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林地變更調查工作,是掌握林地利用現狀及其消長變化情況,保持林地調查數據和林地變化庫的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以滿足林地保護管理和生態建設的需要。本文分析林地變更的主要方法,并對如何加強林地保護利用提出建議,以期對林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林地;變更;保護;利用;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S7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5-82-2
就目前來講,我國林地保護方面存在許多問題,我國既需要保護耕地,但是又要保護林地。目前,我國林地保護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建設工程對土地的需求與林地保護成為不可避免的主要矛盾。因此,要加快林地變更方法及林地保護利用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盡快尋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1 林地變更調查及方法概述
林地變更調查,是指對自然年度內的林地利用狀況、權屬變化及各類森林經營活動(如造林、更新、采伐等)、自然災害損害(如火災、泥石流等)和非森林經營活動(如建設項目使用林地、違法毀林開墾等)等用地情況進行調查的活動[1]。
林地變更調查主要的方法和步驟是利用上年度林地變更調查結果,結合林地管理檔案信息和遙感技術,施以必要的現地調查,查清本年度內林地變化情況,分析林地外部和內部地類變化。再運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疊加分析,最終把變化信息在林地一張圖上顯示出來,更新林地數據庫,最終形成林地一體化數據庫,統計各類變化數據表,編寫成果報告,經審核論證后,逐級上報林地變更調查成果[2]。
目前,林地變更調查方法深度嵌入3S技術,主要采用遙感影像資料(RS)對比分析林地的使用情況,所得到的信息經過平板電腦等輔助工具(GPS)現地核實,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最后在室內利用計算機軟件(GIS)進行綜合處理。
2 林地變更的主要步驟
2.1 資料收集處理
需收集的資料主要有前期林地一張圖、最新高分辨遙感影像資料及本年度征占用林地、人工更新造林、森林采伐、林權變更、森林火災、森林案件及其他能引起林地地類、權屬、管理屬性變化的一系列森林經營檔案資料。
2.2 整合相關矢量數據
根據兩期遙感影像資料對比得出的變化圖斑生成室內判讀數據庫,將本年度的森林經營檔案資料的數據矢量化后形成經營變化圖斑,二者組成本次林地變更的變化數據庫。數據庫要符合林地變更技術規程要求中的變化類型、變化原因、最小圖斑面積和精度要求的規則,修正矢量變化圖斑。
2.3 外業補充調查
外業補充調查是林地變更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利用平板電腦、GPS等輔助工具,將影像資料、變化圖斑加載后,逐圖斑現地核實,記載林地變化原因、圖斑最新屬性因子。各類涉及森林、林地經營活動在實際施工中可能存在與規劃設計不相符合的地方,特別是征占用林地、森林采伐等活動存在超界征占用林地和超界采伐林木或移位、遺漏已審批的征占用林地、采伐林木現象,需要詳細調查核實該部分。
2.4 調查數據的處理
圖斑變化分為2種類型,一是林地與非林地的變化,也就是林地外部變化;二是林地內部地類的變化。
林地外部變化如下:新增林地,各類在非林地上的工程造林、道路通道綠化等;減少林地,則為已經審核審批的工程建設征占用林地及違法使用林地且無法恢復林業生產條件的建設用地。林地內部變化僅是林地在八大林地地類中轉變,內業處理時要記載到三級地類,按照變更技術規程錄入最新圖斑屬性因子和管理因子代碼[3]。
圖斑未發生變化的,如涉及林木齡組、樹高、胸徑、蓄積量部分屬性變化,林木齡組按林木年齡自然進級處理,未成林地會進級到喬木林地,屬于重大變化,這項變化往往會在實際操作中遺漏;樹高、胸徑、蓄積量的變化可以根據不同的齡組參考林分生長模型進行適當數據更新。
圖斑涉及多個變化原因的,按照變更技術規程中的二級變化原因的優先級,記載主要變化原因。
變更時間節點統一為變更年度的12月31日,對影像資料拍攝時間在前的,一律以統一變更時間節點為準。
林地變更是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進行,對于縣域外的插花圖斑要匯總到市一級進行變更;省域外的插花圖斑,目前不作變更要求。
2.5 國土數據銜接
將國土數據與林地變更數據進行疊加分析,對同時屬于國土林地和林業非林地或國土非林地和林業林地二類圖斑要重點分析,必要時進行現地核實,確定最終地類。
2.6 數據檢查和成果上報
林地變化圖斑生成后,要檢查圖斑邊界與影像的吻合程度,是否存在漏劃、錯話圖斑。前期林地數據和變化數據庫疊加生成本期林地數據庫后,要檢查矢量數據的拓撲關系、圖形數據與屬性數據的關聯性、圖斑屬性因子的完整性和正確性等邏輯關系[4]。
按照變更技術規程的要求,變化生成本期數據庫、變化數據庫、增量數據庫,并生成相關統計報表,編寫變更報告。
3 我國林地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
林地是極為重要的自然資源,是林業生產建設的根基,對林業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強對林地的保護和充分利用林地資源意義重大。
3.1 林地資源開發利用過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對林地利用與開發力度越來越大,但目前缺乏合理的規范方案和管理措施。因此,對林地資源的保護迫在眉睫,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是當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我國有大量的林地被非法開墾和占用,盡管在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公益林分類經營、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大政策、法規的過程中,逐年加大了對林地的保護力度,但因為缺乏有效手段,林地保護壓力不斷增大,形勢更加嚴峻,
3.2 財政支持力度不足
我國地域遼闊,林地資源占地面積廣泛且分布不集中,而且各個區域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優勢和特征。森林覆蓋面積大的區縣,林業主管部門在技術人員配備和林業調查設備上投入較多;森林覆蓋面積小的區縣,人員、設備的配備減弱很多。在林地保護與建設的資金上投入也較少,森林植被恢復費尚未完全發揮作用。
3.3 隨意侵占林地
在丘崗地和林緣地帶,農民、個體戶和其他承包人隨意毀林開墾、毀林養殖現象頻繁發生,興建寺廟、修建墳地現象增多,由于面積小,隱匿程度深,給查處工作帶來困難,增加了林地保護工作的難度。
4 林地保護利用建議
4.1 加強林地管理,確立責任主體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一定要當好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參謀,促進地方黨委和政府進一步加強和重視林地保護管理工作,加強林業主管部門管理職責的執行力。
4.2 完善林地管理制度和相關條例
各級政府要基于林地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制定出一些適合本地林業發展與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相關條例。在制定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的林地開發利用現狀,要符合林業自然發展規律,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做到因地制宜。
4.3 嚴格程序,加強監管
在林地征占用審查過程中,要嚴格規范程序,絕不能只重經濟利益而忽視林地保護的重要性。要正確處理好林地管理和服務的關系,在使用林地項目上,特別是道路類、礦山類項目要提前介入,主動宣傳法律法規,做好服務工作。同時,不定期現場檢查,做好事前控制,遏制違法使用林地現象的發生。
4.4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林地保護意識
當地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林業保護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開展依法護林、合法使用林地宣傳專項活動,對違法使用林地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加強對林地管護人員的教育和監督管理,明確其職責和管護區域,制定好管護獎懲制度。
4.5 加強廢棄礦山、生態敏感區的生態修復
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要積極拓展綠色生態空間,對廢棄礦山、生態敏感區進行生態修復。積極封山育林、造林綠化,多途徑增加林地資源。
5 結語
做好林地變更工作是林地保護的有效保障和關鍵舉措,便于利用歷史數據和現狀數據,更好地指導林地保護工作,為依法依規使用林地提供科學依據。因此,要把林地變更工作作為林地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保證森林資源數據調查的可靠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對林地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和利用,以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林地變更調查工作規則[EB/OL].(2016-05-06)[2019-05-01].http://www.gov.cn/xinwen/2016-05/06/content_5070689.htm.
[2]國家林業局.林地變更調查技術規程:LY/T 2893—201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3]馮慈.新時期林地變更調整工作研究分析[J].綠色科技,2016(6):95-97.
[4]羅春.國家林業資源管理措施研究[J].綠色科技,2016(21):88-89.