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鵬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工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建設用地需求不斷增加,其建設成本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面對這種發展的窘境,積極尋求地下空間的建設,已經成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高效方法,其中最典型的地下建筑就是地下停車場。因此,為了保證地下車庫的安全使用,對其防排煙和通風系統進行重點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地下車庫屬于地下建筑的范疇,大部分與上層建筑是連體的,因此,地下車庫的消防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嚴格依照國家相關規范進行設計、施工建設。到目前為止,國家已經出臺了如GB 50067—201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1251—2017《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等相關規范,規范中對地下車庫的通風和排煙設計也做了明確規定。
(1)除敞開式汽車庫、建筑面積小于1000m2的地下一層汽車庫和修車庫外,汽車庫、修車庫均應設置排煙系統且劃分防煙分區。防煙分區不得跨越火分區,建筑面積不宜大于2000m2,防煙分區可采用擋煙垂壁、隔墻或從頂棚下突出不小于凈高的10%且不小于0.5m的梁劃分。(2)車庫的排煙系統可采用自然排煙或機械排煙方式。但目前地下車庫多為連體建筑,因為封閉性的原因沒有條件、空間來滿足自然排煙,所以選用機械方式是最為有效的排煙方式。當然機械排煙系統也可與人防、衛生等的排氣、通風系統合用。雖然共用一套系統經濟,便于管理,但也要注意設置要求,且滿足消防使用。(3)地下汽車庫宜獨立設置送、排風系統;事故排風口不應布置在人員經常停留、通行的地點以及鄰近窗戶、天窗、室門等設施的位置;排風口與機械送風系統的進風口的水平距離≥20m;當水平距離<20m時,排風口應高出進風口,并不宜<6m;當排氣中含有可燃氣體時,排風口應遠離火源30m以上,距可能火花濺落地點應>20m;排風口不應朝室外空氣動力陰影區,不宜朝向空氣正壓區。
地下車庫中通風的設計至關重要,一旦通風系統設計不科學、不合理,大量的汽車產生的有害氣體將難以散發出去,對人體往往造成嚴重傷害,很大程度上影響地下車庫的使用安全。所以,要科學有效的設計地下車庫的通風系統是正常使用車庫的前提,而地下車庫最常用的通風系統即為機械通風方式。
(1)機械通風換氣系統最常用的方式。在機械通風換氣系統中,最常用的換氣方式是使用排風機,將有害氣體通過排風口吸入到排風管,然后統一送至室外。送風機將室外新鮮空氣引入室內送風管,然后經送風口補充到室內。
(2)噴流誘導通風系統分析。噴流誘導通風系統是一種新型的通風系統,是以少量高速噴出的氣體來誘導和攪拌周圍的大量空氣并帶動至特定方向,該系統可以有效解決地下車庫內的通風問題,以保證室內不產生氣流死角。
(3)排風量的計算分析。依據我國出臺的相關標準來看,地下車庫的送風、排風系統應獨立設置,按照允許的廢棄標準量進行計算,每小時的換氣不得少于6次。通常情況下,單層地下車庫的排風量應該保持在每小時6次的正常狀態下。但是,車庫的層高的因素也要考慮進去,層高小于3m,則需要按實際高度計算換氣體積;如若層高大于三米,則按3m計算換氣體積。送排風量采用稀釋濃度法計算,送風量宜為排風量的80%~90%。
將排風、排煙進行合用設計的系統,既節省了投資,又提高了排煙系統運行的可靠性,避免了日常的試運行檢查,是較有實用價值的一種設計方式。
在風機選型上,首選雙速高溫消防排煙風機。在排風、排煙系統合用風管入機房前設280℃防火閥。在各自防煙分區的主風管引出設置帶280℃防火閥的排煙口。排煙機平時進行通風換氣使用,一旦發生火情事故,該風機立即從平時的低速運轉模式切換成高速運轉模式,排煙口立即工作,進行排煙,經過消防聯動的送風機立即通過送風管上的送風口進行不低于50%排煙量的補風,當排煙管管內溫度達到280℃時,防火閥關閉且聯動排煙機停止工作,當送風管管內溫度達到70℃時,防火閥關閉且聯動送風機停止工作。
首先,送風、排風、煙管路應按排煙分區設置。排風、煙系統應根據車庫的具體建筑外形、面積慎重分區,分區面積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不要超過2000m2。其次,在選擇送、排風機房位置時,盡量對稱、對角設置,這樣便于氣流通暢,減少各自管路交叉,又能保證地面上豎井的排風口與進風口的距離要求。最后,排煙口應盡量與排風口合用,減少活動部件投資同時電氣控制簡單、施工方便、系統可靠。
隨著地下車庫使用頻率的提高,其的安全性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在對地下車庫的防排煙和通風設計中,設計師要秉持著科學、合理的設計理念,針對地下車庫的實際情況,作出防排煙和通風設計,進一步提升車庫的安全性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