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督 中城科澤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高淳分公司
生態建筑指的是在進行相關建筑的設計時,需要將其與可持續發展進行一定的聯系,根據建設地點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設計方式,從而確保建筑設計手法能夠建立在對其所處環境進行保護的基礎上。當前我國建筑設計應該充分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因此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其符合生態建筑理論中生產效率高、環境污染小等特點。
國家對于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視,并且為了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當前市場上出現的技術,例如太陽能技術以及中水利用技術等,由于其可實用性使得較多的企業對其進行了利用。但是當前這些技術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這些技術的實際價值不能得以充分體現。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可以發現,當前我國的實際生態建設理論還處于發展階段,為了確保生態發展方式得到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筆者根據對當前生態環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做出如下總結:首先,當前存在一部分的設計師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過程中狹隘的理解生態建設理論,片面的追求能源的節約,沒有更加充分的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影響了建筑的生態性與節能性。由于我國的生態建筑發展的時間較晚,因此在進行生態建設的發展時,過于對能源的節約,而沒有對我國的實際國情進行調查,因此在進行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雖然能源得到了節省,但是實際的設計不能完全符合相關要求;其次,當前制約我國生態建筑理論在建筑設計中進行應用的重要因素就是高級專業人才數量明顯不足,導致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我國生態建筑發展的時間還相對較短,所以專業型和技術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就致使在進行實際的生態建設的過程中不能讓生態建設的真正價值得到實現。例如對當前的太陽能利用技術進行分析,雖然掌握了其技術原理,但是在實際分析以及把控方面還沒有做到較為全面的了解,對該方向的研究較少,使得在進行實踐過程中沒有更加充分的理論作為支撐,因此很難實現其生態建筑的目標。
生態理念下的住宅建筑設計,在風能的運用上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對于室內的自然風運用是居住者的最直觀體驗,自然風是自然界看不見摸不透的一種物質,在風的利用設計上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在住宅建筑的設計之初,要進行實地的研究與判斷,對風能的規律進行統一測算,在充分利用好風能的前提下進行美觀度的優化,不能只根據經驗進行。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風的自然變化,考慮大風季節與風的流通效果,確保居住人群的舒適性與安全性。另外,在高溫季節對于自然風的需求方面也要進行考慮,認真研究建筑周邊對于自然風的影響因素,風在季節中的氣流特點,運用最適用和合理的方案進行住宅建筑設計,確保在建筑中最大程度的享受和利用自然四季風。
住宅建筑中,由于當前社會的特點,建筑用地已經變得寸土寸金,在建筑的設計上主要從空間的利用上進行考量,在生態建筑設計的理念下,以固有的建筑資源中進行光線原理的最大優化。良好的光線利用不僅有利于人體的健康,更是舒適感最強烈的體現。因此,在設計中要充分利用懸挑和墻面結構的角度變化原理,以建筑墻面作為天然的陽光折射器和遮陽保護傘,同時在住宅的墻面著色上進行研究,充分發揮建筑的自我調控能力。
綠化對人們的住宅環境具有極大的影響。小區綠化在作用上可以調節社區的溫、濕度,從視覺上看,可以調整小區的外觀的觀賞性,它的設計也與生態住宅建筑理念相互融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內容。綠化布局設計從廣義上講包括綠色植被、水景景觀、建筑結構布局、可利用空間等內容,在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各季節變化特性與住宅建筑的自身特點,采用合理、科學的布局,彰顯小區的美觀、大方、高效的綠化設計,運用自然樹木、草坪進行住宅建筑外圍空氣質量的調節,在低層的住宅建筑設計中,在條件請允的前提下設計墻面植物,形成自然的保溫隔熱層,即增加美感又具有自然特征,通過住宅外圍的綠化成果,廣泛減小“熱島效應”的產生。
都市生活中噪音是影響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態住宅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在設計之初,要進行實地調研,對周邊生活環境進行采樣論證,通過前期原數據進行合理化設計。在設計上積極運用現有的隔音材料,進行合理的設計搭配,采用先進的工藝和科學的原理將噪音有效降低,在室內確定選用隔音門窗、窗簾,把噪音通過相應的處理,以達到適應居住的安全舒適的系數。
綜上所述,在現代住宅建筑設計中應用生態建筑理論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設計的節能性以及環保性,有助于保障我國建筑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