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現為湖南商學院校長。1963年5月出生于長沙市,籍貫江西永新,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31歲破格晉升為教授,2005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當選“改革開放30年湖南杰出貢獻人物”,2009年擔任湖南省長株潭“兩型”辦副主任,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2018年獲得“復旦管理學杰出貢獻獎”。
時代變遷,風云變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學院校長陳曉紅始終不忘自己在少年時代立下的理想——做一名“頂天立地、經世致用”的學者。從最初的關注信息決策、中小企業融資,到后來的“兩型社會”建設,再到今天的數字經濟和5G時代,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陳曉紅始終瞄準國家需求的痛點難點問題,研究成果獲得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湖南光召科技獎、復旦管理學杰出貢獻獎,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改革開放改變了我們這代人的命運。否則我們哪有機會讀大學?又何談在國家大發展時期有用武之地呢?”回首往昔,陳曉紅感慨萬千。
“16歲(1979年)上大學時,我選擇了計算機專業,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陳曉紅對《經濟》記者回憶道。
大學一畢業,芳華正茂的她登上講臺,不僅為學生們授課,也走進企業,為礦場主、企業家們講課。“那時我們經常與企業打交道,不像現在做學問都關在書齋里。當時我們就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經濟建設亟需一大批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陳曉紅又從計算機系跨界報考管理系,由此開始了學科交叉融合、以實際問題為導向的科研生涯。“當時,我們用所學的知識,深入企業,幫他們開發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化轉型以及制定管理戰略規劃、設計管理模式、流程等。”現在這些對企業已是習以為常的管理理念、模式,卻是當時那代人努力傳播先進的管理知識才打下的基礎。
“20世紀80年代,我帶領團隊長期奮戰在偏遠礦山企業第一線,那時候交通非常不便,常常在火車上一站就是一整晚。綠皮火車很擁擠,不像現在高鐵、飛機這么便捷。這在30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改變?!标悤约t笑道。
環境雖然艱苦,但憑著堅定的信念和腳踏實地的韌勁,陳曉紅和團隊為四五十家大型企業設計開發了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扎根企業的實戰經驗為日后我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決策應用軟件平臺SmartDecision的研發打下了堅實基礎,該平臺于2005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标P于學習和搞科研,陳曉紅一直以開放的態度來對待二者。上個世紀90年代初,她被公派到東京工業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她攻讀了博士學位?!爱敃r日本很多方面都比我們先進,包括基礎設施、管理理念等,尤其是他們做事精細,他們身上呈現的‘工匠精神’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p>
不僅如此,日本優渥的物質條件也讓陳曉紅驚嘆不已。“我們從小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家條件還算好,偶爾能喝點牛奶。我記得,來自農村的同學經常吃地瓜,沒有米飯,很難吃上肉。那時用糧票、油票、布票……什么都是限量供應。那會兒我很喜歡吃醬油拌飯,幾分錢的酸菜湯再拌點辣椒、腐乳,就是一頓美餐了,也很享受。不像現在食物這么豐盛,大家以瘦為美,為了保持身材,還不敢多吃?!?/p>
“到日本以后,我覺得日本的超市好方便啊!如果我們國家也有這種超市該多好!日本的新干線也很先進。我打心底里渴望把從日本學到的先進管理理念帶回國,服務國家。”陳曉紅說。
因為家國情懷,她放棄了國外優厚的條件,毅然選擇回國效力。“老師這個職業是很清貧的,我們都是憑著情懷和干勁,回來為國家作貢獻。因為我們趕上了祖國大發展的好時機,給了我們將所學落地的機會?!?/p>
在日本學習期間,陳曉紅發現中小企業在整個經濟體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考察了許多企業,滿懷熱誠地希望能把國外的先進理念與管理模式應用到我國的發展建設中來。學成回國以后,在深入調研國內現狀的基礎上,她撰寫了《關注中小企業融資》,該文得到了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的關注并親筆批示。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F在的風輕云淡,在當時卻是風起云涌。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同時也帶來資源環境的破壞,環境治理代價高昂,以犧牲環境而追逐經濟發展的觀念帶來了諸多后遺癥。2005年3月12日,時任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指出,“要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同年,在中南大學任教的陳曉紅開始研究環境問題,并牽頭研究長株潭(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綠色產業一體化項目。
2007年,黨的十七大會議召開之后,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家確定為“兩型社會”試驗區并被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創新特權?!皟尚蜕鐣笔侵纲Y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鑒于陳曉紅在環境領域出色的研究,2009年,她被任命為湖南省“兩型辦”副主任?!皬拇耍腋雨P注資源環境,如何通過體制創新,解決資源環境的問題,走一條綠色發展的道路。”
陳曉紅率先提出了“大河西先導區(現湘江新區)”概念,助推湘江新區成為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她帶領團隊制定出臺了106項原創性改革,完成了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等多項國家重大項目,被國家相關部委高度評價為兩型社會建設的“長株潭模式”,并向全國范圍推廣。同時,在全國率先構建兩型社會建設標準體系,陳曉紅主持設計了20多項兩型標準和節能減排標準,并由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實施,部分已成為國家標準。該成果應用于國家資源高效綠色開發與環境精準治理,產生了很好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也因此獲得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省部級一等獎。
然而,這些成果的探索和落地卻頗為不易?!坝^念轉變是最難的。為了治理湘江流域,我們關停并轉了1700多家企業。在當時看來,這的確對GDP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如果不這么做,治理的成本將遠遠高于GDP增長帶來的效益。尤其是當時長株潭城市群成為試驗區以后,大家都鉚著勁拿地搞開發。如果不保護環境,我們留給子孫的只是一堆鋼筋水泥,而讓他們失去了‘綠水青山’?!?/p>
“過去株洲曾是全國十大污染城市之一,現在是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好了,大家也愿意來投資新產業、人才愿意來安家。這些足以證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不矛盾?!标悤约t話語中滿溢著成就感。
當前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陳曉紅帶領科研團隊緊跟科技前沿,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2018年9月29日,陳曉紅在湖南省人工智能學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理事長。“我關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更關注它們的應用落地?!币蚨?,她帶領團隊在大數據分析、智慧城市、智慧環保、智慧能源等領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因為她堅信,作為研究者,不僅要有理論上的創新和貢獻,更重要的是把中國的實際問題解決好。
陳曉紅不僅是一名學者,還是湖南商學院的校長。對于人才培養,她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我們改造了7個廢舊倉庫,變成我們的創客中心、創客工廠、創客書院、創意坊等,學生可以在這里進行創業實踐,把豐富多彩的創意和創想轉化為創新的商業機會與模式。”
盡管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業有多種聲音。陳曉紅認為,只要學生們有興趣就應該鼓勵他們去創業。即便是失敗了,他們也能從中學到寶貴的經驗?!拔覀儎撔聞摌I的氛圍、對失敗的寬容度還不夠,我們更看重學歷、文憑,但這種觀念很可能會禁錮人們的思維。有些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天賦使然,他們對商業和市場的敏感高,應該鼓勵他們個性化發展。”
關于大學該如何進行數字經濟時代創新創業教育,她認為,既要強化數字經濟意識,瞄準國家戰略需要,同時,也要注重對交叉融合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探索創新創業培養新模式?!拔磥?,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強化系統思維和戰略思維,提高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與數字經濟的相關度、契合度,培養出更多適應甚至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标悤约t如是說。
“一個人可以努力到什么程度?別人看到的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運或者云淡風輕的樂觀心情,而我們清楚一路走來經歷的風雨,是多么堅韌的內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多少個夜晚辛勤刻苦的日常,向上、求真、勇攀高峰的意志才能鑄就榮譽。牢記使命,勿忘初心?!?017年陳曉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當晚,正在讀博的女兒在朋友圈發布這樣一段話。
“我相信只要用一天時間做兩天的事,就等于比別人多活了一輩子?!倍嗄陙?,陳曉紅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女兒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陳曉紅對女兒寄予厚望,并希望她和自己一樣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拔視r常給女兒講,當老師多好,有雙休和寒暑假?!睙o奈卻遭女兒反駁:“你和父親都是日復一日地搞科研,當老師哪里有寒暑假?”陳曉紅笑著解釋,“我們工作的確是‘2+5、白+黑’的狀態?!边@件小事卻透露出一個樸素的道理:若想事有所成,就得“多干活,少休息”。
關于子女的教育問題,陳曉紅也頗有心得?!爱斈赣H有三重境界。”一是當保姆,生活照料面面俱到;二是當教練,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三是當榜樣,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一個母親在事業上不斷進取,無疑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和教育。否則,家長一下班就看電視、打麻將,卻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這是不行的?!?/p>
陳曉紅說話語速快,做事有效率,不喜歡拖泥帶水。面對壓力,她也會快速消化,比如,逛街、唱唱歌、打打網球。她時常說:“女性具有網狀思維,要學會‘彈鋼琴’,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讓事業成功的同時,也學會享受生活。我們不是沒有時間,關鍵是你把什么事情看得更重要。重要的事情優先排序,用心去做,就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