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英
摘 要:作為幼兒園的保育教師,我們要對孩子負責,要平等地欣賞和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我們要知道,我們的責任有多重!我們不但要像媽媽一樣呵護孩子、關愛孩子、幫助孩子,還要擔負起做教師的責任,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
關鍵詞:幼兒教育 關愛孩子 身心健康 習慣養成
幼兒園是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要實施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搞好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必須樹立科學的保育觀。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育的觀念從傳統的“保護身體發育”擴展到“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從“安全保護與衛生”擴展到“實施教育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保健”,在這種新的保育觀的基礎上,保育不僅要體現全面發展的教育觀,更要反映社會與人才發展的實際需求;不僅要搞好傳統的保育工作,更要重視“保”與“育”的相互作用過程,將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再有,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肯定與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對他們的自然發展表示尊重,為他們的發展創造適宜的精神與物質環境,我們的幼兒園提出過“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等教育思想。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同時讓孩子在自然發展中體驗到了無盡的愛和自由,這對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鋪墊輝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教育好幼兒,我們在這里也談談我們的做法。
一、關愛幼兒園的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與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就像自己的家一樣的溫暖;給孩子愛心,他也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懂得去關愛別人。所以,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們從這里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于剛剛脫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希望得到關心、愛護、認可和贊賞,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孩子的心靈是非常純潔的,同時也非常的脆弱,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用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愛護他們,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是一句親切的語言,或是一道溫和的目光,都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增加。
二、注重幼兒的身心健康
兒童時期是人的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給予兒童必需的保護、照顧和良好的教育,將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曾有人說:國際人才競爭的前沿領域,不在大學,也不在中小學,而是在幼兒園的搖籃中。可見幼兒時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幼兒園必須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而大多數教師和家長關注更多的是:幼兒是否吃飽,是否會唱兒歌,是否聽話,是否乖巧。“身心健康”像是一道遠處的風景,看著它,想著它,但卻很少有人真正走進它。然而,幼兒時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黃金時期,其思維、個性、道德觀念的形成,感覺、知覺、注意、想象、記憶、情感意志的發展,都需要正確的教導,因此從小培養健康的心理是教師和家長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要如何關注和培養幼兒的良好心理品質,是我們幼兒教師和家長值得思考的問題。
三、保育中教育幼兒
幼兒的行為,充分反映了他們參與社會交往,適應周圍世界的能力,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對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其身心發育和成長有著重要而長遠的影響。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特別對正處在成長期的幼兒,教師的表率作用對他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在幼兒的教育中,主要以表揚為主。作為幼兒園教師就應多以鼓勵和表揚去激勵每一個孩子,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無論孩子取得了什么樣的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還要及時地擁抱、親吻孩子,或送給孩子小禮物,要讓孩子從老師的身上感受到媽媽的溫暖與和藹可親。同時還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現,如孩子的飯量,挑食狀況;孩子的大小便習慣;睡覺規律等等。小班老師不但要多和孩子溝通,還要常常與家長交流,將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表現狀況等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透過交流,讓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師是值得信任的。透過交流,教師也能夠獲取更多的意見和推薦,讓家長更好地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師進行教育工作。
四、加強幼兒午睡的管理
孩子在睡覺時,看誰的表現好,睡覺又快又安靜,就偷偷地在他床頭放一小獎品,告訴他:要得到它你必須不和別人說話,管好自己。這一招真靈,很快就發現孩子們躺著一動也不動。他們在午睡時都較好地管好自己,大多數孩子很快進入夢的世界。只有個別孩子睡得慢,但也告訴他不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也可以得到,但老師希望你能真正得到老師獎勵午睡的小禮物。醒來后發現小禮物孩子們開心得不得了。好的方法不能天天使用,因此隔段時間跟他們玩新花樣,就能安撫和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