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圖書館是專門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并提供文化教育的社會機構,“云圖書館+”的共享平臺建設,為廣大讀書愛好者提供了全新的閱讀方法與服務理念,并以有償服務、競合、非群體化等形式共同構建出云圖書館的構架。隨著各種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突破,海量數字化館藏的出現,正在逐步改變圖書館的傳統運作模式,從而提高圖書館閱讀推廣效率,并以全新的智慧化創新服務促進行業的整體快速發展。
關鍵詞:云圖書館 閱讀推廣 智慧化 服務創新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越來越多的閱讀愛好者已經開始在眾多設備上采用云平臺為載體閱讀書籍。云圖書館的閱讀方式以及其配套的智慧化服務,即節省存儲空間、降低購置成本,更有查閱、還取方便的優勢。就以上分析,“云圖書館+”這種智慧化服務創新概念正在各級圖書館之間逐漸推廣,受此影響,廣大圖書館的整體閱讀格局將逐漸改變。而這種大膽的創新方式,也逐漸證明新技術的滲入融合已成為圖書館發展的方向,并被行業所接受。
一、“云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創新機制
云圖書館服務系統,將電子書的革命帶到圖書館,由此使圖書館的借閱活動,就像是平常購買普通書籍一樣方便。在以新型網絡技術搭建的圖書館“云圖書館+”借閱平臺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下載書籍,也可以根據自己意向,有意識地快速尋找適合自己的書籍。讀者注冊一個賬號,便可登錄云圖書館平臺,圖書館在各個過程中可以默認讀者成為圖書館的云借閱賬戶。換句話說,一個云借閱賬號就可以使讀者在不同的圖書館之間,尋找到自己需要的圖書,并且不需要來回奔波尋找。圖書館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在社會上普及自己的云平臺操作技術,向讀者展示這種新閱讀方式。這樣,讀者就知道如何在自己的移動設備上,下載APP,并完成操作,進而推行智慧閱讀。
就目前“云圖書館+”模式探索成果而言,每位讀者可以使用6個設備同時進行圖書下載活動。Android、ios移動操作系統都已經支持這種軟件模式。具體而言,目前使用的電子借閱規則是當讀者的電子書借閱時間到期限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從所有的終端上自動消失,從而使借閱超時的讀者無法再進行后續的借閱。
現今社會,電子書的銷售量正在逐漸增加,其銷售量已遠遠超過紙質書籍的銷售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致使圖書館的電子借閱一直無法快速深入地推廣起來。而且,許多讀者認為云圖書館中平臺的借閱界面、內容較為簡單,體驗不到新奇的感覺,從而直接選擇放棄。因此,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在拓展“云圖書館+”使用技術的同時,還需要花時間將人性化服務工作放在首位。讓讀者了解云圖書館的概念、借閱方式,認識圖書借閱工作,智慧化服務的優勢。
二、“云圖書館+”閱讀推廣和智慧化服務創新的內容
因閱讀市場的迅速轉變,圖書館急需云技術平臺系統解決其目前的困境。采用“云圖書館+”模式后,圖書館能夠及時根據大數據的分析,滿足客戶閱讀習慣的變化。在此基礎上,云圖書館可以開展相對應的推廣活動,在提升自己云平臺智慧化的同時,加大服務創新,不斷讓更多人接受這種更為先進的閱讀模式。圖書館云端系統還可以與本地實體圖書館進行深入合作并在各方面積極協商,在發揮各自長處的同時相互吸取經驗。此外,圖書館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形成縱橫有秩的閱讀網絡模式,以用戶體驗為宗旨,不斷提高所在地區的圖書館總體服務質量。
現如今圖書館中的云端軟件界面普遍沒有新意且用法單一,是圖書館服務人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技術允許的前提下,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將“云圖書館+”平臺端口與原有的圖書館查詢終端系統進行整合。讀者查詢紙質書的時候,就會同步出現電子資源副本的狀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每一家圖書館的系統進行定制化對接。除此之外,圖書館網絡服務人員,還應招聘專業的美工人員對網站進行優化,使云圖書館的智慧化服務更加便捷方便的同時,在藝術性上有一種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此,這種新型閱讀手段便會對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有同樣的吸引力。
圖書館的電子借閱系統,可以更科學地收集整理和使用各種數據。讀者的翻閱歷史和閱讀習慣會定期進行整理分析,向圖書館發送報告,為圖書館的購書提供參考依據。而讀者也可以得到閱讀反饋,獲得自己數字化閱讀的詳細報告,從而更有目的性地購書。云圖書館的借閱方式改變了圖書行業從出版商、后臺維護到技術支持、數據管理,最終的讀者體驗等一系列問題,通過“云圖書館+”這個技術平臺,將工作全部完成。出版社也可通過這一平臺,搜集數據,自動分析,收取版權費。而這個過程中,圖書館則免去了與出版社談判購買電子書版權的麻煩。
三、結語
“云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和智慧化服務創新領域,是否可獲得更高成就,還要取決于能否建立一個健康的借閱環境。相關各方獲得利益的同時,在“云圖書館+”模式下找到一個利益平衡點,并以這個為奮斗目標,創建一個良好的圖書產業生態環境。就“云圖書館+”閱讀推廣和智慧化服務創新這一觀點,相關從業人員應恪守圖書館的基本社會職責,以提高讀者閱讀體驗為宗旨,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機能。
參考文獻
[1]何容斌.基于閱讀推廣的新時代圖書館的轉型創新發展[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9):153—154.
[2]熊莉君,張福陽,張燦,熊文龍.數據驅動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機制探討[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5(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