服內容資源不足、技術水平不高以及盈利模式不成熟等問題。
1.數字教育出版市場現狀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數字教育出版成為傳統出版機構探索的新思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逐步滲透與融合,數字教育出版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數字教育市場規模達到1192億元,在線人數規模為7227萬人。2018年,數字教育市場規模突破2046億元,用戶規模也達到1.3億人。龐大的市場規模,為出版社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也成為傳統出版社向數字出版轉型的強大助推力。數字教育出版市場環境的逐步改善,使得數字教育出版的主體也在積極嘗試開發新的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2.數字教育出版內容現狀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其中,“一大”目標是“互聯網+教育”大平臺,這也成為出版機構在新時代探索的重要方向。目前,雖然出版機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當前所開發出來的內容產品已取得一定成效,具體包括數字教材、在線課程、在線學習資源和在線學習平臺等。
(1)數字教材。數字教材的出現,更新了傳統紙質教材的出版模式,是以教育出版為核心的出版機構探索數字化出版的關鍵?,F階段,數字教材已越過第二代,在第三代數字教材開發上不斷探索,逐漸形成特色的發展模式。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為例,其已開發第三代人教版數字教材,利用互聯網、數字媒體、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打造全新的教輔產品,在數字教材的應用實踐上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產品體驗較好。
(2)在線課程。在線課程打破了傳統課程時間和空間層面的限制,授課內容被制作成數字化形態并上傳到互聯網中。由于在線課程的使用便捷性和內容資源的豐富性,其快速得以普及,并成為數字教育出版的一種典型形態。目前,很多出版機構都在嘗試在線課程的建設,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人教微課”,就是在線教育課程開發的成果。
(3)在線學習資源。傳統教科書和教輔材料方面,我國的實踐已有幾十年經驗,內容體系相對完善,經驗較為成熟。進入到教育信息化2.0時代,“互聯網+教育”逐漸成為主流的發展模式,內容上實現了根本性的變化。相比傳統教科書和教輔材料,許多出版機構開始嘗試使用數字化的資源來解決個體需求和總體資源之間的矛盾。
(4)在線學習平臺。在線學習平臺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出版機構的又一次全新嘗試,也是新時期數字教育出版的主要形態。在線學習平臺依托網絡平臺的優勢,能從根本上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達成交互式的學習目標,使得學習者可以獲取更多的課程內容。如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移動學習平臺的建設,就包括多個APP的開發,每一個APP當中都包含不同的學習內容,如人教點讀APP、人教口語APP、標準日本語APP等。雖然不同學習平臺的內容有所差異,但核心都是服務于學生的個體發展,把握數字教育出版的核心目標。
三、數字教育出版的困境
在數字教育出版熱的背后,也有不少從業者進行冷思考。雖然數字教育出版是一塊大蛋糕,極具誘惑,但想要從中分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1.內容資源難以整合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互聯網對教育出版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遠不止工具層面提升效率那么簡單。目前,數字化教育出版雖然已經取得成效,開發出一些優質產品,但內容資源方面的整合依舊陷入困境。出版的核心就是以聚合為主,如何將出版素材聚合,給用戶以絕佳的體驗,成為出版人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全面推進數字教育出版發展的今天,發揮內容聚合優勢十分關鍵。
2.技術水平亟待提升
數字教育出版的發展,應用場景的搭建十分關鍵,構成應用場景的核心則是數字教育技術要達到一定要求。雖然教育信息化2.0時代為“互聯網+教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平臺,但在技術支撐上還需要出版機構和相關單位多加努力。如數字教材的開發、移動教育平臺的構建等,如何實現技術水平的提升,成為擺在出版人面前的一大難題。
3.盈利模式尚不明朗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盡管數字教育出版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始終要面臨盈利模式不斷完善的問題。從目前的實施效果來看,出版機構的數字教育出版盈利模式仍不夠清晰,大多處于摸索和檢驗的階段,這種情況下很難助推數字教育出版走向成熟。上下游資源整合、跨界合作等清晰的盈利模式,是未來數字教育出版亟須解決的問題。
四、數字教育出版的對策
基于教育信息化2.0時代對數字教育出版現狀展開的分析,數字教育市場規模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內容也不斷得到豐富。但數字教育出版在快速的發展中同樣陷入發展困境,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適應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要求。
1.重新架構知識結構
針對內容資源難以整合的難題,重新架構知識結構可以出一份力。教育信息化2.0時代,出版機構要緊密團結在一起,以融合、發展和共贏為前提條件,擁抱這一歷史性的變化。我國在教育出版領域的探索已取得不少成果,出版機構積極在運營模式、技術集成、產業運營等多層面尋求創新發展,旨在打造數字教育出版行業的發展新格局。出版機構需要充分發揮現有優勢,與其他機構尋求合作,打造數字教育出版新內容。如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與英騰教育開展合作,打造藥師在線教育平臺,平臺一經推出便引起市場的強烈反響??梢?,重新架構知識結構,可對優質信息進行全面解讀和整合,為數字教育出版的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2.合作開展創新性研發
數字教育出版依賴技術的創新。對于出版機構而言,數字教育出版要從內外兩個角度提高技術水平。從內部角度來看,出版機構要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鼓勵編輯接觸和學習新技術,大膽創新、求變,使得數字教育技術達到普遍使用的目標,克服傳統出版單位發展框架的制約,開發更多優質的數字化產品。只有內部對數字教育出版的認同度提高,愿意嘗試接觸更多的技術內容,才能夠為出版機構的數字化出版實踐提供助力。從外部角度來看,內容與技術的深度融合是出版機構需要探索的方向,出版機構要積極與數字技術企業開展合作,彌補自身技術水平的不足,達成創新性研發的目標,打造更多優質的數字教育出版產品。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與科大訊飛簽訂戰略協議,雙方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在技術、資源、資金以及人才方面的全面整合。內外協同開展創新性研發,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數字教育出版的重要選擇。
3.布局數字教育出版生態鏈
盈利模式不明朗限制了數字教育出版的健康發展。為解決該問題,布局數字教育出版生態鏈是可行性解決方案。結合《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趨勢報告》中的內容,“內容+機會”的教育新生態是未來數字教育的必然方向,輸出知識和輸出機會的融合十分關鍵。從百度教育事業部的做法來看,應充分整合上下游資源,為用戶打造高質量、綜合性的服務。學科網也借鑒該做法,積極與學校、個人和出版機構展開合作,整合內部資源,以提供服務的方式進行收費,開創了清晰的盈利模式。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跨界合作的模式,將數字教育出版的產業鏈條和觸角延伸到線下,通過與實體教育機構的合作,推廣針對性的教輔產品,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些都是數字教育出版生態鏈構成的成功實踐,線上線下的融合與延伸、跨界合作,都將成為數字教育出版未來的發展方向。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發布,使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空間得到拓展,這給出版機構以全新的發展環境,也為數字教育出版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林雪. 教育信息化2.0時代對數字教育出版的幾點思考 [J]. 出版參考,2018(11):37-39.
[2]《中國教育報》助推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教學變革——人民教育出版社成功舉辦第三屆全國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研討會 [EB/OL]. (2018-09-10)[2019-06-17]. http://www. sohu. com/a/252967337_821052.
[3]共建數字教材新生態 共促數字出版新發展——“人教數字出版工作會·2019”成功召開[EB/OL]. (2019-03-20)[2019-05-25]. https://edu. qq. com/a/20190320/006589. htm.
[4]柯清超. 教育信息化2.0的數字資源觀與發展對策[N]. 中國教育報,2018-09-03.
[5]「學思平治」李建臣:數字文明下的教育與出版 [EB/OL]. ?(2017-01-25)[2019-05-25]. http://www. sohu. com/a/125152923_188245.
[6]王勇安,張弓鳴. 融合發展環境下教育出版業態的系統創新[J]. 出版參考,2019(3):38-42.
[7]于俊杰. 數字化教育為出版社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 傳播與版權,2019(2):143-145.
[8]廖小剛,陳琳. 高校出版社數字出版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對策[J]. 中國編輯,2018(11):56-62.
[9]楊惠龍. 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與融合發展的實踐探討——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為例[J]. 出版廣角,2018(19):23-25.
[10]顏小虎. 傳統教育出版企業如何布局數字教育出版市場——以華語教學出版社為例[J]. 出版廣角,2018(19):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