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亮 沈陽藥科大學基建處
高校是社會人才輸出的主要窗口,它在人類文明延續與建設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國內高校建設水平逐步提升,高校建設項目也在不斷增加,為確保高校內部資源應用協調、科學,就必須要采取系列性資本管理措施。但從當前來說,對于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管的意義并未得到精準定位,這種內部管理條件缺失的情況,很難在具體生產與實踐期間,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同時,當前全程跟蹤審計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以權謀私、暗箱操作等行為,而對于如何有序進行建設資金的綜合管理,在提升高校建筑投資效益中發揮著重要性作用。
高校審計工作一般是紀檢和監察兩個部分合并而成,且由于內部人員有限,且工作結構混雜,經常會出現工程內部審計資源安排不科學的情況。同時,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內容繁雜,審計信息的經驗評審分析要求較高,在進行審計工作安排時,也存在著審計人員能力與實際工作之間不相匹配的問題。
工程審計是針對項目工程的基本情況,開展資金評估、應用、以及綜合管理等多方面資本控制行為,它不僅要求從業人員能夠按流程辦事,更需要有靈活的業務實踐水平,但由于國內高校現有人員中50%~60%為非專業人員,該種高校工程審計人員結構狀態,也會造成審計人員的整體業務實踐能力較低。
大部分高校的全程審計管理都只關注結果,而忽視審計實踐過程,這種具體實踐項目開展中局部分析不夠全面的情況,必然會對項目建設質量情況造成一定的沖擊,不利于高校審計工作的長期性推進。
項目施工管理是高校基礎項目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學校在工程施工合作期間發揮中監督和進度控制的作用。但從實踐情況而言,高校往往是將高校審計與項目施工管理兩者混為一談。這種意義定義上的混淆,在具體實踐期間容易出現部門責任推諉的情況。為此,高校內部審計人員想要加強工程管理的規范性,就應從全面做好審計監督管理層面落實概念混淆處理的監管。
全程審計在工程建設工作全面開展中主要起到了控制和關鍵性調節的作用,它是工程建設決策和設計資源安排的主要性依據,但從國內高校實踐的具體情況來說,工程建設始終存在著工作不嚴謹、局部缺失性問題,這對于工程審計資源管理,審計資本控制來說都是一種存在性漏洞,而審計工作的開展想要獲得更加可靠的實踐保障,也需要在后續審核控制環節進行綜合控制,這樣方可避免審計資源浪費、腐敗的問題產生。
全程審計目標定位應與審計定位高度之間保持一致。一方面,在具體進行審計核算時,應做好審計目標的確定,避免出現審計目標不清晰、審計方式與審計人員能力對接不到位的狀況;另一方面,全程審計人員應從專業的角度上分析問題,客觀、公正的評價全程審計工作建設的指標。
審計人員對于基礎建設項目管理內容不理解。從基礎建設項目內涵層面而言,項目審計管理工作中包含了資金管理、合同簽訂、工程款進度支付、賠償資金控制等方面;而建筑工程管理工程中主要包括園林綠化、水電安裝、裝飾管理等方面,兩者在具體內容管理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種整體認知結構體系上差異化的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上崗前人員能力的培訓提升,因而具體實踐的工程難度性較大,工程實踐管理的風險性也較高。
結合高校基礎項目建設審計的基本情況,采取系列性問題解決方案,在提升審計管理中起到了助推和引導性作用。
其一,對高校全程跟蹤審計具有準確認知。全程跟蹤審計應突出其獨立性。這是由于獨立審計監督是資本管理與其他資本監督之間區分的重要性依據。從其基本實踐情況而言,主要包括:(1)審計過程是資本管理的過程,而不是具體實踐的過程;(2)基礎建設管理與全程審計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3)施工管理應有基礎建設管理部門突破問題。即,工程建設中的資金控制、材料統籌、質量審核等部分應把握好。
其二,審計工作應準確把握關鍵點。這是由于高校項目建設周期長、且涉及內容較多,為了保障具體工作落實時可實現預期效果,就應該明確主次,合理進行管理工作因素的統籌性安排。
其三,不斷增強實踐人員能力,在做好工程核心因素把握的基礎上,從工程造價專業實踐人員角度上分析問題。比如,全程審計人員需要有專業的審計能力,靈活的審計工作創造力,這些都是新時期審計人員應有的專業素養。
綜上所述,高校基礎建筑項目跟蹤審計管理戰略的有效實施,必須要采取系列性、規范化、以及科學性的管理策略,方可實現降低審計管理風險,保障工程實踐的內部控制,實現內部審計全面化管理。同時,對于基層建筑項目內容安排而言,全面化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實踐策略的有序分析,也應考慮到其行為是否具有增加收益、降低成本的作用,這是新時期高校審計內部管理工作全面化推進的直接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