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是我國當前的一項重大國策,也是許多貧困地區“十三五”的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副會長嚴昊在論壇上表示,民企也可以成為脫貧攻堅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據他介紹,太平洋建設在脫貧攻堅中做了3個方面的探索。
一是利用PPP模式,將政府部門的社會責任、協調穩定和民營企業的民間資金、體制機制靈活優勢結合在一起,建立政府與企業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關系。為彌補地方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的不足,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不同的扶貧方案,同時讓利于民,將PPP做成精準扶貧的事業。
二是產業扶貧。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在國家級貧困縣,帶動周邊地區的文旅一產、二產的發展。
三是教育扶貧。貧困地區彎道超車,全面脫貧,需要精英成為地方的中堅力量,所以我們也真正關注貧困地區的教育,并已經連續發力6年。
在嚴昊看來,基礎設施助力脫貧攻堅核心還是中國的城市化到底怎么走。我國正從單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走向城市建設,應通過產業導入、管理提升,打造產城融合的模式。以高科技產業不斷孵化、創新引入,最終把整個鏈條連起來,才能讓真正的基礎設施建設長遠地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