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歡歡 上海電氣研砼(徐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綠色節能理念的核心即打破傳統生產模式,依靠技術創新調整來推動機械設計制造業發展。新型機械設計制造期間貫穿綠色節能理論,符合了生態效益提升的需要。提升機械可拆卸、組合、重復利用性能,能夠符合機械企業市場發展的長遠需要,提升綠色技術層次的同時推動市場銷售份額增長。綠色機械生產技術及設計模式也是極具成長潛力空間的環節,若機械制造企業持續發掘技術提升空間,則能夠更好的推動機械設計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提升。
眾所周知,機械產品的設計研發成本、購置成本較高,產品生命周期過短會加大眾多機械采購企業的負擔,導致機械制造企業的資源材料無辜消耗。但綠色節能理論強調了機械設計制造期間,遵循市場需求展開產品設計、生產,提升產品使用率及回收利用率,可以更好的強化產品質量,同時,使采購企業機械使用周期得以延長,也通過綠色節能技術壓縮生產成本,更好的形成市場供需關系,從走量經營轉向質量經營局面,形成更穩定的生態經濟體系。
自2019年7月開始,國家推動實施了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并有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實施的跡象,此政策無疑是對工業環保監察體制的延續。而綠色節能理論從設計到生產,使用到回收的各個階段,均提倡了環保性、節能性,機械設計制造機構若能夠遵循此思路,注重在設計制造期間即關注產品循環周期,做好機械材料使用、回收、用途分類等多方面考慮,無疑能夠增強企業工業流程體系間的關聯度,推動企業從粗放型生產體系向著精細化生產體系轉型,從而形成企業市場運營層面的有效支持。
綠色環保材料的選擇是機械設計制造期間需考慮的首要內容,機械設計綠色節能不單純強調技術工藝革新,且需要匹配對應的環保型、經濟型材料,來迎合機械產品環保生產標準,這是減少環境污染提升機械產品質量的根基。此環節應當首選無毒、無污染的材料,來替代傳統制造環節所用的化學材質,從前瞻性角度考慮后期廢舊材料回收再利用程度,避免資源的浪費。同時,材料選擇期間也應當注重后期制造加工的簡便性,避免過度追求環保科技型材料而忽略生產實踐可行性。同時,還應綜合比較新型綠色材料與傳統材料的耐腐蝕性、強度、抗沖擊性能,通過有毒有害物質材料實驗、安全性能試驗機制,篩選符合國家質檢標準的材料,降低后續機械使用期間員工健康及安全性威脅。
機械制造效率與前期設計方案的合理與否有著密切關聯,若想提升機械產品生產制造環節的效能,就應充分考慮綠色節能設計要素,通過反復推敲機械制造流程工藝,來進行機械產品綠色設計要點可行性環節分析,達到最終設計方案的成行。筆者基于過往機械設計經驗總結認為:機械設計從業人員需切實關注機械使用全生命周期,綜合資源利用率與消耗量前提下,結合其不可規避污染最大化控制考慮,來進行產品結構、原件、系統設計,盡可能減少產品設計復雜度,促使產品能夠全面融入生產使用環境,達到元器件可拆卸組合利用、報廢器械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的目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計出功能性、環保性兼具的產品,通過不斷推敲、反復討論,來獲得最理想的節能設計方案。
在現代工業制造發展過程中,日漸注重整裝機械向組配機械產品轉化,借助科學組裝、拆卸設計來提升零部件制造、維護水平,是節能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的典型體現。因此,機械企業后續生產制造期間,除持續推動自動化流水線、智控車間提高工作時效性,減少人工操作不當產生的資源材料消耗的同時,也應綜合參考此類理念,注重提升零部件的可拆卸、重組性能,凸顯零部件多功能性,降低拆卸零部件數量與工作量,以標準化、模塊化的生產制造思路,提高后續完好配件的再次組配利用率。另外,在制造成型的機械設備包裝環節,應選擇PE熱縮膜、MFC特種纖維類的綠色可降解、回收材料。譬如,MFC特種纖維提取自植物廢料特殊纖維,其材質硬度較高、重量更輕,具有較好的抗裂性,用于重型機械產品包裝范疇,可預防氧氣、水分浸入引起的銹斑情況,實現機械產品性能有效保護的同時降低了一次性包裝材料使用的污染,可從細節層面最大化凸顯企業的綠色環保關注意識,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
綜上內容可知,綠色節能模式在機械設計生產環節的應用,更好地降低了機械生產物資消耗,提升了機械企業生產實效水平。當然,綠色節能模式的實施并非一蹴而就即可完成,還需要機械設計從業人員把握好各類材料性能、機械使用特征之后,結合現實工作要點做好協調部署,才能真正意義上推動綠色節能工作深入,在今后給予足夠關注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