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果樹栽培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采取有效的對策來完善果樹栽培技術,對于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介紹果樹栽培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果樹;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66;S43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5-106-2
近年來,果樹生產已成為我國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開始關注果樹栽培的經濟效益,林果種植面積在逐步擴大。但是,當前在果樹種植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種植效益。比如,防治果樹病蟲害時,因施藥過多導致果實中農藥殘留量較高,從而對果品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農戶在種植果樹的時候,要熟練掌握相關的種植技術,從而提高果樹的產量,提升果品的質量,促進果農增產增收。
1 果樹栽培技術
1.1 園址的選擇
選園時既要保證土壤肥沃、透氣和蓄水力良好,還要考慮水源,因為水源是保證果樹健康生長的必要條件。同時,要監測果樹周圍環境,防止果樹被大氣污染、水污染,從而提高果樹存活率,保證果實質量,實現綠色發展。
1.2 果樹良種選擇
目前,適合種植的果樹品種有很多,具體選擇時既要保證樹苗純正,又要兼顧果樹苗木是否具有較好的抗寒性、耐旱性及抗病蟲害性。果農以此為標準優先選擇優良品種苗木,才能保證樹苗健康生長。
1.3 栽培技術
以蘋果樹為例,該樹體生長勢最強,樹冠高大,長枝量最多,樹體難控制。一般要求種植行距控制在4.0~6.0 m,株距控制在2.5~4.0 m。提倡開挖寬、深各70 cm的通溝。開溝時把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然后填入麥草或作物秸稈,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磷肥,667 m2施有機肥3 000 kg、顆粒磷肥200 kg左右。另外,對選擇好的苗木的枝干和主側根進行修剪,采用生根粉水溶液浸泡4~5 h,再用200倍的吸水劑蘸根,可促進根系萌發與生長。過大的苗木最好帶有土坨。在栽植過程中,將苗木按照栽植要求放入坑的中央位置,先回填表土,再回填底土。栽植時要做到深栽、淺埋,根系要舒展,隨填土、隨提苗、隨踏實。最后澆足定根水,待水滲下后為避免苗木栽植后水分流失過快,可覆蓋黑色地膜,能長時間保持土壤濕度,這對果樹苗木的迅速生長是極為有利的。
1.4 養護管理
果樹養護管理是果樹栽培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其主要包括果樹澆水、施肥、雜草清理、修正枝干和病蟲害防治等。
1.4.1 灌溉。果園的水分管理應根據當地的水分條件和不同果苗的要求采取以下措施:對有灌水條件的川水地果園,以控制灌為主,其灌水原則是“冬灌飽、春灌早、夏灌巧、秋不灌”;對山地果園或干旱半干旱果園,以保墑為主,主要的保墑措施有地面秸稈覆蓋、地膜覆蓋等,可有效保持降水,減少地表蒸發,一般可提高土壤含水量3%左右[1]。灌水方法,川水地以滴灌、噴灌為最好,無條件的可采用開溝滲灌,盡量避免大水全園漫灌。山地果園為了節省水分,可采用“穴貯肥水”法進行灌溉。
1.4.2 施肥。莊稼需要肥料,果樹同樣需要施加肥料。而在施肥的過程中,要根據果苗不同的生長時期分析其所需的養分,合理、及時進行施肥,保證果苗的產量和質量,促進樹苗健康生長。要想生產出無公害綠色的優良果品,傳統的施用化肥的方法已經逐漸被人們淘汰。在現代化施肥技術中,推薦果園綠肥與農家肥相結合使用,其中包括牛糞肥、秸稈生物肥、三葉草、苜蓿等禾本科草類的肥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實的質量,以滿足人們對水果品質的追求。
1.4.3 除草。一般7 d需要對果樹周邊土壤的雜草清理3~5次,防止雜草吸收土壤養分。同時,及時清理果樹的殘枝落葉,以杜絕幼蟲或者蟲卵隱藏其中來順利熬過秋冬季節,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
1.4.4 果樹修剪。以蘋果樹為例,栽后要及時定干,要求高度在1.0~1.2 m,為防止水分消耗,用愈合劑涂抹剪口后,及時套上枝干筒膜。抹除主干50 cm以下萌芽,新梢長至30 cm時用牙簽撐開基角,使角度達到90°。第2年的修剪為萌芽前疏除主干上所有分枝,以確保中心干健壯生長。第3年的修剪為繼續刻芽選留主枝、拉枝控冠,整形基本完成。在修剪整干的同時還要利用矮化砧及其他的矮化品種將果樹苗縮小、緊湊,從而擴大單位面積的栽植密度,提高果樹的產量。矮化密植還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光能,結出的果實含糖量高,果品質量更好,同時方便果農對果樹的管理。
2 果樹病蟲害防治措施
果樹高產、優質的第一要素就是苗木健康生長,因此在果樹栽培過程中要加強病蟲害防治。
2.1 物理防治手段
物理防治手段主要如下:利用涂白劑粉刷樹干,利用害蟲趨光性在果林中懸掛滅蟲燈、黃板等消滅害蟲;清理枯枝、病葉和病果,去除樹干的翹皮,減少病蟲害的寄生場所。以上是最基本的物理防治方法,有助于保證果品的質量安全與衛生,使果品符合國家無公害質量標準。
2.2 生物農藥防治
為了防治果樹病蟲害,要根據不同病蟲害類型來選擇不同的農藥,以達到消滅病蟲害的目的。但是,一定要堅持低成本、無污染的原則,多使用一些植物源農藥、昆蟲生長調節劑和生物農藥來防治病蟲害,如核多體病毒、白僵菌、生物桿菌、多氧酶素、阿維菌素等生物農藥。這樣可確保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不傷害天敵,同時不影響果品的產量與質量。
2.3 果實套袋
很多果樹在生長期內無法徹底避開蟲災及鳥獸的侵害。通過運用套袋技術,把果實包裹在袋子里,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對果實的危害,防止外力刮傷果實表皮,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果實的保存期。
3 結語
要想提高果樹的產量、提升果品質量,為果農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需要果樹種植戶掌握科學合理的果樹栽培技術,引入先進的栽種設備,同時做好果樹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果樹健康生長,實現豐產增收,提高果農的經濟收入,保證我國現代果林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勇杉.關于果樹栽培技術綜合分析[J].農家科技,2016(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