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0年前,2008年到2009年股市經歷了一輪熊牛轉換,如今,經過2018年股市的熊市,股票的估值已經處于低位區間,步入2019年以來,股市樂觀情緒不斷升溫,A股交易額也不斷攀升,特別是近期,滬深兩市日成交量幾度超過1萬億元,但股民同時也有所擔憂和恐懼。A股上漲的趨勢還能持續多久?牛市真的到來了嗎?2018年到2019年是否也會像10年前一樣經歷一輪熊牛轉換?
2019年以來,受政策支持、中美貿易磋商進展順利、社會融資新增優于預期、MSCI指數擴容和入富在即等利好推動,A股出現久違的大漲。在前不久,上證綜指從1月份最底部上漲至今超過了27%,深圳的創業板漲了將近50%,在上證綜指突破3100點后,更有業內預計年內上證綜指或達到4000點。浙江大學資本市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郭豐對《經濟》記者稱,熊市結束已經比較明確,監管層、投資者、上市公司都希望未來出現慢牛行情。
那么,這一輪上漲行情能否明確牛市的到來呢?
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看來,這一輪反彈其實和2017年底到2018年初的反彈非常相似,上輪反彈融資融券的余額突破了1萬億元,而這次的兩融余額是8000多億元。“今年中國經濟形勢比較困難,為保住一些企業不裁員,盡量穩住生產,政策方面比如減稅降費力度也是史無前例的。在政策利好下,股市可能會有結構性機會,但總體來講,這一次的反彈已經差不多到位了。”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告訴《經濟》記者,過去有句話叫GDP的高速增長會掩蓋所有矛盾,“但GDP的持續下行就像河水一樣,由于干旱水位下降、河床裸露,各種矛盾就暴露出來”。現在需要依靠股市來拉動經濟增長。我們要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投資已經失速,出口也受阻,就要靠消費,但消費顯然沒有升級而是降級,這時股市的上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消費。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而中國的經濟轉型還有很長的過程。“今年也許還是個探底的過程。”胡俞越表示,股市帶有預期性,中國經濟增長的下行還在持續,雖然中國股市自建立以來,也不是靠基本面的支撐,但目前來看,今年經濟險字當頭,在風險不斷加大的情況下,這一次股市突發的飆升行情,缺少基本面的支撐。
實際上,中國股市一直都是政策市,資金配合政策推動行動。胡俞越稱,政策面的變化有兩個方面,第一個關鍵節點是2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提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這次學習是一個很重要的政策轉向,對資本市場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是股市“牛熊”轉換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
第二個關鍵節點是去年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政策加大了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力度,各個地方都設立紓困基金,解救民營企業。“但紓困基金其實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而股價的上漲則是一個有效途徑,緩解了民營企業的問題。”
北京股商研究所所長趙力行則對記者表示,對股市來說,最重要的是政策的力挺,與政策面相比,經濟基本面和資金面都是次要的。“政策是閥門,開閘就放水,關閘就截流,比如去年上半年的下跌主要由于去杠桿過猛,下半年的下跌主要由于國際貿易形勢的嚴峻,而全面、大幅度的減稅降費政策則能夠促使經濟提前回暖。”
總體來說,“面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經濟需要有一個形勢較好的股市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胡俞越強調。
牛市的必要條件包括利率的下行、盈利的改善、經濟復蘇、市場情緒的持續高漲等。郭豐稱,目前市場主要是資金面和市場情緒面的好轉,但是盈利和經濟基本面的改善短期看還有壓力。
現在是牛市的前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俞平康對《經濟》記者表示,快速的反彈超出大部分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兩會期間各種各樣的政策利好往往會抬高一些市場風險偏好,激勵市場情緒,但真正要把這些政策落地,還有很多的事要做,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經濟基本面并沒有強勁恢復,在這種情況之下,市場慢慢回歸理性,在后續會出現一定調整,然后隨著經濟的真正觸底回升,以及企業盈利的回升,整個股市才會走向真正復蘇。”
此外,今年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說,一個首要的任務就是推出科創板,而科創板的推出也需要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和環境,如果A股跌跌不休,那科創板推出就會雪上加霜,因此胡俞越認為,股市的這輪上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為科創板造勢。“當然,A股也不會只漲不跌,需要有韌性有彈性。此外,還有很多外部因素。目前我們需要以時間來換空間,股價的上漲帶來外部壓力的減輕,同時為我們的結構調整贏得了時間。”
因此,準確地說,今年在短期內反彈漲20%的股市是一個技術性牛市。
對此,董登新表示,技術性的牛市屬于技術層面的反彈,不是反轉,跟牛市還有一定的距離。
在股市低估值背景下,全面看多預期逐漸形成,但盡管投資者樂觀情緒有所升溫,不安與恐懼一直存在,持倉還是離場一直是討論的焦點。而現在不能確定的是,這輪股市上漲行情能持續多久?
對此,胡俞越認為,從理論上來說,至少在今年國慶之前股市不能暴跌,因為這也算是一個政治任務。“到目前為止,股市漲得太快,新股民開戶的積極性很高,但總體上來說,如果不斷有散戶入市,那么這個行情就還會持續。”
董登新則認為,這一輪反彈基本已經到位,成交量不能再有效放大,技術性的反彈累計的幅度也比較大,許多個股反彈都達到了30%,甚至50%,“反彈的目的已經達到,主力資金會選擇撤退”。
俞平康表示,市場處于低迷的狀態已經兩三年,現在這種級別的反彈也屬正常。股市前段時間的不斷上漲,一方面原因還是,有一些不明真相或并沒有看清形勢的散戶在持續利好政策的驅動之下開始進入股市。投資者在真正進行投資操作的時候,特別是證券市場,還是要保持理性,否則很容易為這種市場的大幅波動去推波助瀾。
另外,不排除有超預期的信息影響現在的判斷,比如CPI、PPI等通貨膨脹數據要公布,“經濟基本數據是個空窗期,沒有參照基準,這些會不斷矯正所有投資者的預期”。
對于持倉還是離場的討論,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郭豐認為應該注重“安全邊際”。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將集中在三四月份披露。春節前夕,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業績巨虧預告引發資本市場密切關注。在共計2525家的年度業績預告中,有396家為首虧或續虧,商譽減值、主營業務收入下滑、壞賬等為主要影響因素。普漲之后大概率會出現行情分化,股票投資需要綜合技術面、基本面、概念板塊、行業政策等因素,價值投資是一種風險規避方法。“所以對于個股投資,建議投資者做足功課,充分了解并熟悉該上市公司。”
目前持倉,成本應該不算高,董登新認為,現在的籌碼可以長期持有。“股民盡量不要從短炒的角度進場,如果短炒可能會患得患失,可能會反向操作,這樣損失的風險可能會大增。”另外,2018年年報在今年4月底披露完畢后,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波動,科創板帶來的可能是結構性的投資機會。新市場一方面會帶一些新增量資金進場,另一方面會增加一部分的存量資金,科創板會分流一部分A股其他子市場的資金,未來新的投資機會可能主要在科創板。
此外,股市這輪的上漲還需要注意一些風險點。
郭豐稱,主要風險點還是在基本面,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行業市場環境是否更艱難、公司盈利周轉狀況是否能改善,以及一些上市公司前期遺留的資產減值、財務舞弊、公司治理風險等問題。
隨著市場監管的持續深化、A股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倒逼,郭豐認為更多的上市公司將進一步改善公司治理,回歸實體經濟,更專注主業經營。“其實國家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寬松化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預計今年政策重點將是對資金信貸的疏導,引導資金真正流向實體經濟、小微企業,防止在金融體系空轉。”
董登新提醒道,今年資本市場需要關注的政策最主要的是科創板和注冊制,其次是滬倫通的CDR掛牌。“其中,注冊制最快扶持到的應該是創業板,因為創業板已經基本準備好,隨時對接注冊制,這是今年A股市場比較重大的事項。證券法、期貨法、公司法的修訂和發布應該也是今年的一個重頭戲。”
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資本市場主要有3處,即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胡俞越表示,我國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很多方面是缺失的,還要在改革過程中加強完善基礎性制度建設,這樣才能夠使中國的股市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