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中學豐羽文學社 顧文宇
20世紀70年代末,中越邊境局勢劍拔弩張。也就是在那個年代,我的舅爺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并捧回了一枚閃閃發光的勛章。
記憶中的舅爺話不多,臉上始終透著剛毅與滄桑。我想,這便是戰爭給人留下的印記吧。舅爺的衣服很少,穿來穿去就那么幾套,但每一套都是軍綠色的。我尋思,這是他在緬懷那一段崢嶸歲月吧。
從我記事起,舅爺便住在外公家,而我從小也在那里長大。舅爺是我小時候的偶像,我也渴望能像他一樣沖上沙場,為信仰奮力一戰。有一段時間,每天早上,外公的小院中都會飄蕩著我那鏗鏘的“出操聲”——殺!殺!殺!現在想起,依然熱血沸騰。
其實,舅爺對我的影響遠不止于此。
每年清明節,舅爺都會在外公的小院中對著越南的方向燒一些紙,并敬一個極為標準的軍禮。他在向曾經戰斗、生活過的地方,向那些為了祖國與人民的安寧而犧牲自己的戰友們致敬。那一瞬間,我明白了情感是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即使他們早已陰陽相隔;我還明白了歷史不容忘卻,遺忘意味著背叛;我更明白了歷史是由一個個無名英雄書寫的。
這樣一位讓我無比崇敬的舅爺,卻在去年的一天深夜無聲地走了。他滿臉安詳,沒有一絲痛苦。我想,他也許是急著去見他的那些昔日戰友吧。
在舅爺去世前夕,他曾對我說過這樣一段話:“國家是一個人的根,心中應時刻銘記。當初我不顧家人反對,一心棄筆從戎,為的就是保家衛國。戰斗中,你將生死拋諸腦后,便可以多干掉一些敵人。做事也一樣,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你便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番話令我久久不能忘懷,平實的話語中所飽含的哲思讓我深受啟迪。
舅爺的話我將永遠銘記。它將鞭策我在人生之路上踏實做人、努力做事……
點評
小作者用了較多的細節描寫來展示舅爺的精神品質,使這位“我小時候的偶像”的個性、風采躍然紙上。細讀文章,小作者對舅爺的崇敬之情流溢于字里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