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茹潔 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對于水資源的浪費與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而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就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因此在當前的背景下,應將海綿城市的規劃理念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有所體現,從而優化城市空間環境,營造良好的生活狀態,提高水資源利用價值,避免水資源過度浪費。
海綿城市在城市設計過程中,城市可以在平時將水資源像海綿一樣收集起來,在需要時再將水分釋放出來,從而優化水資源平衡,改善水資源利用效率,在建筑設計中需要綜合考慮設計項目對于周邊環境的污染情況,因此在建筑設計中需要將水資源的整治列入到重要層次中來,改善水生態系統修復狀態恢復水資源平衡,保障區域水資源利用效率。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排水系統的鋪設對于城市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保障城市排水系統順利運行需要根據城市水資源條件,改善場地綠化布局,街道空間以及基礎設施興建,將排水系統納入到整體規劃設計中來,選擇合適區域作為降雨的收集地,提升建筑周邊區域的排水能力,提高水資源價值。
在城市運行的過程中,排水系統的污染問題非常嚴重,很多城市在出現暴雨情況下,水大量堆積在城市內部,無法排出。同時由于排水系統與污水排水系統相交叉,出現污水翻涌的情況,進而威脅到水資源的使用安全。因此在建筑設計中需要借助海綿城市規劃理念,構建城市排水需求模型,從源頭上減少污水過度堆積的情況,提升城市污水排水水平,改善城市排水污染問題。
在建筑設計中,需要進行充分的場地設計,在海綿城市的理念背景下從事進行場地設計時,應對城市雨水進行充分研究,在出現暴雨天氣時用,需要對雨水進行充分收集,并對水資源采集進行分流,因此在具體設計前需要對城市生態環境及其區域水文地理條件進行充分調研,以保障雨水導排系統設置合理,提高建筑設計雨水收集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針對城市水系統進行專題規劃,對城市區域的供水、排水、保水和節水系統進行重新設計,特別針對保水系統和節水系統,應予以重視,另一方面,在場地設計過程中,需要合理布置交通系統,針對交通系統中的綠化帶,應起到充分的排水分流作用,在綠地空間分配中應起到凈化建筑環境的作用,通過綠色植被增強保水功能,推動海綿城市理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完成專題規劃后,需要對各專題范圍內進行詳細規劃,在具體設計中需要依據城市發展情況進行針對性調整,并針對設計內容進行綜合評估,通過多角度計算,海綿城市理論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帶來的影響,優化設計成果。
在傳統的設計中往往缺乏場地的透水設計,從而導致建筑周邊地面積水的情況,影響建筑的使用,因此在建筑設計中需要加入海綿城市的理念,增強地面鋪裝設計的通水性,使得在下雨時減少地面積水的情況,保障出行安全,同時雨水滲透豐富了地表水循環,另一方面在炎熱天氣中透水設計也可以調節地表溫度,維持生態平衡。
另一方面在雨水收集過程中可以增強雨水收集方面的設計,雨水收集主要分為被動收集和主動收集兩個方面,被動收集是根據城市排水導向對雨水進行收集的方法,如在地勢較低位置建立取水處時,此類雨水收集方法,成本低,收集效率高。而主動收集是在合適位置設置儲水箱,通過有效的過濾系統,保障經過過濾的雨水可以成為綠化用水和生活用水,從而加強水資源利用效率,節約水資源。
另一方面建筑屋頂作為重要的建筑組成部分,可以作為雨水收集的重要設施,在雨水收集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屋頂優勢,增強雨水收集效率。同時為了增加屋頂的美化效果,也可以在屋頂上布置綠色植物,在設計過程中應選擇易存活,耐性強的綠色植物,節約成本同時,不僅能夠增強雨水收集效率,同時美化屋頂環境,改善局部氣候,延長建筑使用壽命。
因此綜合來看,隨著城市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問題逐漸得以關注,海綿城市理念對于解決此類問題有重要的突出作用,因此需要將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層次予以展開,不斷提升和優化建筑雨水收集技術,從而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美化城市空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