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亮 建學建筑與工程設計所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
城市規模的快速擴張以及人口壓力的不斷上升,使得高層建筑變得愈來愈多。在這種大背景下,高層建筑物的外形、結構等都會成為影響城市空間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夠讓城市空間的美觀性、功能性達到預期,相關人員就必須要高度重視高層建筑設計,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
高層建筑項目能夠有效緩解這種緊張的狀態,其建筑特點和建筑風格能夠有效減少占地面積、節約省土地投資、達到日照、采光和通風。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城市的美觀性、功能實現情況等都會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傳統建筑相比,高層建筑在建設技術、施工材料、建筑性能上都有所突破,從而使其現代化特征更加突出。城市空間主要指人們在城市中生活的各種行為空間,是城市人群活動空間的集合體。組成城市空間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道路、公共空間、建筑物等,這些要素不僅規范了城市空間的形態,也影響著城市空間功能的實現。不同城市的布局差異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不同,會對城市交通產生差異性的影響。
高層建筑作為城市空間中的一種常見建筑物類型,已經成為影響城市空間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層建筑項目能夠有效緩解這種緊張的狀態,其建筑特點和建筑風格能夠有效減少占地面積、節約省土地投資、達到日照、采光和通風。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城市的美觀性、功能實現情況等都會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雖然高層建筑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化發展,但是也要注意對高層建筑的防火、防災、熱島效應,基于此,高層建筑項目的設計人員必須要加強對項目的方案設計,進一步滿足人們對其提出的要求。因此,通過建筑物設計可反映出一定的時代特征,體現出城市生產力的狀態,建筑設計要與城市整體文化水平相結合。但是從現階段高層建筑設計現狀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一些設計人員在高層建筑物設計中,缺乏對城市空間整體形態的把握,過度的強調了設計的經濟利益,最終導致建筑物設計中出現很多不能與城市空間相契合的案例,最終引發了多方面的問題。
城市建筑設計需要以城市規劃設計作為導向,結合城市規劃整體目標來開展實際設計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建筑設計的協調性與統一性,才能將建筑物的功能、美觀等特征充分發揮出來。高層建筑物的參數尺寸是高層建筑物與城市空間相契合的關鍵要素,為了讓高層建筑的相關尺寸符合城市空間要求,必須要從城市尺度的角度角度進行約束。例如,在城市天際線輪廓的確定中,需要保證高層建筑物的高度能夠與周邊建筑物基本相同,上下之間的高度差距不能過大。在臨街高層建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要從行人的舒適度角度來分析。常見的設計手段,就是要讓高層建筑相對后撤,并在高層建筑物周邊設置裙房,降低高層建筑物對居民的視覺壓迫感。所以在高層建筑設計階段,必須要嚴格控制建筑物的參數尺寸,最終保證設計質量。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設計整體水平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城市空間規劃過程中表現出濃烈的建筑物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并關注了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差異性,并且呈現了愈來愈多的創新元素。但很多建筑設計者設計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更注重于人文元素,忽視了城市整體環境與建筑的聯系。在高層建筑物藝術加工過程中,應該充分遵照城市建筑設計的相關理論,并結合當地城市空間形態的整體特征來開展建筑物設計優化。在城市空間質量控制中還面臨著諸多的限制,盲目照搬的現象十分嚴重,一些建筑藝術表現形式過于生硬,與周邊建筑相比,成為了不倫不類的建筑,無法根據現代化的文化內涵對建筑物藝術進行完善。因此,嘗試現代建筑藝術與時代技術的融合,將信息化成果融合在建筑藝術中,促進城市空間的建筑設計實現創新化、現代化。
環保建筑、綠色技術已經成為未來建筑物設計的主要趨勢,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高層建筑必須要積極尋求改變,能夠從城市空間形態的角度入手,尋找高層建筑設計的路徑,構建生態型建筑物。設計師在進行建筑方案的設計時,需要綜合整個城市的發展規劃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充分參考城市的歷史、文化、空間結構、水文條件、地質條件等因素進行建筑節能設計,使建筑與城市的氛圍與環境相融合,優化城市的布局與文化風貌。設計人員正通過各種方法,促進綠色理念在建筑設計中深入應用,如建筑采光設計、室內溫濕度調節設計等。利用有效方法來減少所在地區的氣溫所帶來的影響,增強室內通風的檢測,確定其是否可以達到設計以及建設標準,以此選出最適合的方案。設計人員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盡可能運用環保建材,同時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實現良好的節能效果。
總之,城市空間與高層建筑之間的聯系情況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設計人員必須要進一步研究城市空間與高層建筑之間的必然聯系,讓高層建筑物的外形、功能等都滿足城市空間的基本要求,最終為實現高層建筑與城市空間的有效契合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