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潔 陳艷 劉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運動健身的行列,但由于缺乏科學正確的指導,運動不當導致的損傷也隨之而來。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集娛樂性和鍛煉性于一體、大眾喜聞樂見的全身性體育運動項目,球小而速度快,是當今世界速度最快的球類運動。因其基本不與他人發生肢體接觸,所以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一項運動。
不過,羽毛球并非無風險運動。作為持拍類運動的一種,羽毛球可歸類為眼外傷高風險運動。在臨床實踐中,我們遇到過不少在羽毛球運動中眼睛被打傷的患者。據筆者臨床觀察,羽毛球運動是眼外傷發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近5年,我們收治相關患者150余例,其中約一半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嚴重者發生永久性視力損害。廣大羽毛球運動愛好者在從事這一體育活動時,要注意眼外傷的預防。
1.雙打
在我們的病例中,雙打與單打發生眼外傷的比例約為7:1。由于場地面積所限,雙打時場上隊員數量增加而相互之間距離縮短,相互碰撞的機會增加。單打時雙方隊員隔網對陣,僅存在被球擊傷的風險;而雙打時隊員位于同一場地,增加了被隊友球拍擊傷的風險。球拍沖擊力大,會導致比球擊傷更嚴重的眼外傷。
2.前場隊員回頭
在我們的病例中,約80%左右為雙打中前場隊員回頭導致自己被打傷。“雙打回頭”是一個應該嚴格避免的不規范動作,由于很多業余愛好者未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常在運動中無意識地做出這類不規范動作,導致眼外傷。第二位多見的原因是網前扣殺,一般在距離過近來不及躲閃的情況下發生。雙打中前場隊員處于最高風險的位置,既有可能被對手的球打傷,也有可能被隊友的球或球拍打傷,可謂“腹背受敵”。
3.不專業、運動年限短
在我們的病例中,70%的受傷者和80%的致傷者未接受過專業指導,致傷者的運動年限往往較短。未經專業指導,打球時往往更加隨意,甚至不按規則進行,容易把他人打傷。
4.眼外傷風險知曉率低,無人采取眼外傷防護措施
我們的問卷調查顯示,有50%的受傷者知道羽毛球屬于眼外傷高風險運動,但并無—人在運動時采取任何防護措施。防護意識淡薄和保護措施缺失也是導致此類眼外傷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1.戴專用防護眼鏡
90%的此類眼外傷屬于可預防之列,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是最佳選擇,特別是非專業的運動愛好者。專用防護眼鏡強度高,能夠對脆弱的眼睛提供有效保護,防止球或球拍直接擊傷眼睛。
2.矯正視力,首選隱形眼鏡
業余羽毛球愛好者中不乏合并近視、遠視、散光等裸眼視力不好的人,此類人群如果不進行視力矯正,必然導致反應速度減慢、球場表現不佳,同時也會增加受傷風險。因此,這類運動愛好者應將視力矯正至最佳。在矯正視力的方式中,可以選擇角膜接觸鏡(即隱形眼鏡),不宜戴普通框架眼鏡,因為戴框架眼鏡可能因鏡片碎裂而增加開放性眼外傷(眼球被劃破)的風險。我們遇到的4例眼球開放傷均為鏡片劃傷所致。
3.接受專業指導
羽毛球愛好者應接受基本的專業指導,提高動作規范性和運動水平,防范包括眼外傷在內的各類傷害事件。
4.選熟悉的搭檔
雙打更具趣味性,運動量相對小,更受歡迎,但需要兩名隊員默契配合。但在運動中,因找不到適宜搭檔而“臨時組隊”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缺乏相互了解和配合,彼此之間沒有默契,身體沖撞等傷害的發生風險大幅增加。
5.光線適宜,正規打球
正規室內場館符合運動所需的要求,是比較適宜的運動場所。如果在室外打球,建議對光線照明情況給予特別注意,既不要在過強的陽光下打球,也不要在光線暗淡的晚間打球,避免因光線不好、看不清而增加受傷風險。不要采用2人單打和4人雙打以外的其他非正規打法。在我們的病例中,有過1位成人與多位兒童對打及6名成年人同時上場打球而發生眼外傷的情況。在有限的場地內,上場人數過多必定會增加受傷風險。此外,不要在路邊等公共空間打球,以防傷及路人等情況的發生。
6.高風險人群慎重參與
一只眼失明或視力嚴重減退者,不宜參與此類眼外傷高風險運動。其他高風險人群還包括:①內眼手術后患者,如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切除術等;②屈光手術后患者,如接受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等;③眼部及全身疾病導致眼球壁薄弱者,如角膜鞏膜葡萄腫、角膜鞏膜變性類疾病、眼球破裂傷縫合術后等;④其他眼病,如病理性近視等。以上幾類患者應慎重參與羽毛球運動,如果在充分了解眼外傷風險的情況下仍希望參與此項運動,運動時應進行有效的眼部防護。
打羽毛球不當,眼睛“很受傷”
對60例羽毛球運動中眼睛受傷患者的研究發現:①右眼受傷者32例,左眼受傷者28例。②單打受傷者8例,雙打受傷者52例,其中被隊友擊中致傷37例,被對手擊中致傷15例。③被球致傷者42例,全部為閉合性眼外傷;而球拍致傷者18例,閉合性眼外傷14例,開放性眼外傷(定義為眼球穿孔傷或眼球破裂傷)4例。④研究中有受傷前后視力比較結果者53例,對其進行隨訪2個月至6.5年,視力變化以受傷者末次隨訪最佳矯正視力與受傷前最佳矯正視力比較獲得,視力無變化者29例,視力下降者24例,其中11例傷后不再繼續參與羽毛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