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祥如意的農(nóng)歷己亥年到來了,生肖排列屬豬,又稱豬年。
“犬辭歲去,豬帶財來。”豬,亦稱豕,豬全身是寶,為美食佳肴。古往今來,人們對豬的詠誦留下了許多佳聯(lián)杰作, 不僅有嵌“豬”字的佳聯(lián),亦有嵌“豕”字的妙對,其中不乏佳作趣聞。很多名人學者,除工于對聯(lián),善于作對,內(nèi)容得體、自然貼切,寄寓著古賢先哲的志趣情操之外,同時在表現(xiàn)手法上也十分巧妙別致,且不乏幽默奇趣,盡顯生活哲學,充滿人生智慧。特擷取數(shù)聯(lián),以飧讀者。
相傳,古代湖南善化縣令姓侯,長沙縣令姓朱,互不服氣。有一天同桌赴宴,朱縣令想借機譏諷侯縣令幾句:“園門不緊,跳出猴悟空,活妖怪怎能善化?”侯縣令一聽,火冒三丈,便借敬酒的機會,脫口回擊:“湘水橫湍,浮來豬八戒,死畜牲流落長沙。”同席的人見此情景,皆竭力相勸,宴席不歡而散。
晉代才子劉道真自恃才學過人,時常取笑人家。一次,他偕一友人共同進餐,見一婦女領著兩個孩子門口路過,不假思索吟道:“一羊引兩羔”。那婦女不甘示弱,毫無顧忌地反擊道:“兩豬共一槽。”此時,劉道真被嘲諷得面紅耳赤,自討沒趣只好認了。
明代商人徐進賢請一秀才為其寫一商聯(lián),約定十兩銀子,先付二兩。要求聯(lián)語嵌入其經(jīng)營的酒和醋,寫進養(yǎng)的豬要肥,寫出家中不鬧鼠,才付全部銀子給秀才。那秀才眉頭一皺,寫了一聯(lián):“釀酒缸缸好做醋壇壇酸;養(yǎng)豬頭頭大老鼠只只死。”可謂大吉大利,符合主人要求。可徐進賢賴帳,不付給原約定的其余八兩銀子。秀才也不爭討,拂袖而去。是晚,秀才將貼出的對聯(lián)加了兩點,改為:“釀酒缸缸好做醋,壇壇酸;養(yǎng)豬頭頭大老鼠,只只死。”翌日,徐進賢見到此聯(lián),氣紅了眼,但又無奈。
明代景泰年間,湖廣茶陵(今湖南茶陵縣)一鄉(xiāng)村私塾老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課,忽見窗外竹影不時搖動,開窗一看,原來是鄰院一只小豬正在一叢翠竹下拱地。他覺得有趣,隨口說了一句:小豬拱小竹,小豬一動,小竹一動。說罷,看著一個年齡最小的學童,示意他過來對下聯(lián)。小學童起身說:已有對句,恐違尊師禮儀,未敢造次。先生說:但有好句,說來無訪。小學生看著先生長滿絡腮胡子的嘴正對著紫砂壺一口一口地啜茶,對道:胡嘴對壺嘴,胡嘴一撅,壺嘴一撅。話音剛落,先生忍俊不禁,“撲”的一聲,一口茶全噴到桌上,滿堂的學生也哄堂大笑。先生心想這對句雖涉調(diào)侃卻也貼切形象。他收住笑容說,此聯(lián)文采欠佳,重出一聯(lián)。說完,一邊拈須,一邊吟出上聯(lián):豬拱竹根竹影動。小學童才思敏捷,立即對出下聯(lián):胡親壺嘴壺茶流。先生聽他總是拿自已的毛胡須說事,一臉的不悅,轉(zhuǎn)頭看見小豬跑到茶園子里吃菜,又出一句說:槽內(nèi)無食,豬來園里吃諸菜。小學童聽出“豬,諸”諧音,又不敢再對“胡嘴”,看著外面小樹林邊幾只小羊啃樹枝,對道:山頭缺草,羊到林邊啃樹枝。先生大悅,說:孺子可教也,若從此發(fā)奮讀書,日后必成大器。果然,這孩子成年后考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他就是明代著名才子李東陽。
明弘治某年中秋節(jié),江南才子唐伯虎與好友祝枝山瀏覽杭州西湖,晚間在一酒樓欽酒談詩。忽一陣荷香掠過,清爽怡人,抬頭看見一妙齡女郎,端一籃荷花叫賣。祝枝山見女子俏麗清秀,禁不住逗她一句:一只花雞吵夜。女子一看,這兩人擠眉弄眼,又出言不遜,便回敬一句:兩頭瘦豬爭槽。兩人一聽該女子竟會對句,而且反唇相譏他們是豬。唐伯虎回敬說:豬乃天蓬元帥。女子一聽,回道:雞為昂日星官。二人情知遇見了才女,愈添了文興。唐伯虎笑道:姑娘果然才情不凡,今逢中秋佳節(jié),請與我等對上幾聯(lián)以助雅興如何?女子頜首應之。祝枝山搶先舉箸夾起一塊豬肉說:諸肉不如豬肉美,美色美味。女子拈起一枝荷花嗅著說:何花能與荷花比?香遠香清。祝又說:風流才子愛吃東坡肉。女即對:勤儉佳人巧種西湖花。此時店小二端上一盤粉蒸肉,唐伯虎說:豬吃糟糠,化為什錦五花肉。女子差一點笑出聲來,心想今天果然遇到兩頭“豬”,句句不離“本行”,既如此,我仍以雞為對,答道:雞披翠羽,唱響千門萬戶歌。唐伯虎悄聲對祝枝山說,看來此女才識不在你我之下,不如就此收兵,免生尷尬。于是客客氣氣將她的荷花全部買下,女子方道謝而去!
清朝中葉,云南建水縣天災人禍交加,民不聊生,時人請當?shù)刈x書人曾彬為百姓說幾句話。曾彬沿途乞討,好不容易來到京都,不僅沒有結(jié)果,還被差役打了數(shù)十大板,曾彬憤怒至極,脫口吟出一聯(lián):“刑戶吏禮工兵,大堂六部;馬牛羊雞犬豕,小畜一院。”此聯(lián)既蔑視了當時堂堂的“六部”,也傾吐了人民心聲,不失為妙聯(lián)。
清末大臣左宗棠小時才學超俊,4歲能對對聯(lián),6歲能詩,向有”小神童”之譽。8歲這年春節(jié),他奉母去市上買豬肉。屠夫正在收豬過稱,一見他來,就要他對對子,指著秤上的豬說:小豬連頭二百斤,小宗棠隨口對道:大鵬展翅三千里。上聯(lián)粗俗,下聯(lián)文雅,以雅對俗,更顯左宗棠才思敏捷,這不僅令屠夫折服,也令在場的眾人嘖嘖稱奇,齊贊對句貼切,氣魄不凡。
清代一名叫蔡西灣的才子,一次偕一友人去一個叫豬北竇的地方郊游,那才子便以此地名為上聯(lián):“豬北竇”,要求友人對出下聯(lián)。那友人思索片刻,以同行的才子的姓名續(xù)了下聯(lián):“蔡西灣”。原來,“豬”諧音“朱”,便借“朱”姓對“蔡”姓,而“北竇(‘竇’意為‘洞’)”可與“西灣”對。此時,兩人禁不住回眸一笑。
從前,有一女子自恃才學不凡,便別出心裁要對句擇偶,只要能對上她出的上聯(lián)者,即為如意郎君,聯(lián)曰:“羊毫筆寫白鸞箋,鴻雁傳書,南來北往。”某日一闖江湖的皮匠路過,當即對了下聯(lián):“馬蹄刀切黃牛皮,豬鬃引線,東扯西拉。”上下聯(lián)對仗工整,珠聯(lián)璧合,那才女無可挑剔,只得與皮匠結(jié)為伉儷。
革命烈士郭亮,青年時曾用一幅“豬聯(lián)”,譏諷魚肉百姓的國民黨鄉(xiāng)公所:“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雞所、魚所、麻將所,所內(nèi)者甜,所外者苦!”此聯(lián)諷刺國民黨反動派,可謂維妙維肖,剔骨見髓。教育家陶行知曾為他親手創(chuàng)辦的曉莊師范學校的禮堂撰寫一副對聯(lián):“和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對稻粱菽麥黍稷下功夫。”聯(lián)語從《三字經(jīng)》中摘取“馬牛羊、雞犬豕”和“稻粱菽、麥黍稷”的成句,巧嵌在聯(lián)中構(gòu)思巧妙,耐人尋味。
浙江省的莫干山有一石雕十二生肖公園,進口處有一座石牌坊,左右立柱上刻著一副對聯(lián),聯(lián)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橫批:“生生不息”。用十二地支來對十二屬相,不但既通俗又文雅,而且還為人們查對生年肖屬提供了方便。
“雄雞、鯉魚、豬婆肉;香菇、木耳、曲子粑”。這是一副隱喻聯(lián)。據(jù)傳是湖北省蘄春縣歷史上的一位文人陳細怪寫的。一家雜貨鋪老板,在鋪子開張那天,請陳細怪寫一副開張“吉利”、“發(fā)財”、“致富”意思的對聯(lián)。陳細怪提筆就寫了上述這一對聯(lián);沒有從正面去講如何開張發(fā)財,而是從背面,也就是從詞語的后面,表現(xiàn)了那位老板所要求表現(xiàn)的意思。從詞語表面上看,這副對聯(lián)的意思好像是貶義的,只是隨意地寫了六種食品。如果探索它隱喻的喻意,情味則大不相同:“雄雞”、“鯉魚”、“豬婆肉”、“香菇”、“木耳”、“曲子粑”六味食品都屬溫補性食品。按照中醫(yī)的說法,都叫“大發(fā)”。貼在一家新開張鋪子的門上,正應了開門“大發(fā)”的意思。可見作者獨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