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岳
當你想說服一個人時,避免指責不只是一個策略,更是一個核心技術——你得認真找到對方的優點。這點,任正非有完美的示范。
從有限的資料來判斷,任正非在企業內部管理上是很嚴厲的,被他批評可能并不好受。在企業管理上,這沒有問題。但在對外談判中,對方相當強大,嚴厲指責就是錯誤的。
任正非最近的對手是特朗普,他在采訪中對特朗普的評價卻很高:“我認為特朗普是偉大的總統,因為他把稅降下來了,這在一個民主國家是極其艱難的事情。歐洲為什么形成了福利社會?因為稅太重了。拼命工作,大多數錢都繳稅了,不如少干一點,在大街上喝兩杯咖啡,為什么要去干活呢?稅減下來以后是有利于產業發展的?!?/p>
降稅確實非常難,稱贊特朗普這點是適當的。特朗普又那么愛面子,喜歡自吹自擂,任正非真誠的夸獎會不會影響他?會的。
始終給對手一個臺階下,相信對方能夠改變,這是說服的藝術。
任正非的這次示范值得被我們記住,并在自己的溝通中使用。你未必有機會勸說美國總統,但是你的對手可能比美國總統更難說服。美國總統有更大利益時,或者一意孤行的成本過大時,可能瞬間會改變,但是你的家人、你的長輩可能就會跟你死磕到底。
仔細觀察,生活中有不少溝通高手,他們的批評都以贊美的形式出現,真誠且真實。我們應該努力掌握這個技術。特別是在工作當中,如果認為一件事或觀點是正確的、對人有益的,那么,我們在說服另一個人之前,應當相信他能夠改變。這樣能夠避免惡意的、攻擊性的、羞辱性的反效果溝通。
溝通的內核是事實與邏輯,但前提還是愛與溫暖。
(摘自《商界》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