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觀賞桃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優良的園林觀花樹種。通過對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駕鶴小桃源現有觀賞桃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分析現有觀賞桃品種應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引種新品種觀賞桃的可行性與建議,以期為推進駕鶴小桃源“一園一品”建設及打造桃花景觀提供參考。
[關鍵詞] 觀賞桃;新品種;可行性;柳州市
[中圖分類號] S685.9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5-78-2
桃(Prunus persica L.)為薔薇科桃屬落葉小喬木。根據實際應用情況,其通常分為觀賞桃和果桃。桃原產于中國,在我國已有4 000多年的栽培歷史[1]。我國關于人工栽培桃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時期,漢代歷經絲綢之路,再由甘肅、新疆等省區傳入歐美國家,現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桃花易于栽培,花色豐富多樣,作為一種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花卉,其被視為幸福、神圣和好運的象征。并且因其花色美麗、寓意美好,在城市綠地美化、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在風景名勝區建設、發展旅游經濟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2]。
1 研究區域自然條件
駕鶴小桃源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駕鶴路東端,是駕鶴山及其文化景觀“小桃源”的合稱。駕鶴小桃源為免費開放性公園,集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于一體,總面積約8.17萬m2。公園內山體為石灰巖質,海拔高185 m。景區內植物景觀以小葉榕、桃花、柳樹為主,文化景觀以宋明石刻、古跡建筑為多,古有“桃花萬樹,池水千尋”的歷史榮譽。
2 研究區域現有觀賞桃品種應用存在的問題
2.1 栽種條件不適宜,桃樹老化嚴重
目前,駕鶴小桃源所種植的觀賞桃花有紅雨垂枝桃、朱粉垂枝桃、照手紅桃、照手姬桃、照手桃、照手白桃、二色桃、合歡二色桃、滿天紅桃、緋桃、灑紅桃、菊花桃、五寶桃、云龍桃、紅葉桃和碧桃,共計16種。許多桃樹在栽植3~5 a后,由于樹體老化,表現出葉片失綠發黃、新梢枝條少、花芽干枯、病蟲害嚴重等現象。
2.2 開花品種相對單一,觀賞期較短
由于之前引進種植的桃花不能很好地適應柳州市本地氣候環境,加之種植地光照不充足等,花芽分化不完全,甚至出現枯花芽現象,導致開花效果不理想。園內現有開花效果較好的品種主要為碧桃,花期較短且集中于3月中上旬,未能很好地滿足市民游客的觀賞需求。
2.3 桃樹病蟲害稍嚴重,影響園內景觀
園內桃樹的主要病蟲害有白蟻、流膠病、根腐病、天牛等。其中,流膠病是桃樹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發生于主干、主枝上,不斷流出透明或褐色硬膠塊,在高溫多雨的季節為發病盛期,嚴重時會造成樹皮與木質部腐爛,甚至全株樹干枯死。
2.4 桃花主題不夠凸顯
駕鶴小桃源綠化植被豐富,除桃樹外,還有洋紫荊、木棉、紫玉蘭、銀杏、黃花風鈴木、柔枝紅千層、小葉榕、小葉紫薇、白玉蘭、四季桂、黃槐、雞蛋花、垂柳、魚尾葵、巴西野牡丹和杜鵑花等植物。由于桃花種植規模和數量較有限,春季同期開花的植物有洋紫荊、木棉花、紫玉蘭、柔枝紅千層、杜鵑花和雞冠刺桐等,加之桃花觀賞期短、品種單一,桃花對市民游客的吸引力有限,園內桃花主題不夠凸顯。
3 引種觀賞桃花的可行性
3.1 對于推進花園城市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近年來,柳州市致力于打造花園城市,提高市區綠地彩化效果。駕鶴小桃源作為市民游客休閑、娛樂的重要景點,近年來著重打造桃花景觀,深受市民游客的青睞。然而,園內部分綠地或多或少存在缺株少苗或彩化不足的現象,因此,在原有桃樹的基礎上淘汰原有長勢不良桃樹,增加種植新品種桃樹,從而延長桃花觀賞期,對于提升駕鶴小桃源景觀、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推進柳州市花園城市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3.2 更新已有觀賞桃品種的必要性
由于駕鶴小桃源中許多桃樹移栽3~5 a后便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老化現象,而且隨著國內對觀賞桃花研究的不斷深入,已培育出許多花色多樣、花期較長、花態別致的優良品種。目前,駕鶴小桃源中觀賞桃花有帚型、直枝、垂枝等多種樹型,花型有月季型、梅花型、牡丹型、菊花型等。因此,適當引進早花、中花、晚花品種,對于豐富駕鶴小桃源桃花景觀、延長桃花觀賞期是十分有必要的。
3.3 駕鶴小桃源具備打造桃花景觀的良好條件
目前,駕鶴小桃源、江濱南岸等綠地已引種多種品種桃花,形成了一定的桃花景觀基礎。駕鶴小桃源集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于一體,存留宋、明、清、民國時期石刻多處。此外,還有駕鶴晴嵐、南評宮、三相亭、楊文廣洞和鶴園遺址等名勝古跡,為營造“桃源古韻”、挖掘宣傳桃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資源條件。
3.4 節假日推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
隨著媒體宣傳力度的加大,春節、“三月三”、清明等小長假以及周末帶動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因此,可以建設桃花主題景觀,為人們提供更優美的休閑娛樂環境,感受親近大自然的樂趣。駕鶴小桃源內湖邊已植有一些柳樹,觀賞桃可作為點綴植于柳樹旁,用于豐富岸邊景觀視線、增加突出自然野趣[2]。進入春季,柳葉新發,翠色欲滴,樹影婆娑;桃花盛開,爛漫芳菲、花團錦簇,相得益彰[3]。
4 引種新品種桃花的建議
觀賞桃花的引種,既要契合植物的生態習性和對環境的要求,又要遵循城市園林綠化及植物配置的原則,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的藝術性,為市民游客創造優美舒適的休閑環境[4]。
4.1 進行科學規劃
引進新品種觀賞桃花,需對駕鶴小桃源進行總體規劃,對南門入口處、駕鶴書院旁、南評宮、北門等綠地進行功能分區。清理原有長勢差、老化的桃花品種,對桃花上層的高大喬木進行樹冠修剪,營造良好的光照條件。結合各區域周邊環境,明確主要種植桃花品種及配置方式,早花、中花、晚花品種相結合,達到延長觀賞期的目的。
4.2 適地適樹與改地適樹
根據柳州市自然氣候條件,應充分考慮駕鶴小桃源的生態環境、立地條件及新品種桃花的生態習性。適地適樹作為樹種栽培的一項基本原則,對于桃花新品種引種工作的成敗和日后營造桃花景觀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駕鶴小桃源部分地段土壤黏重、地勢低洼,土層有石塊灰土等障礙物,使土壤透氣性差,因此應適當進行土壤改良。
4.3 加強日常養護管理
在桃花的日常養護管理中,需重點做好桃花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修剪工作。定植前可對土壤進行深翻、消毒,處于高溫多濕季節時,更要做好土壤排水、松土工作,保持桃樹根系生長良好。因桃花生長需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桃樹宜施用磷、鉀肥[5],起到促花、保花的作用。發現徒長枝、發病枝、殘花應及時剪掉,防止養分過量消耗[6]。
4.4 加大科普宣傳,挖掘桃文化。
上古時代“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7]中將桃樹神化;著名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了一個風景如畫、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曾引起了人們無數遐想等,均反映了桃文化及其悠久的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所以,在營造桃花景觀的同時,向廣大市民、游客科普、宣傳桃花知識,提升公園形象和影響力,努力把桃文化發揚光大。
5 結語
近年來,柳州市致力于打造“花園城市”以及推進“一園一品”建設,根據駕鶴小桃源的自身定位,強化精品意識,打造特色桃花景觀。觀賞桃作為優良的園林觀賞植物,集觀樹、賞花、觀果于一體,既能滿足城市綠化美化的需要,又能較好地滿足市民的視覺美感要求。因此,在引種新品種觀賞桃時,既要遵循城市園林綠化美化原則,又要根據不同觀賞桃品種的生態習性和對環境的要求,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美化的藝術性,進行科學養護管理,將生態和諧理念更好地體現于人們的生活空間[8],為人類創造優美舒適的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楊竹芬.漢英植物詞匯“桃”的文化意蘊比較[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9(9):40-42.
[2]王燕,柳小年,顧振華,等.我國觀賞桃花研究進展[J].河北農業科學,2008(6):24-26.
[3]王曉丹,田如男.南京市主要觀賞桃品種資源及其園林應用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6(1):190-193.
[4]閆桂芹.桃樹在園林景觀中的管護技術及應用[J].現代園藝,2015(7):42-44.
[5]宮敬輝,常青.丹東地區桃樹生產一體化栽培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3(12):93-94.
[6]張中霞,劉麗斌.桃樹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河北果樹,2019(2):57.
[7]宋煥芝,楊華,于曉南.我國桃花文化及其植物景觀配置分析[J].山東林業科技,2010(6):78-80,64.
[8]劉艷秋,劉威,張菊花,等.園林花卉的繁殖技術與應用[J].現代園藝,2015(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