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慧 山西建筑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隨著建筑行業改革創新發展的不斷深入,使得工程建設材料結構變得多元化,其中鋼結構憑借穩定性強、制作便捷等優勢,成為了工程建設的重要材料。在建筑工程設計中選用鋼結構,既能深化結構穩定性與承載力,也能夠促進安全施工。
從鋼結構方面分析,其在強度、自重以及應用性等方面都要優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鋼結構截面小,但承載的重量卻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倍之多,由此在建筑鋼結構設計中普遍采用小截面模式,特別是和混凝土的結合使用,能夠切實提高工程建設質量[1]。
根據建筑施工具體規定要求,鋼材內部結構與材質的波動可以有效滿足這一要求,而且通過對鋼結構受力狀態進行測試發現,其彈性性能優良,能夠適當地縮短施工工期,有效加強鋼結構自身質量。
對于鋼結構而言,其具備比較強的穩定性與可塑性。事實上,在進行建筑施工時會產生外壓力,其對鋼結構造成的影響十分大,然而鋼結構并不會出現變形或者是斷裂,當外壓力處于鋼結構極限數值之內,鋼結構就具備較強的穩定性[2]。
設計方案是建筑工程鋼結構設計的重要理論依據,而部分設計人員因為能力低、缺乏責任心等,使得設計方案無法達成工程實際要求,例如鋼結構柱腳出現設計性問題,延誤了施工工期,從而導致資源嚴重浪費。在進行建筑工程鋼結構設計過程中,部分設計人員只是簡單的復制、粘貼國外的設計方案,沒有考慮到建筑工程實際情況與經濟效益,同時也沒有沒有考慮我國的基本國情,從而設計的鋼結構就缺乏科學性與有效性。
對于鋼制材料而言,其耐高溫性能比較差,通常處于430℃~540℃間,若是溫度超過了臨界值,鋼材性能就會直線下降,甚至瞬間就失去了承載能力。由于鋼制材料自身耐火性能相對比較差,如果出現了火災,隨著溫度的不斷增高,就會造成鋼結構承載能力消失,難以進行搶救與滅火等有關工作,由此鋼結構具有火災隱患。
鋼制材料自身的抗腐蝕性能比較弱,若是處于侵蝕性環境下或濕度比較大,很容易引發鋼結構氧化反應,從而出現腐蝕、生銹等問題。所以工程建設中鋼結構的應用往往會出現鋼材腐蝕問題,進而影響鋼結構自身承載能力,甚至還會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
建筑結構設計必須要高度重視穩定性,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若是沒有關注支撐作用,吊裝鋼結構的位置存在著偏差,就會造成網架與折架等有關桿件受力情況突變,失去穩定性。實際上,溫度變化對鋼結構穩定性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當溫度處于100℃~250℃之間,鋼結構自身韌性就有所減小;在溫度達到250℃時,雖然鋼結構韌性略有提升,可是也變得更脆;而當溫度超過250℃之后,鋼結構穩定性就出現了嚴重變化,甚至是引發建筑物坍塌。
設計人員作為建筑工程鋼結構設計工作的主體,其專業性、技術性直接決定著設計質量,所以必須重視專業培訓,組織設計人員參與業務教育、培訓活動,深入研讀鋼結構理論知識,汲取鋼結構設計實踐經驗。針對設計人員開展業務考核,而且考核結果應該與其年終績效等相掛鉤。
從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分析,安全防火尤為重要,所以在進行鋼結構設計時必須重視防火問題,綜合考察與分析建筑現場實際情況之后,按照具體規定與要求,編制科學、可行的防火設計方案。并全面研究鋼結構材料具有的防火性能、鋼結構具體位置、占用的空間以及采取防火措施之后自身重量等情況,采用科學方法完成鋼結構防火設計。
針對鋼制材料具有的易腐蝕特性,需要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工程鋼結構設計時重點關注防腐措施。為了增添建筑美觀性,一般會對鋼結構進行噴鋁或是噴鋅處理,然而由于鋁、鋅屬于活潑金屬,以其他物質接觸之后容易產生化學反應,從而形成新的物質,由此這一處理就導致了鋼結構腐蝕。
為了能夠提高建筑工程鋼結構的穩定性,就必須嚴格根據設計標準規定要求進行設計,同時綜合分析與研究鋼結構有關構件的穩定性。尤其是平面結構構件,其在穩定性計算上必須和結構布置相統一。在計算過程中,應該根據結構計算簡圖選擇計算方法與參考簡圖,因為計算時使用的穩定參數是受限的,所以必須在達到參數條件要求之后,才可以選用這一計算方法。
鋼結構作為建筑結構的重要類型之一,在進行鋼結構設計時必須從設計方案、火災以及穩定性等維度著手,全面提升設計水平與質量,保證建筑工程安全,從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