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隨著人們精神文化享受需求的提高,各地開始大力發展特色小鎮。其中,河南省鞏義市小關鎮積極發展森林藝術小鎮,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主要介紹云上南嶺——漫境森林藝術小鎮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模式,以期能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 森林藝術小鎮;特色農業;旅游業
[中圖分類號] F299.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5-39-2
1 特色小鎮概念
特色小鎮是指依賴某一特色產業和特色環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項目[1]。特色小鎮是符合當代人生產和生活需求的現代文明產物,是當代社會人才、技術、資金、信息匯聚的產物。特色小鎮建設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符合經濟規律,注重形成滿足市場需求的比較優勢和供給能力。
2 云上南嶺的發展基礎
2.1 南嶺招商引資的成績
河南省鞏義市小關鎮積極響應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依托南嶺新村豐富的溝谷地貌資源,成功引進投資70億元的田園綜合體“云上南嶺——漫境森林藝術小鎮”項目,于2018年4月16日在河南省第十二次投洽會上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簽訂后,項目方歐凱龍公司聘請天友(中國)企業和藍鯨定位集團,利用2個多月時間完成了概念性規劃初稿。
2.2 借力全市旅游資源優勢
從2016年起,鞏義市著力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作為鞏義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域旅游”正撬動著“全域鞏義”發展。目前,鞏義市積極招商引資來加速旅游業的發展,先后有碧桂園、正商集團、融創集團等100多批知名客商來鞏考察,鞏義市已成為各方搶灘入駐的投資熱土。2017年,鞏義市共接待游客量1 136.1萬人,同比增長51.48%;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63億元,同比增長155.25%,突破歷史新高,旅游事業蒸蒸日上。
2.3 豐富的自然稟賦與文化資源
鞏義市小關鎮生態良好、交通便利,境內植被蔥郁、風景秀麗,南山有蝴蝶大峽谷,北山有佛山風景區,G310國道、S234省道、南山旅游通道、長城鋁業鐵路專線等縱橫交錯,中原西路與北部毗鄰,具有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通過協商,鞏義市已經開通多條旅游直通車路線,從鞏義市出發達山西省長治市和河南省鄭州市、許昌市、新鄉市等地。
小關鎮南嶺新村被確定為第四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這是目前由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命名的四批約400家試點單位中唯一一家村級試點單位。小關鎮南嶺新村先后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河南省環保生態村、河南省林業生態村、全國生態文化村等榮譽稱號。小關鎮南嶺新村擁有國家、省級公益林面積2萬hm2,經濟林226.667 hm2,森林覆蓋率達83%,全年空氣優良,被譽為“天賜氧吧”。小關鎮南嶺新村植被豐厚多樣,整個山區蓄水量大,有靈芝、辛夷等野生食材和地道中藥材上百種,擁有原生態景點佛頭山、蝴蝶谷等。另外,小關鎮南嶺新村地處河洛匯流的鞏義市南部山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
2.4 “南嶺人”的進取與求變
小關鎮南嶺新村這個貧窮的偏遠山村,自古以來山高地薄、缺水少路,是革命老區、省級貧困村,轄區面積15 km2,平均海拔800 m,最高海拔1 100 m。近年來,小關鎮南嶺新村自覺踐行習近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為核心,主動契合國家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方向,封山育林、禁牧護林,大力實施綠水青山、旅游暢通、產業轉型、鄉風文明等工程,把得天獨厚的森林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新優勢,走上了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旅游產業的發展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長期穩定就業,實現增收致富;一條條寬闊平坦的致富路修到了家門口,群眾幸福感日益提升,小關鎮認真貫徹落實脫貧攻堅工作決策部署,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有效整合各方資源,有力推進脫貧攻堅。小關鎮依托生態環境優勢,把加快鄉村旅游業發展作為助農增收的一個主攻方向,實現了旅游開發與脫貧攻堅的齊頭并進[2]。
南嶺新村村委帶領全村群眾決戰脫貧攻堅、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進全面小康,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勤勞肯干、誠信重禮的南嶺精神品格也成為發展旅游、保持良好民風民俗的優勢資源和品牌,“云上南嶺”將成為中原腹地森林康養勝地。
3 云上南嶺的合作發展模式借鑒
3.1 互相需求的利益鏈接機制
南嶺新村地處山區,現階段相對鞏義市其他地方來說投資競爭力不是很強,歐凱龍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家居業務,需要特殊的木材,南嶺可以就地取材。另外,南嶺是一片原生態森林寶地,未來旅游發展潛力巨大,當地特色的植物和農產品可以跟隨歐凱龍銷售平臺或者窗口進行外銷,而且歐凱龍可以打造萬達模式,形成商業生態圈。
村委會建設了1 800 m2的標準廠房,由綠康源食品加工廠租賃經營,作為小關鎮開創生態農業、綠色種養殖業、建立無公害農業和發展綠色食品的加工基地;成立綠源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戶+基地”形式,與農戶簽訂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收購合同,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南嶺新村開辦農家樂17家,能同時接待1 300余人就餐、200人住宿,針對貧困戶引進白玉蝸牛家庭特色養殖,村委協調鎮農商行提供小額貸款、逐戶幫助改建房屋、跟蹤指導養殖技術,并給予每戶1 500元的獎補資金。貧困戶自主創業開辦“九號客棧”、野菜餃子館等實現了穩定脫貧。
南嶺田園綜合體“云上南嶺——漫境森林藝術小鎮”項目建設目標。一是建設木材育種基地,建設木材加工廠,建設農產品加工廠、冷庫等。二是打造休閑旅游體驗平臺。建設集生產、加工、銷售和展示、觀光旅游、休閑度假、餐飲住宿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復合功能平臺,合理劃分農區、景觀區、休閑區、居住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建設、通訊、水電氣、衛生設施等),完善服務體系。三是產業項目發展模式為森林養生養老康養體驗,另一種是發展林下林菌、林禽、林藥、林牧、林菜、林花和地道山珍等產業。
3.2 實現雙贏的經濟效益局面
森林藝術小鎮建成將為歐凱龍帶來很大的經濟回報,商鋪出租、商家入駐、游客住宿、餐飲服務、特色農產品賣場和文化演出娛樂等可為歐凱龍帶來收益。農頭企業入駐將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小鎮建設將給當地人們帶來很好的生活體驗,提高其生活質量,增加當地人民的幸福感。
3.3 實現“3+1”的鄉村發展模式
除了旅游服務業,小關鎮還具有別致的特色農產品,2018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小關鎮蝴蝶谷接待游客量1萬人次以上,二次消費項目激增。除了美景,小關鎮還有美食美味,“一桶江山”茶葉桶、“小相菊花”“西義興鹵肉”“小關柿餅”“伊洛鯉魚”“高寒玉米”和“金銀花”等特色山區農產品備受青睞。另外,“始終堅持旅游發展理念,圍繞產業發展與服務做文章,強化旅游宣傳。”依托旅游流量樹立特色農產品口碑,分享美食印象;利用電商,開拓線上線下營銷渠道,推動本地區特色農產品走入大市場,促進農業生產,吸引廣大的都市消費人群,拉動城鄉之間資源要素的雙向流動。
4 結語
小鎮經濟的發展可以為當地森林環境保護出力,更好地維護和培育綠色植被,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區域內生態資源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的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燦.論“一帶一路”與特色小鎮建設的幾大關系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20):15.
[2]石英,曹迎軍.河南航空特色小鎮建設初探[J].中國市場,2017(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