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煜 天津市建筑工程學校
建筑工程專業對學生動手能力提出較高要求,過去職業院校在開展此類專業教育時,著重強調教材知識的教導,忽視了課內外活動的重要性,導致實際教學效果不佳。技能大賽在推動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轉變上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狀,對加快課程教育改革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積極影響。
職業院校當前的人才培養模式更重視理論性內容,在開展建筑教育時,實踐課程安排得比較少,導致學生并未全面掌握建筑相關職業技能,相較于單調的課堂教學,技能大賽的趣味性更強,定期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組織技能大賽,可有效革新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不足,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具有積極影響,有利于改善建筑工程專業教學效果。在開展技能大賽時,職業院校除了要保證比賽內容符合教學內容之外,還要確保比賽時間與課程安排的合理性,要求參賽學生已經學完全部相關課程,這是充分發揮技能大賽作用的關鍵。例如,我校每年的10月份組織“建筑CAD識圖與繪圖”大賽,主要參賽對象為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前者主要參加“識圖”模塊,后者是“繪圖”競賽的主力,同時邀請知名建筑專業技術人員擔當指導教師,切實提高了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識圖與繪圖能力水平。
技能大賽在促使職業院校加快建筑工程教學內容調整與教學方法革新速度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可以增強課程教學與行業需求的聯系,學生在經過各種類型和等級的技能大賽磨煉后,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有機整合,對將自己打造成符合建筑市場要求的高素質、高能力人才具有極大促進作用[1]。例如,將“建筑CAD識圖與繪圖”技能大賽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識圖”,參賽學生需要根據比賽要求完成“識別建筑施工圖紙”、“找出圖紙錯誤并說明原因”等前置環節;第二部分是“繪圖”,參賽者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利用CAD將指定建筑施工圖紙繪制出來,但由于圖紙設計與繪制具有較強的復雜性,需要耗費較多時間,所以職業院校會要求參賽者在預賽時先提交一份自己獨立完成的作品,再在比賽現場為參賽者選擇相對簡單的課題,如此一來不僅鍛煉了學生使用CAD繪圖的能力,還能將預賽時作弊的學生暴露于無形之下,有利于增強技能大賽的公平性與公正性。
每次技能大賽結束后,職業院校會對整個比賽過程與學生表現進行分析,針對分析結果調整建筑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安排,同時要求教師借助先進教學設備、秉承現代教育理念革新傳統教學方法,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切實強化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
建筑工程技能大賽的比賽題目、競賽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學生若想參加大賽并取得名次,必須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技能水平,在競爭壓力與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必然會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充實自身。例如,筆者所在的職業院校組織綜合性建筑工程專業技能大賽,比賽內容包括CAD建筑制圖、鋼筋加工與綁扎、BIM建模、智能化設備安裝、建筑裝飾繪畫、建筑工程測量、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主要考察識圖、繪圖、數據測量、造價管理、裝修工藝等能力,如果參賽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充足且缺乏實踐經驗,必然無法獲得勝利,在物質獎勵與精神名譽的激勵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并鍛煉職業技能,對提高建筑工程專業教育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技能大賽不僅強調實踐能力,還重視理論知識的運用,職業院校若是能夠充分發揮技能大賽的作用,必然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也會起到良好促進作用。
例如,技能大賽涉及到許多學生在校期間接觸不到的知識,即便最終沒有獲得大賽勝利,在參與過程中也會學習到許多新技能,有利于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對創新思維的形成與創造能力的增強具有重要影響。另外,大多數建筑工程專業技能大賽要求學生以團隊形式參賽,如果參賽者僅在技術水平、知識儲備、個人實力方面占據優勢,而缺乏較強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樣無法獲得最終勝利。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專業技能大賽涉及到的內容既繁多又復雜,而且時間十分有限,參賽者必須相互信任、完美配合,面對突發狀況能夠臨危不亂,有條不紊地解決,才能確保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比賽任務[2]。正是因為這種特性,職業院校定期組織技能大賽,能夠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這符合新時代建筑行業市場對人才提出的“具備較強團隊精神”的要求。
技能大賽是指引職業院校建筑工程專業改革的重要方向標,是改善教學問題、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堅力量,若想保證技能大賽作用切實發揮,職業院校必須結合建筑行業市場要求、學生能力提升實際需求,組織專業性、調動性、前沿性較強的技能大賽,同時根據大賽結果調整建筑專業課程設置,為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強有力支持。首先,職業院校要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理念,增加實踐類課程時間,比如建筑工程預算、樓宇智能化設備安裝調試、建筑材料配料與下料計算、測量放線、BIM技術實操等;其次,在教育資源豐富的條件下,職業院校可以多元化的構建建筑工程實踐基地,聘請本地知名企業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經驗與實操方面的指導,若是條件不允許,應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施工現場進行觀摩,另一方面解決了學生實習問題;最后,職業院校要將工作崗位實際所需技能、提出的要求全部納入日常課程教學中,確保建筑專業的學生切實掌握行業規范、明確各施工環節要點、了解市場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為增強其職業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3]。
全國技能大賽是各高等院校、高職院校、中職院校學生與教師十分重視的技術性競賽,每次大賽舉辦,職業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師生都會參加建筑工程識圖、測繪這兩個賽項,兩項比賽都要考察參賽者的識圖與繪圖能力、職業綜合素養、團隊協作能力。不同的是,前者有團隊賽、個人賽兩種,都是將一套典型建筑工程土建專業施工圖紙當做比賽題目,參賽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讀圖、識圖、發現問題等任務,同時能夠基于給定圖紙完成設計變更、CAD 繪圖等工作;后者的比賽任務以“二等水準測量”、“準測量數字測圖”為主,只有團隊賽,不設置個人賽,總成績需要根據兩項競賽成績加權求和計算。由此可見,技能大賽不僅考察參賽者的理論知識,還強調專業技能、溝通能力、協作能力,而且全國性的建筑工程技能大賽會有很多相關企業、大師級技術人員參加,一旦參賽者與其近距離接觸,便可得到提點與就業機會,無論是對個人還是高校,都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情。例如,某職業院校為了能夠在今年全國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與本地知名建筑施工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創建了定向班,采用現代師徒制針對建筑工程專業學生開展教學,基于行業需求與職業崗位對專業課程比重進行調整,確保教學內容與大賽標準、職業需求對接,營造出良好的競爭合作教學氛圍,最終在2019年全國技能大賽中取得兩項個人賽二等獎、一項團體賽一等獎的好成績。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針對建筑工程專業教育教學組織技能大賽,可以加快人才培養模式的革新進程,促使教師主動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優化課程考核評價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增強職業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職業院校要對技能大賽的作用予以重視,充分發揮其在課程改革方面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