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彥平
摘 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產生了不同的家庭類型,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和人們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等因素對青少年的心理成長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個人及社會的發展,我國教育部門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極其重視。家校共建是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關鍵詞:家校共建 促進 研究
小學生的成長環境主要是家庭、學校和社會。而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小學生優良品質形成的保障,也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更加關系到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配合也是學校進行高質量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現。因此,家校共同協作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有義務提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同時也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關鍵。
一、家校共建中的家庭教育
面對學生的教育,家長要做到和學校的積極配合,還要更新教育觀念,把養和教、愛和嚴相結合,注重言傳身教,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學會和孩子進行心理溝通
作為家長,應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面對孩子能做到有耐心的傾聽,和孩子進行良好的心理溝通,及時了解和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和管制孩子,同時,要在孩子的成長中正確面對挫折,讓孩子能夠在具有適當壓力的環境下成長,不能一味地代勞。讓孩子對父母長輩不僅有愛,也要有尊敬和感激,正確理解來自父母長輩的疼愛,父母言傳身教,才能讓孩子自覺、自愿地和家長進行配合和協調,更好地開展學習和生活。心理問題的出現大多都是沒能得到及時的溝通,因此,學會和孩子進行溝通,是家庭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工作。
(二)在快樂的環境下進行學習
小學生由于其心理年齡特征,還處于快樂行事的原則下,缺乏相應的責任意識。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結合游戲等手段,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很多父母對于學習總覺得是件嚴肅認真的事情,也要求孩子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學習,有時在孩子不想學的時候強制進行,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久而久之,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厭學、逃學等行為,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也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家長要充分認識到環境氛圍對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創造快樂的良好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三)具有選擇性地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指導
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缺乏相應的是非分辨能力,孩子的行為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作為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不能太極端,既不能百般遷就孩子的錯誤,也不能太過嚴厲不能容忍孩子犯錯。要根據環境和情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指導,對于好的行為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建立信心。而對于不好的行為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及時糾正,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進行改正。父母在孩子的行為教育中不僅要幫助孩子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還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
(四)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去結交朋友,只有同齡的孩子在一起交流和游戲,才能更好地鍛煉孩子的語言、思維、情感、意志力、自信心以及溝通等能力,讓孩子在結交朋友、和朋友交流的過程中增長見識、相互影響,才能讓孩子更加全面的發展。
二、家校共建中的學校教育
(一)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內容加以更新和拓展
學校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內容,要改變以往單一的學習成績方面的指導。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把其他素質教育項目都拓展到家庭教育指導中。例如,思想品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以及體質體能、勞動技術、文化科學素質教育等,諸多方面的素質教育指導都要進行,還要對素質教育觀念、方法和途徑進行指導。
(二)家校之間共同協調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共同協調,是指學校不僅要通過家庭獲得學生的相關教育信息,如教育價值觀、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式等。而且學校還要根據教育目標對家庭教育進行相應的指導。
(三)改善家校共建指導方式
學校在進行家校共建的工作開展中,首先,要對家長持有尊重的態度。對學生家長要平等對待,杜絕個別教師對優秀學生家長和后進生學生家長區別對待的做法,只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家長,才能在平等合作的狀態下有效地開展教育工作。其次,有效地對家長進行指導。目前,很多家長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就家長個體而言,還是會有參差不齊的現象。有部分家長對孩子的發展規律不是很了解,僅憑自己的主觀意愿去教育孩子,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學校要對家庭教育進行有效的指導工作,以家長會、專題講座、線上課程等形式開展,幫助家長正確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了解家庭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提升家校合作意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高效的開展。另外,在指導工作開展中要注重實際,注重教育合作開展可行性,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家校共育的真正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家校共建,協同合作、相互協調開展,才能有效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伶軍.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共建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實踐與研究:幼教版(C),2017(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