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瑋瑋
(湖南科技學院傳媒學院 湖南 永州 425100)
零陵花鼓戲作為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反映了一百多年來零陵的文化氛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隨著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地方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弱化,本土藝術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零陵花鼓戲亟需保護和傳承。因此,我們要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傳播零陵花鼓戲,從而推動民間藝術多元化的傳承與發展。
零陵花鼓戲是由花鼓登和調子戲融合而形成的,是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最早的地花鼓表演形式到草戲臺演出再到城鎮的小劇場,零陵花鼓戲的演出形式在不斷完善。隨著電視、手機、網絡等媒體的高速發展,花鼓戲逐漸開始走向衰敗,觀看花鼓戲的人越來越少。這對花鼓戲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媒體可以為花鼓戲的傳播提供了新的載體,另一方面它又為花鼓戲的人際傳播產生了制約。
目前,偉光匯通公司將歷史文化古街——柳子街與文旅小鎮相結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零陵古城,通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帶動地方經濟增長。在一期建成古城的中央廣場位置,搭建了戲臺,定期會舉行零陵花鼓戲的演出活動,讓游客進入古城就能感受到獨特的地方文化。這些商演性質的活動,雖然對零陵花鼓戲的傳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時也導致花鼓戲逐漸娛樂化,脫離了地方民俗文化的本意,存在失真現象。
多媒體時代加速了城市現代化進程,現代文化讓人們的需求變得多元化,也讓我們開始擔心非物質文化的存亡。零陵花鼓戲原有的演出活動已難以吸引觀眾眼球,年輕人對花鼓戲的認知處于一個“不知其詳,不感興趣”的狀態,能夠哼唱出花鼓戲曲調的人更是少之又少?;ヂ摼W上,零陵花鼓戲的視頻寥寥無幾,相關資料的使用多為專家和學者。老年人是花鼓戲的主要受眾,但他們卻不太會使用網絡;年輕人熟練使用網絡,但他們卻對花鼓戲不感興趣。目前,零陵花鼓戲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當地青少年對這一地方文化也知之甚少,僅存于老一輩的記憶里。
當前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文化體現出“偶像”的特點。零陵花鼓戲是地方傳統文化的代表,但是其藝術表現形式難以迎合當前大眾的審美需求。在這個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年輕人更傾向于娛樂性、趣味性、偶像化的文藝作品。雖然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也存在一定的求知欲望,但是單一的傳播形式封閉了多角度了解零陵花鼓戲的入口。零陵花鼓戲由于唱詞落伍,內容較為陳舊,形式不夠新穎,人才匱乏,缺乏有規模的組織和固定的演出,導致花鼓戲的傳播面臨困境。
零陵花鼓戲的傳播,有助于實現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ü膽蜃鳛榱懔甑胤轿幕拇恚前l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基礎。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文化需求有了新的標準。花鼓戲需要求樂、求新,要保證藝術水準,具有欣賞價值?;ü膽蛟械哪J剑央y以滿足群眾對文化的多樣化需要?;ü膽虻膫鞑ヒWC影響力、形成特色,形成品牌?;ü膽蛞柚放苹顒?,順應民心,滿足民意,使花鼓戲更接地氣。
零陵花鼓戲是地方傳統文化的結晶,反映了零陵的文化內涵?;ü膽虻膫鞑ビ欣隗w現地方文化持續性、權威性、規?;榷喾N特點。將花鼓戲作為品牌來傳播城市形象,可以使城市形象與花鼓戲本身的品牌形象形成疊加效應。隨著品牌化的持續運作,城市形象也可以在花鼓戲傳播中持續加強?;ü膽虻膫鞑ビ欣诹懔旯懦菙U大知名度并產生影響力,在更大范圍獲得受眾的認可,形成持久影響力,發揮出多方面的價值[1]。
文化品牌的定位對零陵花鼓戲的發展具有戰略導向作用,是花鼓戲傳播策略研究的核心。品牌定位準確,可以為花鼓戲找到最佳的發展路徑,實現自身的壯大,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當前,雖然政府已經意識到花鼓戲品牌建立的重要性,也在采取有效措施借助文化創新推動花鼓戲品牌的發展,但是針對品牌文化建設缺少準確的定位,花鼓戲品牌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2]。
零陵花鼓戲傳播要保證效果,需要群眾的廣泛參與,這也是獲得品牌影響力的基礎。只有夯實群眾基礎,花鼓戲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由于零陵花鼓戲缺少創新內容和形式,沒有結合群眾的需要,群眾參與缺少主動性,傳播內容脫離群眾的實際生活,難以在群眾中產生影響力與號召力,出現“獨角戲”的現狀,難以實現品牌化。
零陵花鼓戲要體現時代主題,反映地域文化獨特的藝術性,反映群眾對精神文化多方面的需求,反映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花鼓戲品牌建設要以群眾為中心,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花鼓戲品牌活動。文化傳播要以精神導向為基礎,體現時代、地域、藝術等多方面的特色,要貼近時代、生活與群眾,實現審美價值與教育價值的統一,使花鼓戲具有人文內涵與美學價值。
零陵花鼓戲要實現創新,在策劃時就要明確目標,注重地方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利用,以保證群眾的廣泛參與。從中國當前的發展環境來看,國家非常重視地方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習主席在多個場合提出“文化自信”的觀點。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了民族精神,體現著民族凝聚力。傳統文化需要傳播和傳承。而文化自信的提出,指出了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花鼓戲的傳播,離不開路徑的選擇[3]。
在花鼓文化的發展中,要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要體現出民族精神、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認同及對自身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要提高公眾對地方傳統文化的認可,增強民族自豪感,推動民族文化的興盛發展。目前年輕人都比較喜歡流行文化,對零陵花鼓戲的傳承缺乏主動意識,花鼓戲面臨著發展困境。因此,在制定零陵花鼓戲傳播策略時,不僅要考慮花鼓戲本身的保護,還要關注花鼓戲賴以生存的環境,特別是人文環境,要有相應的措施。在當前全球化經濟一體的背景下,網絡文化快速發展,傳統優秀文化受到了多方面的沖擊。零陵花鼓戲的傳播有利于發揮傳統優秀文化的價值理念,有利于提升公眾的道德規范水準[4]。
零陵花鼓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代代傳承中,吸收了多種藝術的精華,整合了多種藝術元素,體現出綜合藝術特色。當前,花鼓戲要進行創新變革,要結合外部生態環境的變化。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居民的消費方式、消費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對于文化消費已從原有的從屬消費轉變為剛性需要。居民文化消費升級,更加注重質量,文化消費趨于多元化。當前花鼓戲難以滿足群眾對文化消費升級的需要,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多種要求?;ü膽蚬ぷ髡邞钊氲交鶎樱私馊罕姷男枨螅诓邉澲袑⒂袃r值的文化資源挖掘出來,提升文化作品的感染力,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唱詞,創新演出形式,以滿足群眾多層次、差異化的需求。
比如當年昆曲代表作《十五貫》的推出,拯救了一個劇種,使昆曲有了新的生機。越劇在上海成為代表劇種,和越劇主動適應上海市場、改良越劇密不可分。因此,零陵花鼓戲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應加以保護,進行保護性開發。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由于互聯網的滲入,花鼓戲可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利用微信、微博的優勢,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提升花鼓戲的傳播效應,擴大影響力。同時,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資源,豐富花鼓戲的形式,要根據群眾的需求,實現不同文化資源的整合,提高花鼓戲的影響力。在策劃中,要以特色文化為載體,準確定位,以吸引公眾的注意,保證傳播效果[5]。
首先,零陵花鼓戲的發展要注重創新,要以文化體制改革為依托,充分運用新媒體拓展花鼓戲的傳播渠道。地方政府應大力提升文化領域服務水平,清理整頓文化市場,推進花鼓戲產業化發展,提高政務服務質量與效率。其次,鼓勵社會資本在文化領域投資,推進花鼓戲的多元化發展。在當前融媒體成為發展趨勢的背景下,要實現不同產業資源在渠道、經營方面的深度融合,提升花鼓戲的競爭力。再次,要完善產業發展的金融扶持體系,為文化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創造條件?;ü膽虻陌l展需要政策上的扶持,要有配套的文化保護體制,在資金方面要有財稅方面的支持。建議設立投融資平臺,強化品牌培育與推廣,對花鼓戲的創新發展要強化扶持力度,保證文化投資可以獲得良好的預期收入,特別是要強化對重點文化企業的金融扶持,提升優秀企業的融資效果,為花鼓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最后,零陵花鼓戲的發展需有現代科技的支持??梢圆捎靡哉疄橹鲗А⑹袌龌\作模式,借助公共服務平臺完善以共性技術為內容的創新服務機制,實現多種服務互相輔助的服務模式。
總之,花鼓戲作為民間藝術的一個流派,形成了差異化的藝術風格?;ü膽虻膫鞑タ梢詾榈胤絺鹘y文化發展創造條件,花鼓戲與多種藝術的結合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花鼓戲作為非遺文化,應融入生活之中,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內容與形式的創新,以實現零陵花鼓戲的傳承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